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视野下的茶类食品开发策略研究
2017-02-05林超群
林超群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眉山 620000)
粮食经济视野下的茶类食品开发策略研究
林超群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眉山 620000)
在“互联网+”时代下来探讨茶类食品开发问题,需要在O2O模式下来展开。但这里的O2O模式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线上下单和线下销售,而是借助粉丝经济的开展,在食品外观设计、口感定位等诸多方面与粉丝建立起高频互动,最终在满足粉丝需求偏好的基础上,来提升茶类食品的生产与流通绩效。具体的开发策略为:多渠道培养茶食品粉丝群体、与粉丝互动下确立产品项目、围绕养身需求明确互补功能、采纳粉丝建议缩短开发周期。
粮食经济;茶类食品;开发策略;粉丝
从经济功能进行区分,粮食经济包括生产和流通两个板块。那么在粮食经济视野下来考察茶类食品的开发问题,也需要从生产和流通这两大领域来展开。对于茶类食品的生产性开发而言,则涉及到食品加工工艺知识,故而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而对于茶类食品的流通性开发来讲,则涉及到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和产品的市场推广。可见,着重讨论流通性的开发策略,更能与粮食经济视野相契合。在“互联网+”时代下来探讨茶类食品开发问题,需要在O2O模式下来展开。但本文所提出的O2O模式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线上下单和线下销售,而是借助粉丝经济的开展,在食品外观设计、口感定位等诸多方面与粉丝建立起高频互动,最终在满足粉丝需求偏好的基础上,来提升茶类食品的生产与流通绩效。
1 粮食经济视野下的开发要求分析
审视我国粮食经济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从中可以将茶类食品开发的要求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1.1 增强对市场需求结构响应时效
增强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响应时效,首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再者也是茶类食品企业立足市场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需求结构信息的聚集和呈现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所以在反馈到企业时已产生明显的时滞。这就意味着,茶类食品企业需要改变对市场需求结构信息收集的传统模式,应通过创新市场调研途径和吸收“互联网+”时代下的相关案例经验,来实现与市场需求结构演化的实时联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同业中抢占先机。
1.2 降低在仓储过程中的食品损耗
仓储活动构成了粮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仓储过度不仅将增大企业的仓储管理成本,还将影响到茶类食品的使用价值。这就意味着,若是离开仓储环节将无法使产品生产保持连贯,但原料和产成品过度停留在仓储环节则不利于产品价值的实现。为此,提升原料的活性和增强对产成品的拉动,则成为了这里内在要求。然而,上述目标的实现仍取决于茶类产品开发项目的选择,而最终又归属于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及时适应。
1.3 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提升粘性
茶类食品生产企业可以由两类途径产生,即由茶叶生产企业通过延伸产品线而转型而来,以及由专注于茶类食品生产企业新创而来。从中可以得出,茶类食品生产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从而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态势也是较为激烈的。因此,企业唯有通过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频率来提升产品粘性,才能降低因业内竞争而给自身带来的利润损失。
2 茶类食品开发的特点解构
在流通性开发视角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构茶类食品的开发特点:
2.1 产品更新周期较短
茶类食品具有极易模仿的情况,所以各类企业都在不断开发具有新的口感和形态的产品。同时,在对市场进行需求调研中可知,年龄处于20—35岁之间的消费人群,是消费茶类食品的主力群体。不难知晓,这一年龄区间的消费者对于食品的需求偏好也处于不断调整中,而且在各种手机平台互动交流经验时,也能增强或降低茶类产品的粘性。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产品更新周期相对较短,且每代产品之间应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
2.2 产品口味不易小众
产品更新周期较短,同时迭代产品之间又需要形成显著的差异性,这就对企业带来的产品开发上的挑战。另外,茶类食品生产企业还需要考虑到新产品的销售量,所以新产品的口味不易小众化。从中不难发现,对于迭代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是比较容易把握的,然而如何知晓新产品口味是否满足大众的需求却存在着难度。从以往的经验出发,茶类食品企业会招募相关人员对新产品进行试验性品尝,但此时不仅只能由品尝者做选择题,而且所招募人群是否具有代表性也值得商榷。
2.3 产品突出功能互补
茶类食品具有饮食文化的特点,所以该食品类型具有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的本土优势。但若是认为可以将茶类食品替代日常食品的话,则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消费者可接受的程度。如,许多年轻消费者并没有饮茶的习惯,所以也就无法接受将茶类食品作为主食的事实。为此,在产品开发时应突出其的功能互补性,或者作为保健食品来对待。
3 满足要求、特点的开发难点问题解析
在具体的产品开发中,还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难题进行解析:
3.1 增强茶类产品粘性的难点问题
前面已经指出,需要突出茶类食品的互补功能,而正是由于该食品不属于消费者的主食,所以产品粘性问题一直存在。同时,目前茶类食品的相互替代率较大,这就增大了该产品的需求弹性,部分企业在试图提高产品售价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排斥原有消费群体。从中也可以知晓,茶类产品的粘性受到极大的制约。随着电商平台B2C销售模式的建立,增强茶类产品粘性也就成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2 避免产品逆向选择的难点问题
一旦选择了茶类产品的开发项目,那么企业必然会投入大量的开发经费,并在产品的市场导入期还需要追加大量的宣传费用。因此,避免产品出现逆向选择,则成为了产品开发所应重视的问题。然而,如何避免出现逆向选择,则仍属于众多企业需要直面的难题。需要强调的是,评价产品开发是否存在着逆向选择,应以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依据。
3.3 理清产品功能互补的难点问题
若要突出茶类食品的互补功能,则需要切实明确所开发产品与日常食品可以互补,以及互补所能为消费者带来的益处。笔者反对通过过度进行故事渲染来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思维的帮助下获取茶类食品的专业知识,所以过度的渲染无疑将导致消费者产生反感情绪。
4 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4.1 多渠道培养茶食品粉丝群体
笔者在研究小米手机的互联网策略时获得启发,提出:应借助电商平台培育粉丝群体。为了使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本企业的产品,在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可以借助折扣定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提出向企业产品提出反馈意见便可以享受折扣定价。不难知晓,消费者在线上向企业方提出产品销售意见可谓是举手之劳,但却能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关注度,并同时给予企业丰富的产品开发信息。随着电商平台吸引粉丝的工作取得成效,接下来就有序将其引导到企业百度贴吧中进行聚集。
4.2 与粉丝互动下确立产品项目
在百度贴吧中茶类食品生产企业提出未来所要开发产品的初衷,并围绕着开发怎样的产品能使消费者满意为议题,在百度贴吧中组织粉丝进行讨论。此时,粉丝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偏好提出建议,而且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也与其他分析进行了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茶类生产企业可以给出奖励措施:给予所采纳意见的粉丝,赠送其一定数量的新茶类食品。从中不难发现,这使得就避免了产品开发时的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
4.3 围绕养身需求明确互补功能
如何明确产品的互补功能,这仍需要由粉丝说了算。为此,企业可以将新一代茶类食品的主要成分和功效在贴吧中呈现出来,然后由粉丝团队开动脑筋来指出它与日常饮食之间的互补功能。同样,企业对于所采纳意见的粉丝可以给予他们发放红包,并邀请他们成为企业兼职产品开发人员。这样一来,就能增强粉丝群体的成就感,并在成就感中来提升粉丝的产品粘性。而且,在产品开发中也避免了由消费者做选择题的尴尬局面的产生。
4.4 采纳粉丝建议缩短开发周期
需要挖掘优质粉丝的作用,并给予他们在网购中的折扣奖励。通过与这些粉丝进行线上互动,并在与之互动中了解他们和他们的朋友对茶类食品的需求结构,以及对现有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应用于对新产品的开发之中,从而缩短开发周期。
5 展望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茶馆都有一些自己的茶类产品,这也是一种经营方式和赢利手段。据考察了解,一些知名的企业在台湾本部主要利润来源都是茶馆,而茶馆中主要利润来源是茶食品。这样的茶馆经营项目包括茶饮、茶具、茶餐、茶书等,而在利润比例中,高居榜首的是茶食品,大概在50%以上。我们现在也在从事茶叶的深加工和茶食品的开发。原茶产品经营到一定程度,再想大步地往上迈台阶是不太可能的,最多是平稳的增长,而消费者对茶食品和茶叶深加工的提取物的消费却会成几何系数的成长。因此,我国茶类企业应形成纵向和横向经营模式,也可以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同一品牌下的加盟形式,来不断提升茶类产品的开展力度。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6 小结
本文认为,应打破对O2O模式的传统理解:线上下单和线下销售,而需要借助粉丝经济的开展,在食品外观设计、口感定位等诸多方面与粉丝建立起高频互动,最终在满足粉丝需求偏好的基础上,来提升茶类食品的生产与流通绩效。通过主题讨论,茶类食品的开发策略可围绕着:多渠道培养茶食品粉丝群体、与粉丝互动下确立产品项目、围绕养身需求明确互补功能、采纳粉丝建议缩短开发周期等四个方面来构建。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1]连利仙.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安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4):204-205.
[2]周文涛.微生物工程在保健食品开发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6(2):78-78.
[3]尹显锋.内江天冬保健食品开发研究现状 [J].内江科技,2015(8):134-135.
[4]杨继远.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开发[J].食品科学,2000(12):172-175.
[5]万良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食品安全[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0(6):16-17.
林超群(1982-),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