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2017-02-04田洪武林志坤宁德市茶业管理局宁德35210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宁德市茶园示范区

田洪武,林志坤(宁德市茶业管理局,宁德 352100)

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田洪武,林志坤
(宁德市茶业管理局,宁德 352100)

2015年9月宁德市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考核,本文从一种组织形式、两项基础保障、三个全面覆盖、四套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总结示范区建设的做法,并介绍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做法;成效

茶业是宁德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全市三分之一人口、70%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及相关行业[3-6]。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103万亩,茶叶产量9.3万吨,产值37亿元,茶园面积和产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位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近年来,宁德市立足茶产业发展的实际,围绕建立“1种形式+5个体系”的质量安全区域化综合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宁德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具体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

2014年以来,我市根据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工作要求,建设涵盖9个县(市、区)及东侨开发区的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一是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定示范区建设方案,下发了《关于印发宁德市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厘清工作职责,细化任务,督促各部门抓落实。二是政策扶持。近年来,宁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7],每年划拨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有力促进我市茶产业发展[8]。各县(市、区)结合当地茶产业实际,相继出台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9]。如,蕉城区每年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生态和“三品”茶园建设、五新技术推广、清洁化能源应用、质量安全与技术培训、品牌宣传推介等。福安市先后出台《关于扶持茶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鼓励和支持茶企自营出口,对于符合《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并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证书的企业给予补助5万元[10-11]。福鼎市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福鼎白茶”品牌推介专项经费。据统计,近年来宁德市每年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达1亿元以上,有效促进我市茶业的快速发展和示范区建设。三是召开会议、开展培训。多次召开示范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提高认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同时适时举办质量安全、植保员、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培训,提高经办人员业务水平。据统计,示范区建设期间,我市每年举办质量安全、植保员等培训班50多期,培训5000多人次;四是加强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督查和考核[12]。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了对各县(市、区)、东侨开发区的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督查,提出问题和书面整改意见,并督促其整改到位,年底组织对各县(市、区)、东侨开发区的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考核,确保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完成。五是完善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依托宁德检验检疫局、市质监局实验室,打造“检测、研发、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出口茶叶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13]。该平台拥有专业检测人员47人,检测设备总值达3400万人民币,可检测茶叶农残84项,实现辖区茶叶项目全覆盖和快、准、全、省的目标,已通过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认可委“三合一”的评审。

1.2 创新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水平

政府层面,一是完善农业投入品使用准入监管制度[14]。市农业、工商、质监部门联合出台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规范农资经营活动,销售人员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施行供方评估制度,采购农药时核实“三证”材料等有关质量证明并建档,建立农药进出电子台账,实现全程可追溯。市供销社依据农业投入品管理要求,建立了“配送中心-销售店-种植基地”的三级配送经营管理制度,制定农药推荐使用清单,并分发至农药配送中心、农药销售网点,销售网点设立茶叶专柜;建立了农药销售流通环节日常执法检查常态机制。市农业局、市公安局签订了执法协作备忘录;农业执法部门不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目前我市正加紧建设农资监管平台,省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已到位,硬件设备大部分安装完毕,建成后将对全市农资经营企业进行全程常态化监管。二是完善疫情疫病防控制度。制定了茶叶疫情疫病监测管理要求和全市疫情疫病监测计划,全市设立30个茶叶病虫害疫情疫病监测点,开展病虫害巡查、测报、预警、防治工作。如,蕉城区在茶叶主产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点,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使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15]。三是完善环境监测和治理制度。制定实施种植环境土壤、水质及大气的监测计划。定期对示范区的土壤、水源、大气进行检测评估并建档[16]。企业方面,积极引导企业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加工组织形式,全市共筛选22家龙头企业作为示范点,实施以“公司+农业合作+基地+标准化”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指导示范区种植基地建立“十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植保员的管理培训,统一种植管理制度,统一种植环境监测,统一病虫害测报,统一推荐用药,统一种植和生产管理记录,统一农残监测,统一检测标准,统一溯源体系,统一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完善记录档案,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1.3 健全安全体系,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加快建立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17-19]。收集国内外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贮藏、包装等方面相互配套的质量标准,建立了科学统一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二是积极推进茶叶标准体系建设。促成全国茶标委白茶、红茶工作组在宁德成立,完成了“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绿茶”[20-21]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发布。积极参与《白茶加工规范》、《紧压白茶》、《固态速溶茶》、《坦洋工夫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红茶加工技术规范》、《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和《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等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建立健全闽东红茶、白茶、乌龙茶三大茶类标准体系,制定了《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工艺花茶制作技术规程》、《高山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白琳工夫红茶标准综合体》等10项农业技术规范[22-24]。

