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化工特色专业 支撑绍兴化工产业

2017-02-05邵国成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训室化工实训

邵国成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浙江 绍兴 312000)

1 引言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是绍兴市具有特色竞争优势的千亿级产业。按照《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未来5年,将立足绍兴化工产业发展优势和实际,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突出功能性染料、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等四大重点发展领域,通过加快运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全市化工产业转型跃升。这将是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化工类专业发展、提升的又一次契机。

2 明确专业建设方向,紧跟绍兴产业跃升

化工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总量大,在促进绍兴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深化推进化工产业集聚提升,全面提升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全省化工产业改造提升样板区、全球高性能染料研发基地,功能性染料、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等四大重点发展领域。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具有多年的化工专业群办学特色、扎实的专业建设基础、雄厚的专业师资条件、健全的教学管理模式,抓住绍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强化工专业群内涵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化工类专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对绍兴化工产业转型跃升的支撑力。

学生在进行化工管路的拆装操作

学校在原有的化工工艺专业的基础上,根据绍兴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现状,不断扩大化工专业群规模,拓展化工专业群内涵。在化工专业群拓展中,秉承“绿色、生命、健康”这一主线,既重视发展传统化工产业,又积极倡导责任关怀、绿色环保的产业理念。特别是从2011年起,化工专业群设立了生物制药技术和药剂两个新兴专业,对接绍兴当地产业链。生物制药技术和药剂这两个专业从创办伊始就展现了强大的活力。生物制药技术在2013年被确立为浙江省省级特色(新兴)专业,并先后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展3+2、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药剂专业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更是全校领先。

3 拓宽专业建设路径,校企实施1+1+N合作

围绕绍兴化工产业链、化工职业岗位群需求,结合我校的学科基础来构建化工专业群。以化工生产操作能力、化工设备维护能力、化工产品检验能力、化工仪表自动化能力为核心,开展与化工类企业的深度融合,深化实施以“1+1+N”的校企合作。“1+1+N”是指构建1个专业群对接1个产业或行业,联合N家企业为框架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施识岗,习岗,跟岗,顶岗的“四岗递进式”工学交替、“订单式”模式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根据化工行业岗位群的专项技能需求,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化工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纳入课程,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设置与真实岗位群对应的课程和项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致力于将化工专业群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中职化工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与企业以“学生—徒工—准员工—员工”的角色递进变换为培养主线,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学指导为支撑,以“做、学、教”一体化为教学组织形式,以“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结合提升”为主开发模块化课程,以“多期制”长短结合工学交替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化工类专业联合关系密切的化工医药类企业与高校,形成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徒)模式并完善配套方案。

化工专业充分利用绍兴地区化工行业的集团优势,先后与浙江医药有限公司、浙江震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纳诺科技有限公司、绍兴福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医药类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并安排学生识岗、习岗、跟岗、顶岗,正逐渐形成成熟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的接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充分依托本专业的行业优势,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共建本专业,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4 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4.1 开启订单班模式,契合企业需求

学校各大专业积极探索并开启“订单班”培养模式,从组班开始或在毕业前一年左右,进行相应的选拔,提前录取学生就业。化工专业从2011年起在药剂方向的学生中组建“订单班”,并与当地企业共同探索合适的培养模式,将该班级专业方向定为药品零售、药品营销、药品管理和药品生产,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引进优质专业教师,加大投入建设理实一体的实训室,开发了一系列药品鉴定、中药炮制和药品零存与管理的实训项目和课程。企业还为该班级专门设立了奖学金,鼓舞了一大批学生不断进步。此外企业还不时委派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传授药品销售和管理知识,成就了学生的同时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4.2 组建大师工作室,助推专业发展

学校利用“浙江省中职名校建设项目”为契机,于2017年申报组建“朱金林生物化工大师工作室”。建立大师工作室是对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实训基地、教师团队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的一次全新的探索,是对化工专业全方位提升的一次良机。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以化工专业为依托,联合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验的专家团队,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主要在新型药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手段、中药提取技术和方法、药物检验技术和手段、中药鉴定技术等方向立项进行科研攻坚,并通过职业培训、下企业、技术合作、专家指导等形式,培育校企双方的专业科研和教学骨干团队,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科研,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我们借助企业的影响力和大师的知名度,促进多方位的企业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进而促进绍兴化工产业的发展。

