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就业结构性问题与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2017-02-05赖奇孙青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就业

赖奇++孙青竹

摘 要:本文从人口数量和结构上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二本高校瓶颈问题是就业。指出解决面临的就业压力的方法是提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熟悉具体操作与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二本高校办学应首先满足职业需要,必须自身摸索办学的正确定位,更加重视市场信号。并改“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为“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

关键词:就业 创新型人才 方法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9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部分的目标是:2020年,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这一毛入学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现在是23.3%。折换为每百人中大学生比例,中国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目前中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只有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30%,甚至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也比中国高一些。从具体数字上分析如下:2010年高等教育相应年龄段(18-22岁)的人口是1988年-1992年出生的人口,共计约1.123亿人。如果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那么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为2807.95万人。那么,10年以后,即202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是1998年-2002年出生的人口,即0.9054亿人。那么,10年后,我国18-22岁的人口将比现在减少约2200万。即10年内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如果一个学生都不增加,届时的毛入学率也将提高到35%。即便当前的人口政策调整,其影响也是18年后,对今后10的毛入学率无大的影响。

1 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就业难的结构性问题

和新增劳动就业岗位关系

从人数来讲,近十余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幅度在逐渐减小。从2001年全国有114万,到2014年已达到727万人,增加了6倍多,而2010到2014年只增加了100万(表1)。而经济增长率虽然均在7%以上,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在2007年来达到峰值后,总体岗位数就不再增加。尤其2010到2014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数逐步下降。这表明,在以后的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面仍只会更难。而与此相对的是世界及中国的经济复苏无力。因此,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

人均GDP(表2)也反映出我国对普通高等人才的需求。人均GDP基本反映了人口质量。人均GDP越高,其产业结构相应越高,高新技术产业越多,所需高等人才越多。而我国人均GDP低,反映的也正是高等人才的需求不足。这反映出我国人口结构和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事实上美国的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达到97%,而农业人口只占3%。中国正好相反,农业人口占多数,占七成,第二、第三产业人口为三成。而且美国基于其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也较强。在我国,工业、服务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收能力远大于农业人口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在新的经济常态化趋势下,就业岗位减少,而大学生长期的供多于求,这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高等教育2千余万学生的陆续毕业,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保持这一数量。在此种情况下,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就成为今后十年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我国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还远不能适应这些民营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老化,学科单一等不足明显暴露;其次,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从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盲目争设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供给结构性失调,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因职业教育长期未能得到国家及社会的足够重视,高职教育发展滞后,高级技术工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为企业所用。学不能致用,才不能发挥,许多大学生只好继续当“啃老族”。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当前“就业难”的核心问题。地方性二本高校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量向更具竞争力的一线城市集中,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更加不容乐观。地方高校实现本地就业的难度更大。面对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要求与职业要求更加趋于一致。但现实的高校教育改革理念、改革模式和改革成本等与这一要求差距很大。最终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

2 构建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地方高校今后面临的就业的压力,其解决方法的核心是提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熟悉具体操作与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要能动脑的同时也更能动手。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目前高校教育的体制。而如何去做,正是高校尤其地方二本高校目前必须自身摸索的部分。现在来看,构建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内容着手:

2.1 办学定位满足职业需要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持续存在,而地方性二本高校就业的矛盾则更为突出。地方性二本高校毕业去向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最多时就业8000万人,现在不到3000万人;集体经济从最多的5700多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00万人。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就业最广泛的渠道,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据测算,在我国,1个个体户至少可提供2个就业机会,1家民营企业可提供13个就业机会。而这部分企业才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2]。然而,这一导向对地方高校来讲并不容易。毕竟工科专业企业的就业环境、创新能力并不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光鲜亮丽。所以这一导向仍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家长的理解和鼓励。

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从中国经济现实来看,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到2010年明显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间,再到我国经济经历整整6年的衰退性增长,倒逼我国产业层面大的转型与升级。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核心即由主要依赖廉价土地、廉价劳工及廉价环境的粗放式扩张的路径进入以创新性集约式增长产业发展轨道。尤其基于以宽带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体系联系的信息化进程中,基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的企业自动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要求提高的经济集约式增长。在这一大背景下,学生知识面窄、专业老化,学科单一的问题就突出成为企业需要的瓶颈。

从我国过去十余年的学生毕业情况和社会新增岗位能推断未来几年的就业情况,可以推断地方高校办学应首先满足职业需要。为此,高校应在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下,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特色教育并形成优势。尤其要研究市场信号,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市场需求,广泛开展研究论证,制定自身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专业结构调整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针对性,扩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课程教学中,应着力突出“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以加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转学转专业,为大学生形成就业能力提供便利[3]。

2.2 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的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目前基本属于“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在“知识传授”的模式下,教育只是把知识丢给了学生,从来不管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更不会去引导大家学以致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考完所学的科目后就把所学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大学教育教授了知识却没有对如何应用、深化知识进行引导。2001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仅114万人,仍属于精英教育,而2015年的高等教育毕业生预计达750万,这意味着大多数高校尤其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已完全转变为平民教育。而教育模式仍沿用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这就是高校教育之所以被说成“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根本原因[4]。因此,改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为知识、能力、技能培养模式就是为改变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关键问题。学校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应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完成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在未来工作中高效应用与发展新的科技手段与能力,去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5]。培养模式改变又涉及能力培养目标的改变、教学体系的重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等绪多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更适合当前的教学调整。

教学体系的重整要求以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以现有教学设施、教学人员为基础,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比研究现有教学基础条件,综合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科研教学改革创新等的系统整合,以形成新的基于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内培养体系。完成全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的本质飞跃。这一体系的构建体现为:(1)单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工程能力教学重构;(2)课程群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教学重构;(3)基于课程群的专业学科学习体制和考核方式;

(4)院校的管理体制与方式。为达上述目标,根据工科院校的培养体制和教学课程体系的相关性,研究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分类体系。结合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完成课程群(包括课程内容、场地设施与授课教师)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考核融合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法,将其融会于能力培养教学体系中。

“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就不仅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课业目标,还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飞跃。这就对教师综合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尽可能地成为职业实践者,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对于高校而言,着力培养兼具企业与教育两方面合格的教师是当务之急[6]。

另外,教育评价方式在“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下也有待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且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无权参与自我学习效能的评价。在“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下,教育教学的评价更要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能力的考核。这一考核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这就要求对每一次课业任务首先制定出严格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能力的考核标准具体,表述准确,便于教师和学生客观公正地确定评价等级。这种评价和考核的方式,更符合“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的质量观,更能真实地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普通高校尤其地方性二本高校就业的结构性压力在近几年仍将持续存在。为此,构建满足职业需要的办学定位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构建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改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为能力培养模式,包括能力培养目标的改变、教学体系的重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等绪多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赵慧君,杨清溪.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2,23:82-83.

[3] 张铁明.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社会与市场[J].职业技术教育,

2008(12):22-22.

[4] 吕玉铬.应用型本科的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化取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0):178-179.

[5] 刘国钦,彭健伯.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新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11):67-69.

[6] 孙泽文,叶敏.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J].职教论坛,2009(10):23-25.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就业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