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运用“画图策略”的实践尝试
2017-02-04郑燕萍
郑燕萍
【摘要】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课程,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问题的解答过程,它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思维分析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中“画图策略”的应用现状、原因以及作用对其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运用 画图策略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2-02
一、小学数学中画图策略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的初级发展阶段,对于复杂难懂的纯文字性数学题会出现一些抵触心理,通过对其画图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提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有限,很多文字题与图片题比起来更难解读,所以在学生解决文字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不理解题意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题目具体化,再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出题目要求及解题方法。可以有效的将题目中的问题、条件、数量关系等清晰的表达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更能够接受与理解。
(三)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利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可以将题中的各项关系较为直观的体现出来,这时需要学生自己对题目进行分析与推敲,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解题过程会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小学数学中运用画图策略的有效实践
(一)提出问题,培养意识
案例1:竹子在生长旺盛期每时约增高4cm。钟状菌生长更快,生长旺盛期每时约增高25cm。如果它们都在生长旺盛期,开始时竹子高32cm,钟状菌高0.5cm。几时后,钟状菌的高度能赶上竹子?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
师: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
生:……
师:你会求吗?
(大部分学生处于困惑状态,只有个别好的学生举手)
师: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题目太复杂,很难直接理清数量关系。
师:谁有好办法?
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
竹子和钟状菌一样长时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等量关系。“钟状菌增加的高度-竹子增加的高度=32-0.5”
(一片掌声响起,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个好方法。)
生:接着,就可以利用方程解决问题了。
案例中,遇到文字叙述题,教师通过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数量关系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在学生发现比较难回答时,就产生了借助“线段图”的需要。在线段图中,已知量、未知量和它们的之间的等量关系就非常明显。画图解题的直观性,画图之后思维的顺向性,就会增强了利用画图解题的意识。
(二)情境重现,体验画图
在小学数学题中,总会遇到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如搭配、排队、相遇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拣重点,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将数学题以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画图方式的巧妙。
案例2: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题目:有10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唱歌,从左往右数,小红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小红是第几个?
师:看到你们困惑的小脸蛋,来,谁来扮演小红?
师:在请9个同学上来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红是第6个。来,小红,请你站到队伍当中去。谁来说一说,从右往左数,小红是第几个?
生:第5个。
师:有了这个情景再现,孩子们的反应这么快。可是,做题过程中每次叫同学上来排队也不方便,有没有谁有更简洁直观的方法。
生(李利):用小圆圈代表同学,画出来。○○○○○△○○○○。(△代表小红)
师:有了这个情境图,那么,答案就非常的直观了。让我们为李利同学点赞。
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画图的话难以找到数量关系,画出路段图后,将情境展现在眼前,可以从图中很快的找出所需的条件及关系,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深入探究,有效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建立了画图解题的意识后,加深培养其自主画图经验,使画图解题成为学生的一种解题习惯。这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成长过程,同时锻炼学生的分析与实践能力。
例如:我们女生植了20棵树,男生植树的棵树比女生的多,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多少棵?学生就容易想到借助画图展现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关系,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
作为小学的一线教师必须在不断创新与进步的过程中,在建立好学生的画图解题意识后,使其画图的能力可以有所提升。
三、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现状、原因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有效运用与实践。希望给阅读者提供一定参考与帮助,可以使阅读者在阅读之后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M].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2012.
[2]林琴.巧用画图策略解决小学数学问题[J].福建教育,2015.
[3]王海洋.小学数学画图策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