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研究
2017-02-04赵丽云唐山市第一中学河北唐山063004
赵丽云(唐山市第一中学,河北唐山 063004)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研究
赵丽云
(唐山市第一中学,河北唐山 063004)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在长期茶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茶文化艺术资源。比如以茶为主要题材所形成的音乐歌舞等,而闽西民间歌舞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通过对这些歌舞艺术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其中所容纳的文化理念。本文拟从闽西民间歌舞的特点及发展状况分析入手,结合《采茶扑蝶》的具体内涵和理念认知,从而探究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内涵,并尝试性提出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传承思路。
闽西地区;民间歌舞;采茶扑蝶;艺术研究;价值内涵
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说,其都是具体文化内涵的外在展现。而经过长期系统化发展,所形成的传统歌舞艺术就成为我们了解认知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闽西地区做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这里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艺术,通过有效分析这些艺术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不仅如此,闽西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因此在这里的歌舞艺术中,极具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采茶扑蝶》就是该地区民间歌舞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通过选择其做为切入视角,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完善认知该艺术的内涵。
1 闽西民间歌舞的特点及发展状况分析
闽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这里不仅有着完善的茶叶品种,同时也有着一系列以茶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文化艺术资源。闽西民间歌舞就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代表,该艺术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承与学习价值和作用。尽管闽西民间歌舞艺术在今天极具传承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缺乏系统化和全面化的认知及了解,当前闽西民间歌舞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这大大影响了闽西民间歌舞的时代融入和全面传承,也对其价值内涵丰富完善造成了一系列影响。
通过倾听和剖析闽西民间歌舞,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采茶生活,更是一种文化。因此,闽西民间歌舞艺术是一种丰富的艺术体系,因此想要对其形成有效传承,就必须对该艺术体系的内涵及特点形成全面、成熟的认知和理解。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当前,我国的茶文化正面临极大冲击,以闽西民间歌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当前也在面临失传的危机和压力,就必须充分立足闽西民间歌舞的基础内涵,通过融入时代特征,从而实现对闽西民间歌舞艺术的有效传承。
在对闽西民间歌舞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歌舞艺术,是以民族文化、传统茶文化和地域文化为基础上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因此,通过对该歌舞的艺术内涵形成准确认知,其必然能够为有效传承这一艺术资源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当前多元文化发展冲突日益加剧,我国传统茶文化艺术正在面临巨大冲击,因此探究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内涵将为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提供有效帮助。
2 《采茶扑蝶》的具体状况和理念认知
《采茶扑蝶》是一首广泛流传于福建和安徽省等地区的民乐,尤其以闽西地区最为成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从而实现了广泛传播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在《采茶扑蝶》艺术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极其欢快的曲调,而其配乐演奏,既可以使用注入笛子等传统乐器,也可以使用钢琴等现代西方乐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茶扑蝶》就是传统民间文化与西方现代音乐艺术的有效融合。
通过对《采茶扑蝶》的形成过程进行剖析,可以看到其实际上经历了系统化的变化和发展。正如茶文化一样,《采茶扑蝶》也是在不断传承过程中,所实现的发展与完善。在初期,《采茶扑蝶》是《采茶灯》,其源自于采茶活动,而发源地为福建省闽西地区的龙岩市,其发展历史达到两百余年,目前该乐曲,也是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灯》的高潮部分音乐就是《采茶扑蝶》。在1952年时,由福建省文化局将其改名为《采茶扑蝶》。而经过六十余年的传承发展,如今《采茶扑蝶》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全面的传统民曲。从《采茶灯》到《采茶扑蝶》,充分表现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轨迹。
在《采茶扑蝶》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其充分反映了民族文化与音乐艺术的融合。正是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点与音乐艺术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当然,其做为反映采茶生活的民间歌舞,整个乐曲中充分诠释和描述了茶农采茶的具体场面,无论是曲目旋律,还是曲目的表现效果,都能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其中所展示的欢快与积极,而这正是劳动者劳动理念的有效诠释。比如,在《采茶扑蝶》中,其唱到:“百花开来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以及“手提篮儿采茶瓣,片片茶叶片片香。”毫无例外都是对采茶文化的有效融入和诠释。因此,可以说,《采茶扑蝶》正是我们当前了解闽西地区传统茶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载体和基础。
