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署进取策略 招收优质人才

2015-08-08吴婷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11期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交流公平

吴婷

摘 要: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从2005年开始,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在内地招收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香港中文大学及其在内地的招生政策,本刊专访了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王淑英教授。在采访中,王教授指出,在内地的招生过程中,香港中文大学将保证各地区既定招生名额的稳定,弥补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追求公平,择优而录;希望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大学生。对于未来,香港中文大学将会积极应对全球竞争,部署进取的招生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交流,让人才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招生政策;公平;合作交流

一、保证各地区既定招生名额的稳定,

弥补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计划。与往年相比,今年贵校在内地的招生政策有何不同?

王淑英:香港中文大学于2005年开始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在内地招收学生。考虑到我校在内地的招生名额较少,教育部于2007年把我校列入统招提前录取批次,这降低了学生报考的风险。

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计划在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300名学生,与去年的招生计划基本相同。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既定名额,而且各地学生的奖学金名额是均等的。其中,在北京计划招生17名,其中,有4个奖学金名额。奖学金分为两种:一是全额奖学金,为学生提供就读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二是免学费奖学金,即为学生提供4年的学费。学生如果希望拿到奖学金,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填写奖学金名额的专业代码。提前批次遵循择优而录的原则,即我校仅根据统招生分数(裸分)来录取学生,不算加分。

在招生过程中,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我校的招生计划具有一定的机动性。比如,去年我们虽然计划在内地招收300名学生,但是,最后招了306名学生。这不是惯常的做法,除非学生的成绩非常好,且十分心仪报读香港中文大学,我们才会考虑扩招。第二,我们每年会尽量避免在不同省调整招生名额,以保证各省招生名额的稳定,除非考生数量发生较大变化。例如,某个省在某年的考生数量下降了很多,而另一省的考生数量增加了很多,那我们就会做相应调整。一般情况下,我校在内地各省的300个招生名额是不会收回的,因为国家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希望把教育当作选拔、培养人才的一种机会。不论是偏远省市的学生,还是大城市的学生,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均等的入学机会。我校是第一所向教育部提出参加全国高考统招计划的香港高校,主要是基于内地各地区发展不均衡性的考虑。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招生及学校的相关信息,我校入学与学生资助处的工作人员近期正辗转内地各省做宣讲,向内地的学生介绍香港中文大学。

我们在内地的招生专业主要包括人文、理科、工科、商科4个专业大类。人文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理科类包括医学院和理学院的专业;工科类为工程学院的专业;商科类为商学院的专业。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之后,学生将根据这4个专业大类选报专业和课程。比如,学生进入文学院,就可以在人文类的众多课程中选主修课程,即学生可以选修文学院的课程,还可以选修教育学院、法律学院、社会科学院的课程。学生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之后,可以相应地调整专业。比如,学生入学前,一些学院或专业要求对其进行面试,以判断学生是否适合学该专业。若不适合,学生可以再选该学院的其他专业,或者其他学院的专业。

二、追求公平,择优而录

《世界教育信息》:从2005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就开始在内地招生了。作为贵校入学与学生资助处处长,您能否系统地解读一下近10年以来,香港中文大学对内地的招生政策?以及预测一下未来的政策趋势?

王淑英:香港中文大学对内地的招生政策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追求公平。我校在内地招生采取的是统招方式,即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来录取,基本上没有面试。当前,大城市的学生相对拥有较好的资源,他们在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比边远省的学生有优势,因此,在招生过程中,我们既不考虑加分政策,也没有设置面试,仅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虽然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和均等,但香港中文大学会尽量为内地各省学生提供均衡的入学机会,让不同省的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报读香港中文大学。第二,择优而录。择优而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内地各省录取学生时,主要根据我们的招生名额和学生高考分数的高低来进行。第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为了招到好的生源,香港及内地的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自主招生计划。但是,香港中文大学不采取自主招生方式,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提升学生对我校的认知方面。比如,我们每个月都会给学生发布最新的资讯,到内地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宣讲,邀请内地高中校长、教师参观和了解香港中文大学等。学生在对一所大学提高了认知以后,就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学生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就必须在提前批选项中把我校填为第一志愿,我校不考虑第二志愿。

未来,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的招生名额依然会根据政府资助的学位情况而定。在我看来,以后在内地每年的招生名额应该是不会减少的。同时,我个人很希望名额可以增加,因为内地的考生每年都很多。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变化,我们也会相应地调整招生政策。如果将来由各地自主招生,那么我校也会考察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依据高考分数。

三、学生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大学生

《世界教育信息》:在招生过程中,贵校比较注重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您对内地学生的印象如何?