1.4 强化风险预警,确保质量安全

完善风险分析体系。根据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变化情况、国外通报情况、日常监测情况和企业自控情况等风险信息,及时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动态调整。每年开展一次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企业自检自控方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出入境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区域或企业,根据预警信息,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启动追溯程序[25],研究应对措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一是完善原料环节的风险控制。实施生态茶园、良好农业规范(GAP)推行计划及种苗管理规范[26]。建立了示范茶园基地10万多亩,基地按照现代农业生态茶园标准管理,配备专职植保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按统一原料开展原料检测,把好原料进厂关。二是完善加工环节控制。大力推行加工厂清洁化改造,引进全自动全封闭智能清洁化流水线,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统一生产加工质量管理记录,规范茶叶生产、加工、检测、出入库、批次管理[27]。鼓励开展质量安全认证,引导企业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为茶叶质量安全提供保障[28-29]。三是完善质量追溯管理。出台宁德市出口茶叶批次溯源管理规定,指导企业建立批次溯源管理制度,形成“基地—生产—检测—储运—销售—消费”全程监控的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为监管部门的全程监督创造条件,为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树立诚信品牌形象搭建平台,为消费者方便快捷查询产品信息、放心消费提供依据。截止2015年,全市共有98家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22家示范企业全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

2 主要成效

2.1 质量安全管控有效

通过加强质量安全宣传引导和公共管理,茶农、茶店、茶企等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诚信经营意识明显增强,茶叶种植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和企业质控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风险明显降低。如,福鼎市每年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检查20次以上,累计抽检毛茶6000多批次,100%达到无公害茶叶标准[30]。2015年农业部、省厅、市质监局在我市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共抽查各类茶叶样品337批次,数量532个,合格率达100%。近两年,我市出口茶叶未发生因企业质量安全问题被通报事件。

2.2 示范带动效应突显

通过推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31]、龙头带动、全体行动”的工作机制和“公司+农业合作+基地+标准化”的组织形式,形成了以“注重源头、突出自律、全程追溯”为主体的“宁德模式”,构建和完善了宁德茶叶质量安全全程保障体系,较好地解决组织难、监管难、追溯难以及标准实施难、基地集约难等茶业发展共性问题[32]。全市重点支持引导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隽永天香茶叶有限公司等22家茶企实施宁德市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建立示范茶园基地10万亩,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100多家企业30多万亩茶园,有效提高茶企质控的能力,提高茶叶产品质量。

2.3 生态效应明显加强

2015年,全市8个现代茶叶项目县,投入七千多万元项目经费用于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厂加工清洁化改造等。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20多万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20%以上;清洁改造茶叶初制厂300多家,建设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10多条。改造新品种2万亩,建设省茶树种质资源圃10个,茶园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万亩。通过落实一系列茶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保证了我市茶叶产品安全、健康、绿色、无公害的自然特性。如,福鼎市依托中央财政现代茶业项目,全市新建生态茶园示范基地18个,无公害茶园面积达18万亩、茶园有机认证面积达5.6万亩,分别占茶园总面积的84.5%和25%。福安市12.2万亩茶园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园[11],28家茶企的40个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市”“绿茶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市”。蕉城区6122亩茶园通过“三品”认证,其中265亩通过美国农业部USDA认证机构和欧盟EU认证机构的有机茶认证,3000亩被列为“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示范(福建宁德)基地”。

2.4 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2015年,全市茶叶产量9.3万吨,比上年增长5.8%,毛茶产值3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市出口茶叶2544.34吨、创汇8433.7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63%、76.29%。其中,高档茶叶出口比重增加,占出口总额的76%,比上年增长58%。出口茶叶的平均单价由2013年的不足21153美元/吨,提高到2015年的33393美元/吨,为茶叶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坦洋工夫”“福鼎白茶”“高山乌龙茶”等系列产品在京、沪、苏等大城市深受欢迎[33],特别是我市利用新选育的高香型茶树良种制作的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新产品[7],倍受消费者青睐。

