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7-02-05张晓凯
张晓凯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巧妙利用多媒体、多种形式的诵读,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87-01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精选了几十首优秀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几年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如果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1 利用多媒体,激起学习兴趣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黄鹤楼风景图”;然后指着黄鹤楼向学生介绍黄鹤楼的秀美风光;最后,笔者把“黄鹤”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知道黄鹤楼和黄鹤的关系吗?相传,曾有仙人在这里骑着仙鹤到天上做神仙了。出示古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欣赏古曲《阳关三叠》。学生在音乐中,走进诗人送别的场景中,再出示塞外的图片,学生从画面中,就能感知王维为何劝朋友再喝一杯酒,为什么会说西出阳关无故人。
2 理解字词,不妨形式多样
对古诗中的一些字词意思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无赖”当讲“喜欢、可爱”,而非今义。像这样地例子还有很多。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白居易的《草》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的投影,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别董大》中有个生字“雁”。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记这个生字。出示大雁和燕子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雁的尾巴短,燕子的尾巴长。笔者顺势引导到,尾巴短的鸟统称为“隹”。雁字的右下角就是一个隹。再观察雁群的图片,大家发现雁喜欢群飞,一般排成人字形或厂字形。于是雁字由厂、亻、隹组成。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识记生字的同事,也了解了字源,并未董大孤单失群做出铺垫。
3 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指名读,正音读,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准确,读流利。在准确、流利的基础上,借助课件提示诗的节奏和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经典概括和诠释,古诗文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只有朗读,反复吟诵,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位了,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教师适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评价,会让学生读诗悟情,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笔者让学生感受“烟花三月”的美丽。播放了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想象烟花三月的美丽画面,然后再让学生带上感受去读诗。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
4 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学生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笔者让学生边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插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而又美好,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大儿子,豆地锄草身在河东,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欢的是小儿子调皮极了,横卧在溪头草丛里,正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5 升华主题,链接经典
现在的古诗教学,流行一种趋势,那就是一篇带多篇。也就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教学。
还以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课堂教学的尾声,我说:当然,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这样的经典送别诗还有许多。比如:李白的《赠汪伦》……为学生推荐这些经典的送别诗,把学习从课内延伸的课外,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诵读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牛红梅.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漫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
(6).
[2] 赵绍军.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