王淑英:我们相信,能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是一名优秀的学生。除了好的成绩以外,学生在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之前还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大学生。首先,内地的学生不要把去香港念书浪漫化。走出去是需要勇气的,这是一种走出自己习以为常和熟悉环境的勇气。因此,学生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哪怕学生在其所在省高考分数最高,而如果只是抱着随便出去走走的态度,那肯定对其之后的学习、生活是不利的。其次,学生应具有追求知识的热忱。大学和中学不一样,大学是一个探讨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也是给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打良好基础的重要一环。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要有对知识的好奇心,在认知技巧上更上一层楼,懂得创新。再次,学生应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自主了,需要学会独立和懂得自我管理,挑战自己,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据我观察,有小部分内地学生刚到香港中文大学的时候不太习惯。其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因为香港是主要说粤语和英语的社会,而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两文三语的大学,中英文并重,且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主要说粤语。因为语言障碍,有些内地学生刚到香港的时候很不习惯,不能放开自己,甚至产生消极的想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了语言强化班。此外,内地学生应尽量争取机会与香港本地学生交流,或者多从日常生活中争取说粤语的机会。我发现,很多内地学生,在香港待了5~9个月之后,其语言能力就有大幅提升;毕业的时候,水平就更高了。

除此之外,有小部分内地学生面临心理上的障碍。因为很多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生是从其所在省的重点高中毕业的,可能是最优秀的学生,然而,来到大学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可能处于中间水平。为此,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些学生还会认为,在内地升学更好,因为其一直都是最好、最优秀的。因此,有时候,学校会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其实,香港中文大学汇聚了海内外最优秀的学生,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这种心理障碍是不必要的。我们还发现一些没拿到奖学金、自费而来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表现很卓越。因此,学生无论是从哪个起点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只意味着跨过了第一个关卡,而进入学校之后,是否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追求知识的热忱,能够放开自己、接受挑战,给自己一个发现才能兴趣的机会等都会影响其最终毕业时的结果。

四、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显著

《世界教育信息》:众所周知,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学,一直都是内地学子们非常向往的高等学府。请问,您认为香港中文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王淑英:第一,香港中文大学位于国际大都会。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也是世界上三个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法制健全,社会秩序稳定。香港政府为非本地学生提供了毕业之后留在香港进修学习、实习、工作的机会。因此,从宏观环境、政府对高等教育及非本地学生的政策而言,都是非常理想的。

第二,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研究型的综合大学,贯穿不同学习和研究领域,多项研究达到国际水平,且师资优越。比如,我校文学院的中文系和文学系不仅吸引了很多国内的学生,还吸引了很多国外的学生。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我们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中国与西方。

第三,我校实施弹性学分制。大学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限于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学习不仅要专,而且要广。弹性学分制要求学生四年应修满123个学分,学生可以有弹性地去选修课程。其中,对于主修课程,学生应修满75个学分,再加上一些必修的体育课、语文课、通识教育课程。除去以上课程所占的学分,一般来说,学生还可再选一个副修专业。如果学生不想选副修专业的话,也可以修其他学院的课程。这种弹性学分制使得学生除了获得主修专业的学习之外,还可以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增加其他方面的知识,涉猎其他课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适当辅导下自主选择、计划自己的课程,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责任感得到了提升。

第四,我校是亚洲最美的大学,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香港中文大学依山傍水,鸟语花香。曾经在我校中文系当过7年系主任的著名文学家余光中说过,香港中文大学是最适合写诗的地方。除此之外,香港中文大学还富有人文关怀。整个学校像是一个社区,人们互相关怀。我校采取两文三语的语言教学政策,这使得学校的双语文化氛围较浓。对于未来的大学生,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我校的双语文化环境下,中英文语言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

第五,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生在国外开展短期的交流,在全新的环境中学习,可锻炼独立自主能力,提高外语水平,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培养国际视野。香港中文大学与世界上33个国家或地区的23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伙伴关系。全日制学生有机会通过学校交流计划,以交换生的身份入读世界各地多所著名学府。交流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通过与交流生共同生活,参加集体活动,学生能够进行丰富的文化交流,分享世界大事与各方意见,感受不同的学习模式。在交流学习阶段,学生所学不只限于书本,还可观察其他国家的特点和优势。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 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在当地住上一段时间,因为各地的风土人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了解的。很多学生在交流时所遇见的教授和参与的研究项目,有可能就是日后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结识不同国籍的朋友,学生不仅能开拓全球的朋友网络,这有助于增加国际的就业机遇。此外,我校还为学生提供短期实习计划,让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充分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做好就业准备,为未来投身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使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增添了不少乐趣,而且也达到大学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目标。香港政府建立了科学园,香港中文大学的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会在科学园实习,这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与公司保持联系。此外,学生还参与了一些研究且有了开发成果,如参与手机APP的开发。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一定的社交网络,并且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社会各界为学生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实习机会,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及早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以及个人的工作志趣。香港是一个经济活动非常国际化的都市,很多内地毕业生选择在香港就业,进入跨国企业、海外公司驻港办事处等。最近几年,不少内地公司在香港成立办事处、分公司等,从企业招聘来说,内地学生是非常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对内地的情况已非常熟悉,没有文化上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适等。另外,其双语能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在港学习及外出交流皆令其英语水平得到了进步和提升。此外,内地毕业生的新思维、敏捷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大企业喜欢聘请他们的重要原因。

