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
2017-02-06黄筠杨红莲
黄筠 杨红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034-02
导入即引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可以是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也可以开宗明义、直入课题,还可以旁敲侧击、婉转入题,或者提出问题、引人入胜。“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导语,三两声、几句话,扣人心弦,情感铺垫,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导入法”(指教师以启发,诱导学生进入预定教学内容和情景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已被课堂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广泛运用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时,我先是这样问学生:看过中央电视台转播的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吗?同学们几乎齐声回答“没有”。我说真遗憾!那么,看过央视转播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吗?绝大部分学生颇为得意地说:“看过”。接着我趁热打铁的追问:看到文艺表演中出现的三个不同时期“和谐”的“和”的写法吗?学生比较兴奋地回答:“看过”。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接着我告诉学生:所谓“和谐”,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说过:“‘和是 ‘禾字旁边一个‘口,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谐是‘言字旁边一个‘皆字,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这两点是和谐最基本的条件。”接着我又告诉学生:有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同学们想想,在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农村教师的时候,已经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田畴、淡薄名利,—介农夫,收获丰富。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请问他是谁呢?学生作出了准确的回答后,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这一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板书)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增,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二、竞猜迷语,获取新知
历史是—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无不涉及,历史知识浩瀚如海。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世界史的学习和中国史相比,给人的感觉就是记忆的任务繁重,尤其是对于一些外国人名普遍感到生疏,难以记忆,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通过巧妙设计历史谜语的形式,以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点作为基本要素来导入新课,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达到牢固记忆基础知识的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克服上述弊端,更可以使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充满兴趣。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可设计这样几则谜语导入新课。
(1)国家安宁、社会安宁、人民安宁。
——打前苏联一著名领导人物
(2)期待月下来一斤,天下唯有我独尊。十八十八好年华,克里姆林宫称霸。
——打前苏联一著名领导人物
三、利用图像,增强直观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文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摧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我在讲述《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一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以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当时的气氛,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运用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姿态进行描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受到感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着我又给学生们介绍了“香港史话”。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开始,香港地区就处于我历代王朝行政机构管辖之下,逾二千年从未间断。从秦始皇平定岭南至公元331年,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公元331~757年,隶属东官郡宝安县;公元757—1573年(明神宗万历年属广州东莞县;1573年,明朝从该县分出一部分设置新安县);1842年香港隶属广州府安安县。19世纪四十年代后,香港地区先后被英国所强占,强租。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曾侵入香港青山,大屿山等处,设营寨,杀人抢船,广东海道副使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海战,将萄人赶走。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企图犯港,新安知县陶学修带领乡兵前往防守,荷人被迫退走。大量史实证明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间,香港地区一直是中国政府管辖下的神圣领土,尽管外敌不断入侵,均遭到当地兵民奋力抵抗……”(摘自《教师博览》1997年05期,原载《成都建设报》)。我深切感受到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导入,给教学增添了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