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定篇·例文·用件
2017-02-06洪庆宗
洪庆宗
摘 要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上海师大的王荣生教授提出教材选文一般可以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索: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用”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样本 定篇 例文 用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013-02
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体验性、拓展性、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观,语文课需要感性与知性阅读的融会,需要预设与生成策略的贯通。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上海师大的王荣生教授提出教材选文一般可以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结合阅读教学实践,笔者探索了几种相关的策略抛砖引玉一下。
一、“样本”策略: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这里的“例子”就是指从“相类文章”中抽取的“样本”。同类“样本”具有某种可替换性,但不同类型“样本”的变更,会与课程内容“羽仪”交相辉映。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分别选编了《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采用“样本”策略教学,可以分“整体感知”“条分缕析”“盖棺论定”三个方面:
首先,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结构):《巨人的花园》让学生懂得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明白幸福是要靠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小木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复杂。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其次,条分缕析(品味词句和内容):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组教材教学设计理念是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技巧隐藏起来,以情激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积淀情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第三,盖棺论定:评论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为读者的想象打开思路。“思考与练习”设计是真正着力于解决“样本”难题的,自觉地将“思考”定位于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的。
二、“定篇”策略: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
朱自清先生对“定篇”策略做了深入思考,强调作品的学习:“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定篇”策略教学进入语文教材,其本身就是语文新课程的目的之一。“定篇”策略的性质和要求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征路”而定,充分感知、理解、把握作品。
例如,《惊弓之鸟》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出自《战国策?楚策论》的一则成语故事。解读文本时应该以“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纠结于个别学生的异议:更羸没有爱护动物之心,明明知道这只大雁负伤落单,还要残忍地让它坠地?其实可以顺水推舟推进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雁掉下来以后,命运如何?也许,它没有被烹饪了,还被救护放飞大自然呢!采用“定篇”因果倒置的叙述方式更加突出更羸的其它品质,也是一种精彩的生成资源。整节课教师应该始终让学生带着“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更羸是个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重点不是学生能够正确地读懂和理解,而是了解和欣赏。在不断的角色体验过程中,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三、“例文”策略:“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例文”策略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文字运用。小学语文低年段侧重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看图写话训练;中年段应该关注段落的结构和修辞方法的运用;高年段需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写作特点、作品的结构等方面展开“深致”式学习。
例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描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穷人》一文最大的特色。有位教师抓住文中大量出现的对话描写内容大做文章,分角色朗读对话。其实,学生在此前所学的大量课文中,都接触过对话描写,而且学生离穷人们的生活很遥远,加之阅历和年龄差异,学生很难恰如其分地读好人物对话。最后因为对话太多,课堂时间难以保障。另外一位教师却是“妙手回春”,抓住文本中出现的“省略号”作为一个教学内容。比如,“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课文作者契诃夫为表达人物桑娜的忐忑不安,采用省略号的表达方式,既留下想象的空间,又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省略号的运用是这篇课文很好的训练点。课后还可以让学生续写穷人的故事,充分展示、欣赏、评价等。让学生在读中悟,在研中悟,在动中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
四、“用件”策略:“用”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用件”策略就是要分析文章用件,选取语用教学点,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能让学生一课一得。想要用好教材,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文本,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有效的“识义”训练。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挖掘文本资源要极大地依托文本特点。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花钟》,文本中许多句子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恰到好处地描写百花争放的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句子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发现。句子的表达非常有特色,同样是写花在什么时候怎样开放,但是变化丰富。比如,写开花时间的词,有的句子在前面,有的句子在中间;写花儿是怎样开放,有的采用拟人的手法,有的用词非常精准,有的简洁明了。语言表达别具一格,是教学时赏读的重点。这些我们可以将其选取为一个典型的结构解读,引领学生发现,并尝试学习运用。阅读者发现言语规律对于促进语言感悟是最有力的。具有鲜明特点与规律的语言要敢于取舍,让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之美,从而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言和意的融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多元体验,引领学生学习言语表达。关注生成构建,发现言语秘妙。“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策略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必须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