APP下载

让初中语文课堂拥有生命力策略初探

2017-02-06吴国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回归话语权语文课堂

吴国军

摘 要 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学生没有了话语权,缺失了生命力。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语文课堂更民主,师生更平等,改革评价方式,立足文本,给学生创设平台,搭建舞台,让学生愿说、敢说、善说,让语文课堂具有生命力,活起来。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 话语权 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064-0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它把纷繁复杂的丰富厚实的语文世界收缩于《考试说明》之中,排斥了《考试说明》以外的其他内容,学生听、说、读、写的空间大大缩小,语文课成了十足的应考训练课,整个语文课堂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让大多数对母语失去了兴趣。

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拥有话语权,实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使语文课“活”起来,让语文课发生命的活力?

一、评价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愿说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不要总把学生用分数分成三六九等,后进生也有他们自己的闪光的一面。课堂上就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现象,让后进生失去表现的机会。我们应该尝试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心声。

(一)分层评价,让个性得到尊重,树立学习的自信

学生的智力就如同十指一样,存在着差异。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回答的准确度也就不能一个尺度,对于平时表现差的同学,针对他的情况进步就奖励。从来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课堂上有了进步,敢回答了,奖励他的进步;学生第一次完整地读了课文,或写对了几个词语,也要及时鼓励,奖励他,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学习的积极性、表现的动力。性格内向,偶而学习退步,不可告诉家长,只能鼓励他。表现的学生,当然应当,让大家看学习的目标。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物质和精神奖励双管齐下,调动积极性,学习更主动

在物质给学生一点奖励,如一个作业本,一个棒棒糖等,会让学习更加主动,语言的奖只是刺激,物质上更有甜头,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也更亲近,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愿意敞开心扉,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有生命的活力。

(三)自我评价,学生有参与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认识了自己,才有了学习的主动,更愿意参与课堂,才可以积极起来,学生才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了,所以需要学生定期对自己进行一个总结,督促自己进步。

另外,还可小组内评价,定期总结性评价,总这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表现自己,只有评价方式多样化了,学生才能不被分数束缚,才愿意说,语文课堂方能生机一片。

二、转变观念,放低姿态,让学生敢说

“严师出高徒”,“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就应该是高高在上,一副严厉,气场很足的架式,维护着所谓的“师道尊严”。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学生的“学”,教师应该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我们只是课堂的导演、策划、编剧,学生才是主角。变教师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表现的激励者,学生思考的参与者,在课堂上让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撞出火花,使这更加耀眼,只有放低了姿态,教师与学生做到了真正的平等,学生才能敢于发表意见,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语文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它会波涛汹涌的。这期间虽然教师没有了话语上霸主的地位,但是对我们的要求更高,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上的要求会更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知识储备,才能当好这个引领者。

如在教学《小巷深处》时,在情到浓处时,设计一个话题:母亲我想对你说。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静静聆听者,让学生自己把内心对自己母亲想说的话充分地表露出来。学生个个声泪俱下,让学生接受了感恩的教育,也充分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话语,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此有了生命的活力。

三、创设平台、搭建舞台,让学生善说

语文不只是教材,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多维的。我们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尽量给学生以更多的展示的平台、舞台,让学生的善于说。

(一)用好教材,创设话语情境,个性化地阅读

“一千人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可能是唯一,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生活经验,与文本进行对话,畅开心扉,进行个性化地阅读,进行充分地理解。

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学生面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时,每个学生都对父亲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从中的不同理解,结合自己的情感和经历,感触很多。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大胆地朗读,并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在情与景的渲染中,学生自由地朗读,读出自己的心声。每一个学生读的声调与情感各自不同,他们都对父亲的感恩激起了他们心中的共鸣,个个读得声嘶力竭。

只有把握好的文本,挖掘文本,给学生以话语权,让他们对文中的人物与情感才能有更加深刻和个性化的理解,从而个性化地阅读与理解,学生方能愿说,更加能会说。

(二)创设平台,让学生尽情的说,课堂更加有活力

语文要立足于教材,而要从教材中走出去,拓展空间,走进生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堂内容。作为我们的教者就更要善于创设平台,让学生尽情地说,教师就要作好这个舞台的搭建者,给学生一个说话与展示的空间。

1.活动要多样化。在班级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辩论比赛,我们要学以致用,不定期利用语文课堂举办此类活动。学生朗诵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朗诵水平也进步很快。通过演讲学会如何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有感染力、说服力;通过辩论学习清晰得陈述自己的看法,敏捷而恰当地作出应对和辩驳。还可以将课本上内容改编为舞台剧。如《皇帝的新装》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后,自编自导一场舞台剧,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有模有样的,表现非常的到位,这样让学生对人物有深刻的认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课前的自由谈。设置一个几分钟的活动,安排每一个不同的表演的题目,如演讲、朗诵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所见、所闻,或者是自己所读到的书籍上的内容。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

3.角色互换。教师与学生不防转换一下角色,学生自已以小组为单位,备一堂课,教师经过精心的审核后,推荐主讲,让学生自己来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的,让师生互换位置,更真切的体会对方的感受,而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尊重。学生自己给同学编一套试卷,自己去考核下同学,让学生也能体会下老师的艰辛,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积极性很高的,那时的语文课堂才会是学生的课堂。

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立足教材这方沃土,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说;改变角色,低姿态,课堂更加民主,学生才敢于说;老师们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平台与舞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说。只有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我们语文课堂才会活起来,才能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回归话语权语文课堂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