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信

2017-02-06

书城 2017年1期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郑先生林先生

港岛,我最熟悉的大学有两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而这两所大学里面有两家机构我最亲切: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这两间机构里面有两位先生我多有交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林业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不过两位先生的职务前面都要加上个“前”字,因为几十年为香港文化事业辛劳,他们近些年分别荣休)。

借地利之便我近期分别见过培凯郑先生、业强林先生,茶叙甚喜。感念香港有他们这样的深精中华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文人,方堪撑起美丽维港上空的虹影,让人在香江之滨可以缓品中华历史文明信息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隽永。林先生精通中国古代陶瓷史及器物研究;郑先生博谙茶书、茶史和戏曲的推演变化。每每和他们交谈我都所获良多。郑先生的这篇《啜英咀华》(《书城》杂志2016年12月号),相信就能带给大家不少对“茶”的新认识。

—微信@望野

我参加“新华·知本读书会”活动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越参加就越让我对如何“读书”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所谓“知本”,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还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读书不仅是看书本上描写的外部世界,还需要我们反观和自省自己的内心。

最近,我再一次翻看资中筠先生的《财富的归宿》,阅读之间又回想起四年前资先生在知本读书会上做的那期题为“当前中国公益事业存在的误区”的讲座。所谓“财富”到底对个人、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人类总有一天要在主要的十字路口用黄金造一座厕所。”这指的是金钱对人类造成危害的那一面;儒家文化传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要从道德上规范我们的交易行为。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金钱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中筠教授用生动的实例告诉我们:资本要跟着利润走,而财富要跟着智慧走。

—严建敏

猜你喜欢

香港中文大学郑先生林先生
郑先生的痛苦从哪里来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与启示
呼我
漂洋过海来爱你
忙碌的莫林先生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部署进取策略 招收优质人才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