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那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2017-02-05王厚明
王厚明
红军长征作为人类的一次伟大壮举,书写的是英雄主义的壮美诗篇,矗立的是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美国作家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评价长征,“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长征史料浩瀚,其中,战斗、故事和细节数不胜数,不可能一一例举,从中撷取些许细节,也从另一个侧面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忠诚坚贞的理想信仰、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牺牲奉献的作风品质和血脉相连的军民情。
一、没有理想,一千里都走不了
长征之所以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因为长征是理想信念的长征。对理想信念的真伪虚实,用枪林弹雨来印证,用雪山草地来检验,用饥寒交迫来拷问!红军将士用“革命理想高于天”“取义成仁今日事”的铮铮铁骨作了有力的回答。
1938年4月,张闻天在陕北公学作演讲时,学员曾问他,红军面对随时可能被围歼的险恶处境,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挫折和内部斗争,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原因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信念,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困难,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二、长征是一群年轻人走出来的
长征途中,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战士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曾有人说,“长征,实际是由一群孩子来完成的。”美国传记作家R·特里尔这样记述:“大约54%的长征者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甚至还有9~12岁的少年。”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以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平均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
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长征途中转战十几个省份。其中,跟随中央红军的他们,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有5条山脉终年积雪,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并攻占县城100余座。这群20岁上下的年轻人,平均每天行军约37公里,每行进300米就有1人献出生命。在中央红军368天的行军途中,15个整天在打大的决战,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抗击着国民党军和各路反动军阀10多支部队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一直到走出困境、走向胜利。
三、“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
在茫茫的草地上,一支红军队伍被后面的敌人追赶着。偏偏一位怀孕的女同志即将临产,部队只好停下来,焦急万分地等候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敌人的飞机在天上盘旋,追兵越逼越近。这时,作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对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说:“一定要顶住敌人,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整整两个多钟头,小生命姗姗来到人间。打阻击战的部队已经牺牲了好几个战士,有人轻声叹息,董振堂却板起脸吼道:“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
四、大渡桥横铁索寒
1935年5月29日,由王开湘(后被更正为“黄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经过两昼夜急行军直指泸定桥。22名红军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在铁链上匍匐战斗,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攻占了东桥头。有的回忆文章说:“敌人已经把桥板全部抽掉,只剩下寒光闪闪的十三根铁链子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提前一天赶到的川军第三十八团已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三分之二,红军就赶到了,且守桥的川军是所谓“两枪兵”,就是一支步枪,一支大烟枪。聂荣臻元帅在他的《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一文中,和他题写的《强渡大渡河泸定桥的经过》纪念碑碑文中这样记述:突击队“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纠正了“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的描述。由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突击梯队,踏索夺桥,三连跟在后面,边冲锋边铺木板,一连打掩护,四连负责递木板。在突击队发起攻击后,敌人在桥头纵火,妄图阻止我军前进。这时,东岸我军也赶到了泸定桥,很快将火扑灭,守桥敌人有的仓皇逃跑,有的被我军消灭,两岸红军在泸定城胜利会师。
站在这座有着300年历史的铁索桥上,刘伯承当时感慨万分:“泸定桥呀,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数十年后,担任过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写道:“泸定桥战役是长征途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要是渡河失败,要是红军在炮火下动摇了,或是国民党炸坏了大桥,那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五、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烈士
江西兴国县是名副其实的长征烈士第一县,据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介绍说,兴国共有23,179名烈士,光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红军队伍中有一个师就叫“兴国模范师”。在共和国第一代将军中,仅来自兴国的就有2位上将、5位中将和47位少将。毛泽东曾赞扬“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他亲笔题写的“模范兴国”巨匾,在兴国县城的四个城门上,一直高悬到长征前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长征路上,牺牲营以上干部432名,包括军以上干部8名,师以上干部80多名。单是湘江一役,就有13位团以上干部牺牲。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一句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长征,是用鲜血染红的英雄史诗。
六、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从1934年10月7日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先后下达命令,要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陆续移交防务,秘密、隐蔽撤离战场,与中央第一野战纵队(又称“红星”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又称“红章”纵队)一起到江西于都县集结。8万多红军主力在一个县城内外集结、休整了长达10天时间,然后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30万于都人民实行赤色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国民党的探子成了一无所获的“聋子”“瞎子”。国民党谍报部门对此一无所知,蒋介石连一点儿音讯都没有得到,以致1个月后才发现红军转移了。
红军走后,于都百姓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安置留在于都的6000多名红军伤病员,解除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红军和苏区人民、于都人民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很难想象30万人可以守住一个共同的秘密,可谓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七、75年的等待——最忠贞悲壮的红色爱情
当年一位红军的妻子,在丈夫参加长征北上后,一直守望着丈夫平安归来,谁料这一等就是整整75年。
当年,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军队攻占了瑞金,并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迫害。她不幸被捕,由于她既是干部,又是红军家属,敌人对她严刑拷打,施以酷刑,逼她声明脱离革命队伍,与丈夫离婚,但她从不屈服。
“哇哩(说了)等你就等你,唔(不)怕铁树开花水倒流。水打石子翻转身,唔(不)知我郎几时归……”自从丈夫走后,她每天唱着盼归的歌曲,希望能用歌声把远去的丈夫唤回来。从青丝等到白发,等到眼睛失明的她已115岁高龄。她就是被网民誉为“史上最牛军嫂”“共和国第一军嫂”的陈发姑。
一听到“上面来人了”,她就会拄着拐杖,向来人打听“同那天去的我家吉薰有什么消息?”再铁石心肠的人听了这句话,也会动容,谁也不愿打破老人心中美好的愿望……她的故事,被网民称为“最悲壮的红色爱情经典”。在2008年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陈发姑没有盼来与自己心爱的人团聚,带着无尽的期盼和遗憾悄然离世,为这一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画上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句号。
八、三千娘子军顶着半边天
在红一方面军的队伍中,共有32位女同志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途中没有一人掉队,没有一人牺牲,可谓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一个奇迹。1935年11月19日,任弼时、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后合编成红二方面军)离开湘西,开始长征,其中有21名女红军。红25军长征中有7名女性,都是随军医院的护士,被称为“七仙女”。而红四方面军有两千名妇女,还组成了一个妇女独立师(团),在长征中经历了一些殊死战斗,平安到达陕北的只有300多人(不含后来加入的女性)。可以说,参加长征的女性约3000名。这些女性,有的是“三寸金莲”的缠足女子,有的身怀六甲并途中生子,有的体弱多病,但她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史上的奇迹。
有着“开国女将”之称的李贞,1908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6岁当童养媳,1926年参加革命,长征中任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长征中,她因流产永远失去生育能力,却用自己的工资抚养了20多个烈士遗孤。1955年,作为唯一的女性,李贞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责编 / 傅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