第六,我校的书院制教育独具特色。我校的书院制教育是结合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我国宋明时代的书院制传统而建立起来的,是香港唯一一所采用书院制教育的大学。通过书院制,由院长、书院教师、学生督导长为学生提供的非正规教育,与主修科目提供的学术训练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才能,以求每位学生达到全人发展,且拉近了师生距离。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让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融汇在一起,除了深化其本科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会使其得到全人发展。书院为学生提供生活所需,如住宿、食堂、健身室、音乐设备等。全人教育理念切实体现于书院中,所有本科生都有其所属的书院。大学教授、企业翘楚、来访学者等会被邀请到书院与学生一起进餐,有些书院实行全宿共膳制,即书院教师或教授一个星期之内有三个晚上与学生一起进餐,其中,师生来自不同学院,他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在轻松环境下分享成功秘诀、做人道理等,相处非常和谐。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 更能获得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开阔视野。学生通过种种书院活动,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开阔眼界和扩大社交圈。书院制让学生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意义。来自不同学系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参与集体活动,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能够学会接受不同文化,懂得与人沟通,更加了解自己,建立人生理想和目标。大学生仍处于成长期,需要一些辅导,书院也肩负着学生的辅导工作,除了知识学习之外,语文训练、通识教育、社区服务计划等,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书院的影响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成为整个大学社群灵魂的一部分。

五、积极应对全球竞争,

部署进取的招生策略

《世界教育信息》: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内地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这一趋势是否对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招收人才方面有影响?

王淑英:首先,我们的原则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信息,让其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当前,无论是内地知名院校、香港的大学,还是国外院校,我相信,应该都面临着竞争。在我看来,这种竞争应该是一种良性竞争,即各高校把自己的特色介绍给高中生,提高他们的认知,让其更好地做出选择。如果一定要说这种竞争对我们的招生有什么影响的话,我想可能会体现在招生策略或政策的调整方面,但无论怎样调整,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全面的咨询。因此,我们在招生过程中遵循一个原则,即不参与恶性竞争。比如,有的大学通过额外的奖学金吸引学生等。香港中文大学一定不会这样做,如果一所大学以恶性竞争的手段去争取生源,那就不是在办教育,而是在开展市场经济活动。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这不一定反映了与国外的大学相比,香港中文大学的竞争力降低了。从宏观来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会为孩子安排更多的升学选择,比如送孩子去国外读书。这都很正常,对于我校在内地招收人才方面的影响不大。我们每年都是在内地大约1000万的学生中挑选300名学生,哪怕到最后没有好的生源,那我们情愿相应地减少招生名额。当然,我们也在部署一些更进取的招生策略,但不会与我刚才说的原则相抵触。比如,我们正在考虑是否在寒暑假举办冬令营、夏令营,邀请内地对香港中文大学感兴趣的学生参观我校,鼓励我校教师到内地各省市高中举办讲座、与学生交流等,以提升学生对我校的了解和兴趣。

六、进一步加强两地交流,

让人才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世界教育信息》:一直以来,香港中文大学与内地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教育交流合作,您有何看法或建议?

王淑英:我校的每一个学系,无论是社科系,还是文学系,都与内地一些大学的研究所有着密切的交流。比如,我校有一些长江学者,他们每年都会到内地的一些重点大学授课等。

在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方面,我希望能够加强两地学生之间的交流,希望相关机构能够出台一些系统性的政策,让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大学生交流计划做得更好,开阔双方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暑期举办一些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增加对祖国新发展的认识。尤其是香港本地的学生,他们将来的工作地点可能在香港,还可能是内地。在这方面,我也希望相关机构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习增进对国家产业结构、新发展的了解。此外,香港基本上没有大企业,在一些较大研究项目的开展、实施方面,比如航天科技等,无法与内地相比,可以考虑把内地一小部分实验室安置在香港,或一些成功的企业可以在香港设置办公室等,以增强香港的学生对内地科研、企业的了解。香港有很多研究,但是还未吸引内地成功的团队到香港创业,我想应该多开通一些渠道,促进两地在研究、商业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说,香港不缺人才,内地来的学生、香港本地的毕业生都非常优秀。近年,香港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国际评估计划中全球排名靠前。因此,如何让这些人才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环境,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编辑 朱婷婷 李广平

猜你喜欢

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交流公平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与启示
必须公平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