2.5 品牌效应持续升级

全市拥有10件茶业类驰名商标,居全省设区市第二位,另有著名商标58件,知名商标94件[3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件,知名商标总量居全省设区市前列。“福鼎白茶”连续7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2016年品牌评估价值33.80亿元,位列全国第四,并荣获“最具品牌经营力的三大品牌”。“坦洋工夫”在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国内唯一红茶类国际金奖,2016年品牌评估价值24.38亿元,位列全国第十,并荣获“最具品牌带动力的三大品牌”。2016年“天山绿茶”品牌价值评估达11.17亿元。福安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市”[35],福鼎市被列为“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基地县(市)”、“国家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示范区”。福安、福鼎市分别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蕉城区、福鼎市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1]池玉洲,林春华.茶业“五新”集成推广是实现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J].福建茶叶,2013(2):44—47.

[2]郑民生.实施四大战略促进宁德茶叶发展[J].中国茶叶,2004(5):8-9.

[3]冯廷佺,林云兴,周玉璠.中华茶韵誉满澳洲——祝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年中国茶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J].福建茶叶,2012(1):2-4.

[4]仲建梅.入世后的闽东茶业与茶机[J].中国农机化,2001(6):20-22.

[5]田洪武.宁德市茶叶加工业现状与对策[J].福建茶叶,2008(4):36-37.

[6]王云.因地制宜优化川茶产品结构[J].中国茶叶,2004(5):7-8.

[7]池玉洲.宁德市茶树良种创新应用成效显著[J].福建茶叶,2014(6):9-11.

[8]苏建国.促进龙岩市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福建茶叶,2013(6): 43-46.

[9]韩睿.浅析遵义市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技服务,2009(11):43-46.

[10]蔡旺根.顺应发展潮流推进华安茶产业转型升级 [J].福建茶叶, 2014(4):49-50.

[11]林清菊,陈建华.推动福安市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福建茶叶, 2014(4):46-49.

[12]解正定,段宗俊,陈辉,等.保障质量安全推进绿色发展——金寨县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做法和思考[J].茶业通报,2014(4):158-159.

[13]张居德,张诚毅.对闽东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福建茶叶, 2014(5):44-47.

[14]解爱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14):17-18.

[15]王冬元.凤台县水稻病害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16]张翠萍,周定.建湖县国家级无公害虾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内陆水产,2002(7):7-8.

[17]夏涛.关于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思考[C].合肥:2005安徽食品安全博士论坛,2005.

[18]冯娟娟.中国茶叶质量安全体系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19]严可仕,刘伟平,谢向英.福建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5):476-480.

[20]福建省茶叶学会调研组.关于赴宁德市蕉城等四县(市、区)对老区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福建茶叶,2012(4):2-5.

[21]苏峰,池玉洲.制定法规、保障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记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决定》颁布四周年[J].福建茶叶,2012(1):4-6.

[22]王水金.坦洋工夫标准的传承与应用[C].福安:2013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茶产业发展研讨会,2013.

[23]汪斌,林华.提质茶产业助力茶强市[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8): 11-12.

[24]郭雅玲,赖凌凌.福建乌龙茶产业现状[J].中国茶叶,2012(6):8-9.

[25]项向国.休宁县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做法与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9(11):19-20.

[26]温晓菊.茶叶良好操作(TeaGAP)规范的研究与建立[D].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7]管曦.福建茶叶可追溯管理实施的研究[J].福建茶叶,2007(1):18-19.

[28]许振健.基于农药残留控制的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29]罗理.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现状及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0]吴鸿飞.福鼎市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J].福建茶叶, 2011(4):48-49.

[31]崔敏.听基层声音话技术惠农[J].河南农业,2015(21):29.

[32]张炳铃,陈敬慈.福建省安溪县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做法、成效与启示[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70-72.

[33]徐飙.山清水秀茶香闽东,红绿花白茗扬五洲——记宁德这个名符其实的中国产茶大市[J].福建茶叶,2015(5):2-4.

[34]田洪武,屠幼英.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促进宁德茶业经济发展[J].茶叶,2014(4):216-219,222.

[35]王水金.福安市茶叶标准化的实践及成效[J].茶叶通讯,2013(2):29-30,35.

田洪武(1968-),男,福建福州人,高级农艺师,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林志坤(1989-),男,福建安溪人,农艺师,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宁德市茶园示范区
同享好时光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茶园飘香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宁德市老促会深入老区基点村——西胜调研侧记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