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庆竹簧器形制作技艺及创新传承途径初探

2017-02-04伍萌文晨李定芳

大观 2016年11期
关键词:器形传承

伍萌 文晨 李定芳

摘要:目前对于宝庆翻簧竹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竹刻的技艺及艺术价值上,而对于器形往往是忽略的,导致现在的竹簧器形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局面。文章分析了宝庆竹簧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旨在向广大人群宣扬宝庆竹簧器形的重要性、艺术价值,并对于传承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宝庆竹簧;器形;传承

一、宝庆竹簧概述

自古以来,具有“岁寒三友”与“四君子”之称的竹竞相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文化艺术载体。而处于湘西南的宝庆更是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代表发挥到极致,在竹器的工艺美术制造中独树一帜。

宝庆,今湖南邵阳市。因地处湘西南,气候温和湿润,故而适宜竹子的生长,其中以楠竹最为繁茂。而作为竹子中最具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也必然成为了制作宝庆竹刻的上等原料。

二、竹簧器形制作技艺

竹簧又称为“翻簧”,首创者是明末清初宝庆竹刻家王尚智。竹簧器形是宝庆竹刻的载体,其传统手法是先设计好图形样式,然后根据图形样式的要求制作出木模具,将选好的竹簧皮蒸煮使其变软,趁热置入模具内并扎紧成型,按模具进行捆压。

竹簧竹刻分为制簧、器形、刻簧、装饰四个部分,其中器形作为竹簧竹刻的载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形的成型工艺十分复杂,一个器形整个流程大约有十几道工序,需要少则十几天,多则数月才能完成。

首先是制胚,利用其它相关的材料制作成胶合或镶嵌竹簧的胚胎,一般常用的是木质材料,又被称为“木芯”。

其次是开角与配色,开角俗称清“刮角”,是器形工艺中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指在竹簧材料与“木芯”材料结合之前,需要把竹簧边角磨刮平整。由于竹子生长的年代不同,而且竹簧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色差,所以在胶合之前需要经过适当的配色,这样成型后才能达到精美别致的视觉效果。

再次是胶合或镶嵌,就是把制成的竹簧材料与“木芯”结合在一起的工艺。竹簧雕刻作品的装饰技法关键在于“贴簧”,因此胶合工艺效果显得至关重要,包括:浸簧、刨平、晾干、涂胶、平压、磨刮、锯割、上胶、捆扎、磨平、胶底和封边等。胶合压制分为两种,即热压和冷压,热压方式因为效率高,效果好,所以较为常用,在压制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时间、温度和压力等技术标准,压制时间最少为24小时,之后才能松开模具。镶嵌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浸簧、刨平、晾干、平压、磨刮、锯割、开口、组装和定型等。

最后是定型打磨,经过压制之后,基本上就能够获得成型的器形。一般需要经过打磨处理,从而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打磨分为粗磨和细磨两种,粗磨一般采用80孔至120孔的水纱布,细磨则要求水纱布达到600孔以上,打磨处理要求手工艺人掌握适当的力度,从而避免破坏竹簧。

三、发展现状

作为拥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宝庆竹刻,其精美的造型、润泽的色彩、丰富的题材、独特的手法让它这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了竹文化史上点睛的一笔。逐渐形成与金陵、嘉定竹刻并驾齐驱的明清竹刻三大流派格局。2006年5月,宝庆竹刻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虽然竹簧竹刻自1915年至今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得极大的赞誉。但由于竹簧器形在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因此往往容易被手工艺者所忽略,导致现在制作器形的艺人越来越少,出现了竹簧器形技艺慢慢失传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竹簧材料短缺危机的产生,江西修水和铜鼓等地的楠竹成为宝庆竹簧材料首选的替代品。这使得竹簧制作的连贯性及地方特色性遭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新的艺术样式和理论的引入,加上市场化的冲击,使得我国的艺术格局呈现出多样化。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在这个大家都讲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高速化的时代,这些因素相应的成为了制约竹簧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宝庆竹簧目前正逐步走向衰落。

四、创新传承

宝庆竹簧的技艺断层与流失只是中华传统民间手工艺文明现状的一个缩影,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并采取相关措施:

1.适当地打击竹砍伐在现代工业中的使用。新型工业竹制品并没有像竹簧那样要求苛刻,深加工的楠竹附加值明显高于竹簧,用于建筑市场的楠竹粗加工业获得较以往更大的收益。通过打击竹砍伐在现代工业中的使用,使得竹簧竹刻原材料供应扩大。

2.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可以思考将这些传统民间手工艺与互联网相结合,建立互联网+传统手工艺文明。互联网与手工艺的结合能够促进传统文明的合理配置,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去认识、了解它们。开放了民间手工艺学术研究信息,方便大家的了解与收集。

3.全民直播的火热时代,社会需要正能量的学术研讨交流来拯救直播市场内容的乏味空洞与低俗。将手工艺放置在直播的平台下,不仅能够让更多新生代的年轻一辈了解它,而且能够作为很好的影视资料媒介留存下来,不至于失传。

4.微信平台推广,建立“传统民间手工艺文明”微信公众号。进行传统手工艺文明的软文发布,配以拍摄的影视图片资料,例如手工艺人制作的过程。并进行我最喜爱的竹簧作品投票选举,通过网络拉票,掀起一股传统手工艺热潮。

5.全国高校增设传统手工艺美学的选修课程或是社团,通过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并壮大。从而为宝庆竹簧器形的生存与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为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现代设计,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内涵与民族底蕴。

6.发起微博话题讨论,谈谈大家对传统手工艺的想法与看法。了解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审美情趣,从而赋予传统手工艺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情感寄托。

7.进行传统手工艺保护众筹,每人花费一块钱让手工艺人制作竹簧,然后从中抽取一位众筹者拍得这项手工艺品。这样不仅将能够极大地调动手工艺人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广泛引起公众对于保护传统文明的重视。

五、结语

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现代文明社会中,能够拥有对传统工艺的情怀实属难得,手工艺品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累积,更是手工艺人自身情感历程的升华,反映了手工艺人对所从事事业的执着,更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新事物的出现迅速取代了旧事物。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于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艺术财富过于冷漠,出现了民间传统手工艺逐渐失传的局面,这在中华文明传承史上是个巨大的缺憾。而宝庆竹簧是邵阳人民思想、情感与劳动孕育的结晶。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永不再生的珍贵艺术资源。研究宝庆竹簧器形对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金燕红,刘文金,胡秀云.邵阳“翻簧竹刻”传统工艺初探[J].工艺与技术,2014(02).

[2]谢菲.文化生态视野下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困——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4(05).

[3]唐文林.行将消逝的遗产---邵阳竹簧[J].装饰,2007(04).

猜你喜欢

器形传承
浅谈制壶工艺与紫砂泥料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