4.3 严肃培训与鉴定,拓宽社会服务

作为浙江省中职化工类骨干示范专业、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化学检验工技师、有机合成工技师以及危化品安全生产的培训与鉴定点,化工类专业每年承担各类培训与鉴定达每年1 000人次以上。在化工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不少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师资格证、特种作业实操考试考评证、国家职业资格裁判员证和红十字救护员证等。专业教师在各类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要求,严肃培训纪律,严谨的对待技能鉴定工作,保证了培训和鉴定的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在大力开展培训与鉴定同时,学校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力度,依托专业师资优势和紧密型合作企业设备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联合浙江省、绍兴地区多个部门组织各类职工竞赛,如浙江省职业能力竞赛有机合成工赛项、浙江省中职学校化工类教师技能竞赛、绍兴市、柯桥区水务集团水质检测竞赛,多家化工类企业的员工培训、考试、竞赛等,加大了学校专业的影响力,推动了绍兴地区乃至全省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5 壮大专业建设队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重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以打造一支“职业能力强、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精”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总体目标。在提升教师团队职业能力,优化师资结构的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能力培训,如各类指令性培训、行业培训、下企业锻炼、专家讲座等形式,全面提高教师个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教学能力。

朱金林大师在实训室指导学生分析操作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重视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建设,推动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兼任车间主任助理、项目助理,进行挂职锻炼,确保每一个重点专业有1~ 2名优秀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具有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在参加学术研究、教研活动经费、奖励等方面向专业带头人政策倾斜;二是强化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专业骨干教师与技术人员结对,兼任厂部技术人员、车间工艺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挂职锻炼或做访问工程师项目,确保每一个重点专业都能有3~ 5名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具备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骨干教师;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多方位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加入兼职教师队伍,保持一定比例的具有丰富生产管理和业务经验的兼职教师。通过上述三条路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系统设计、重点突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化工专业群目前共有27名专任专业教师,师生比约为1:18;其中高级技师2名,技师16名,高级工4名,双师型比例达到100%,正在努力由数量型双师向内涵型双师迈进。教师专业多样化,学历层次高,有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10名。此外在教师团队中有高级职称教师7名,中级职称教师9名,团队教师年龄层分布均匀,年轻教师正在快速成长中。学校每年组织新教师进行统一的职业能力测试,内容涉及到专业基础知识、实操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每年还组织新教师技能比武,邀请企业专业与校内专家作为裁判,评选技能优胜的教师,推动了新教师实操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校在传统听评课的教学诊断基础上,开展“寻找课堂亮点”的教学诊断和改进制度,组建校级听课和系部听课小组,进行课堂教学亮点寻找,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组内课例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

6 改善专业建设条件,健全实训管理体制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我们构建专业群实训中心,在校内分层次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在校内,要保证专业群中重点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每个主干课程至少1个实验、实训室,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专业群实验、实训中心。在校外,根据本区域的情况,采取分散与集中的形式逐步建立实训基地,可以进行校企、校院、校校合作,这既是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必要补充,也是专业群建设必须突破的难点。

学校化工专业目前配备专业实训室14个,其中包括紫外实训室2个,气相色谱实训室、液相色谱实训室、原子吸收实训室、电子天平操作室、有机实训室、无机实训室、容量分析实训室、水质分析实训室、微生物实训室、管道拆装实训工厂、化工设备检修实训工厂、化工智慧型分析实训室1个和化工DCS仿真实训室各一个,同时配有专业机房1个。学校十分重视对实验实训基础条件的资金投入,每年都对设备和基础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并在三年内新建成高标准3间实训室。

在学校“一派好习惯”的实训管理制度下,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管理模式。实训管理中化工类专业群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参与实训管理。严格执行系部制定的专业教研组长职责和实训指导教师职责,规范进行各类实验实训。同时专业教研组配备两名专业的实训室管理员,每间实训室配备一名学生实训室长,加强实训管理。

化工类专业群强化并完善了气瓶管理制度、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药品领用保管制度和实训日常巡查制度,形成了专业特色明显的化工类实验室“7S”管理细则,并将其纳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和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化工类专业群还对每次实验实训、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按要求进行登记造册,对大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上墙标示,对安全生产要求和标识上墙警示。专业组制定了多个实验室突发预案,每学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和消防演练,切实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7 保证专业建设质量,有效推进教学改革

7.1 推行新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

学校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学课程改革方案》所要求的选择性、专业性、实效性、灵活性、统筹性等原则,制定了“三选择、四方向、多期制、一设计”的课改总体设计思路,并根据化工专业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专业系部的课改实施方案,形成了化工类专业特色鲜明的“一主线、两意识、三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主线”就是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两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三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务实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创设了“轮换式”教学方法,其主要措施是在统一了化工专业群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上,开设各细分专业认知课程,通过“轮换”认知,结合学生走班的形式,进行专业的引导。认知过程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理论内容渗入到操作实践中,使职业技能融入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实践课时比例。

在专业教学中,不断开发精品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建立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了专业限定性选择课程。项目化课程就是将课程内容拆分为项目形式,形成多个教学项目,进行知识融合及操作技能的提升,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教学管理中,化工类专业实行了“弹性学分制”“专业方向选择”机制、“学生多元评价”机制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机制,为有不同发展诉求的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平台。通过新课程改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向,对学生的评价也更为合理客观,为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7.2 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内外监控合力