3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内涵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做为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艺术内涵是其实现系统化传承的基础和关键,了解其中所包含的艺术内涵,能够让我们对该艺术传承形成有效保障。闽西民间歌舞艺术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充分融入了完善的文化内涵,同时也系统化反映了闽西民间的茶文化、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闽西民间歌舞不仅是一种音乐舞蹈艺术,更是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系统化融合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了解和认知闽西民间歌舞艺术,能够帮助完善我们对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了解。我国是茶文化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茶叶品牌,而在这些茶叶品牌地区就有着浓厚的茶文化内涵。闽西地区就是我国地域茶文化特色极其明显的地区。这里有着著名的铁观音茶叶和武夷山岩茶,该茶以优美品质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具影响力。而在这一些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茶物质资源,同时也有着成熟的茶文化体系,在其采茶、制茶以及品茶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茶文化内涵。比如以采茶生活为主要创作元素的民间歌舞艺术就成为这些茶文化艺术资源中的重要象征。
在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茶农在采茶过程中的喜悦心情。而其在具体表演过程中,更是充满了观赏价值。在该歌舞艺术表现过程中,其通常还会说一些土语,这些土语内容往往出其不意,起到很好的观赏效果。而整个歌舞反映的是众人在采茶过程中的场景,因此其中通过夸张动作向人们展示了整个采茶过程中的生动活泼的画面。此外,该歌舞在表演过程中,其使用服装、配乐、舞蹈道具等等都有较高要求。比如,其使用的音乐,极其欢快,充分喜庆气氛,让人对该艺术内容形成完善认知。另外,其还有一个独特点,在该歌舞艺术中,有茶公茶婆角色,两者在扮演过程中,会穿插添加道白元素,正是由于其使用的本地方言,特别是引用一些关于闽西地区社会故事作为素材,其语言内容通俗,容易理解,其中充满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浓厚的生活特色。而这一特点正是其他歌舞艺术所不具备的。
4 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的艺术传承思路概述
目前多元文化发展日益成熟,西方歌舞艺术和现代音乐内涵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冲击力不断加大,而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做为传统茶文化的精品内涵,目前也面临失传的危机。从而根本上看,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缺乏系统化、完善化的艺术传承思路,因此我们在对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进行传承与弘扬时,必须有效借鉴时代发展特点,通过创新传承形式,优化传承载体,从而实现闽西民间歌舞艺术的有效传承发展。
当前在对《采茶扑蝶》进行传承过程中,必须探究对该艺术的创新与完善,当然所谓创新,更多指的是对其表演内容及表演方法进行创新。比如在该艺术表演过程汇总,融入时代元素,例如西方乐器、多媒体设施等,通过将其有效融入,能够在优化其表演形式的同时,给予人们更优体验。当然,融入这些元素,也是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系统化融入了这些内容,才能帮助我们全面完善传承该艺术。也可以通过使用视频录制的方法,将这一艺术进行有效留存,同时结合互联网传播途径,实现其广泛传播。
此外,还要充分注重探究传统茶文化的融入思路,利用其申请成为福建省文化艺遗产的重要平台,系统化组织开展相关表演活动,从而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有效提升其市场认知度,从而为其广泛传播提供有效帮助。当然,可以组织开展相关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提升的方法,既提升社会对该艺术的关注度,同时也让该艺术形式在备赛的过程中,实现水平和内涵的实质性提升。
当然,要认识到该艺术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传承人,尤其是该地区学生都对其较为陌生,缺乏必要了解,因此我们要尝试性开展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将这一资源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为该艺术传承发展寻找到良好载体和持续教育机制。而学生做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形成了对《采茶扑蝶》这一系列民间歌舞价值内涵的准确认知,必然能够为该艺术体系成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5 结语
在闽西民间歌舞体系中,《采茶扑蝶》一枝独秀,极具影响力和欣赏价值。通过对《采茶扑蝶》歌舞进行观赏和品鉴,既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歌舞艺术的优美和精湛表现。因此,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日益成熟,将传统歌舞艺术进行适当包装,通过将其与时代特点相融合,必然能够帮助我们对传统艺术形成全面认知和有效继承。当然,对该艺术的有效传承,实际上也是对传统茶文化的系统化传承。
[1]雷东霞.龙岩“采茶灯”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5):241-246.
[2]陈晓静.浅析刘福安的钢琴改编曲《采茶扑蝶》[J].当代戏剧,2013 (11):139-142.
[3]许华春.钢琴曲《采茶扑蝶》赏析[J].艺术探索.2014(5):126-130.
[4]许六军.析福建闽西“采茶灯”的历史演变、音乐形态及发展[J].艺术教育,2015(18):197-199.
[5]陈劲松.试探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之“扑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175-178.
赵丽云(1966-),女,北京密云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对高中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和地域民族民间音乐有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