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7-02-06黄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养习惯提高能力计算教学

黄华

摘 要 计算教学渗透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因此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简便灵活的计算,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口算、估算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12-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计算就在身边,感受到计算的实用性,从而对计算产生亲切感。

创设操作性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不断的调动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动手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更广泛的数学经验。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8个苹果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2个,8€?=4(盘);(2)每盘放8个,8€?=1(盘);(3)每盘放4个,8€?=2(盘),(4)每盘放3个,8€?=2(盘)多2个;(5)每盘放5个,8€?=1(盘)多3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注重口算、估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我经常课前准备3分钟左右的口算训练,包括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估算练习等,做到节节练,逐步熟能生巧,达到既对又快。口算的形式要变换多样。如,同桌互相出题,或一个学生出题,几个学生算,或班干出题全班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学生会产生竞争意识,好胜心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一切教育都归纳为养成儿童良好习惯,往往自己幸福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审题习惯。审题,即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它是解题的基础。要进行计算首先必须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与符号组成的算式。但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征不够精细,比较笼统,而且计算比较枯燥,不宜引发兴趣。相似相近的数据、运算符号产生感知失真而造成差错,如:“225”写成“252”,把“€鳌笨闯伞?”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二是审清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2.培养学专心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的题目,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遗漏。假设,题目抄错了,过程和结果在本题中就没有意义了。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计算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作业连续5次满分,可以减免一次家庭作业;如果哪一次作业出现2次或2次以上计算出错,把那次作业重写一遍。

3.培养规范的书写习惯。数学作业跟语文作业一样,应该有一定的作业格式。竖式的对位要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斜着或错位看齐,也不能“大概”对齐就行了。数学要求准确,凌乱的书写影响视觉,还会导致计算失误。很多学生往往对课堂作业本的书写比较认真,在草稿本上书写时,会错误地认为草稿本不用交给教师批改,便随心所欲地乱画,有的不注意格式,书写混乱,字迹潦草,影响了计算的正确性。如果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这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不认真书写正式作业的习惯。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草稿本上认真书写,那么他就会在正式作业本上认真书写。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作业的书写质量,从堂上练习本和草稿本上抓起,指导学生在堂上练习本和草稿本上的作业也要按照正式作业本的要求来完成,为学生认真完成正式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熟记常用数据。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是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如:熟记100以内的加法进位和乘法口诀,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必须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熟记使用和、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如:0.25+0.75=1,0.5€?=1,25€?=100、125€?=1000等。

四、多样化评价,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的评价是培养计算能力、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在计算教学中,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纸笔测验、日常检查﹙口头提问、板演、作业、数学日记、课堂观察等)、课堂观察,既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也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计算教学策略,因此是一种很好的考评形式。口头提问时最简单易行的一种方式,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观察包括观察学生算法、算理掌握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积极、自信,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创造性等。数学日记,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学日记的形式,包含如下内容:今天数学课的课题,所涉及的重要的计算法则和算理,你理解的最好的地方,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谈心一样地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或感兴趣之处。总之,要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计算、准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节课都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焦肖燕,伏志瑛.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小学数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赵国防.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小学数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培养习惯提高能力计算教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