我们建立了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等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校内建立专业教学督导和评估体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作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考核的依据;加强对专业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经常性开展专业跟踪调研活动,重点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制度,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外深化校企联动,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含专业设置)都能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使产学结合成为实施我校教学的根本保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对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技能课教学,从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师德师风、教学纪律等方面,建立以学校管理与考核为主,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考核的评价机制。

8 实施专业对口扶贫,情系中西部地区

学校在绍兴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与黔东南州教育局的多次磋商和积极准备下,在2014年夏组建了贵州“榕江班”,30位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的学生从大山深处千里迢迢来到绍兴中等专业学校开始他们的寻梦之旅。

“榕江班”,正是学校第一个实行长短学制、按照“三选择,四方面,多期制,一设计”的课改路径,推行走班制管理的试点班级。学校联合各专业摸索制定出一套适合“榕江班”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学校对“榕江班”学生特设了全免费教育政策、双班主任举措和多个助学途径,让“榕江班”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融入到各个专业班级中进行授课和实训,圆满地解决了学生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夯实了学生职业素养,优化了学生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化工雷专业是“榕江班”学生较为喜爱的专业之一,目前多名学生毕业后留在绍兴进行水质检测等工作。

学校多次召开“榕江班”学生座谈会,并对贵州“榕江班”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回访。学校心系大山,扶贫救弱,多次利用帮扶活动对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捐赠和慰问,扩宽了该地区职业教育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这个由汉族、苗族、侗族、水族、瑶族等多民族组成的“榕江班”成为绍兴众多中专学校援助中西部教育的行动中的一项,在中西部合作办学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9 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打造示范性专业

9.1 开展企业需求调研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拉动对化工生产操作、化工设备维护、化工产品检验、化工仪表自动化等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化工企业原有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急需更新知识与技能培训。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满足化工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对于培养地方应用人才的中职院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了解当前绍兴化工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各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规格结构、学历层次等,为我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把握住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也能为在校生传递最新的就业市场信息。

9.2 职业能力分解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职业基本能力(基础素质),包括合格的政治素质、人文素养与运动技能,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二是职业技术能力,包括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化工新工艺的应用、产品质量分析检验、化工设备操作及维护、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生产管理、绿色生产与安全生产、产品营销、常见异常现象和事故的判断及处理能力等;三是职业通用能力,包括学习新技术与知识转移能力、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9.3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中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理念支撑,从岗位设置和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岗位典型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涵盖化工生产操作岗位、化工设备维护岗位、化工产品检验岗位、化工仪表自动化岗位的职业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结合我校化工专业实际,对照行业标准,阶梯进级,确定化工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9.4 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可以构建基于专业群建设“平台+模块”式的模式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为引导,经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内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为引导,例如以企业检修任务为项目,按装备检修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和考核,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依据化工专业群对应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为基础,兼顾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共享,将学习过程整合为化工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方向核心能力这三个学习平台建设。学生由“企业体验→学校学习→企业见习→再学校学习→顶岗实习”,经过两个螺旋上升循环,构成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0 坚定专业建设信心,彰显化工专业特色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理事单位,浙江省中职化工类专业理事长学校,也是绍兴市职校化工类教研大组组长学校,学校自1985年创建以来已历经三十年长盛不衰。学校化工大类专业自招生以来,先后开设了化工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生物制药技术和酿酒工艺与营销等多个社会需求量大,公众认可度高的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化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近100%。2001年化工工艺专业被确立为浙江省省级示范专业,2006年该专业化工实训基地被确立为浙江省省级实训基地,2007年化工专业被绍兴市确立为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高标准示范专业,2017年化工专业联合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化工专业在学校专业建设中也起着示范引领作用,从2015年开始已全面推行浙江省新一轮选择性课程改革,专业课程在实施中以项目化教学,小班化走班制管理为主要模式,优化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带动其他专业形成全面改革。近五年来,化工专业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9篇,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编省级规划教材2本,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国家改革示范校教材5本。

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一直被誉为中职学校的“金牌大户”,历年来共荣获32金21银9铜,取得优异成绩。化工专业积极参加浙江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据统计从2008年至今参加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共获得省级一等奖8次,全国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尤其是2017年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在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中,从2012年起参赛至今共获得省级一等奖第一名1次,省级二等奖4次,全国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在高考教学中化工专业同样成绩斐然,2015年化工专业学生获得浙江省高职考全省状元,2015-2017年每年学生参加全省单招单考技能测试平均分名列前茅,每年本科上线人数也在全省前列。

11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校将加快化工专业群建设,注重专业发展内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构建教师发展新平台,服务绍兴化工产业,以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为契机,将绍兴中专化工专业群做精、做强、做出特色,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中职化工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猜你喜欢

实训室化工实训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