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汉茶文化借词角度分析隐蔽文化信息

2017-02-04

福建茶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借词英汉茶道

巢 玥

(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从英汉茶文化借词角度分析隐蔽文化信息

巢 玥

(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近年来,茶文化不仅受到了国人的喜爱,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茶文化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传统文化,并为减少世界文化的隔阂,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粘度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借词在文化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借用其他国家传统文化中词语来表达本国的一些文化单词是常有的事情,在茶文化的翻译中,这一特性尤为突出。本文首先对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做了大体的介绍,接着讲述了英汉茶文化中存在的借词现象,最后对从英汉茶文化借词的角度具体分析了隐蔽的文化信息,希望能够发掘出更多隐藏在文化中的信息。

英汉茶文化;借词角度;隐蔽;文化角度

在不同的文化的背景下,世界上存在的语言种类非常多。深究之后,我们发现,不管是优美动听的英语还是铿锵有力的汉语,都有一些单词的发音是完全相同的,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经济迁徙所引起的文化迁徙。茶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的闪耀的明珠,其中也包含着众多的借词词汇。通过这些词汇,我们能够发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下的文化色彩,也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五彩斑斓的文化世界中。

1 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1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和种植茶叶的国家之一。自从神农氏时期,茶叶就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历史上。随着历史的发展,茶叶在民间普及的速度和程度随之加快。唐朝时期,稳定的政局和繁荣的经济给予了文化生长的土壤,茶文化的萌芽也在此时产生。在这一时期,茶叶既是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饮品,也是诗词之人追捧的心中胜茗,更是寻常百姓喜爱的民间佳品,有关茶文化的诗词歌赋也由此产生。宋朝时期,开明的政治环境加快了茶文化的发展的速度。明朝时期,茶叶成为了海运贸易中的商品开始进入到世界各国,并引起了世界的饮茶热潮。而不管经历怎样的变迁,茶文化都它用自己独特的品性指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的茶文化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有目共睹。茶叶在英国的受欢迎程度绝不亚于亚洲国家,除了拥有世界闻名的茶叶品牌,更形成了著名的英式茶文化传统。与中国细致讲究的饮茶过程不同,西方人喝茶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在茶叶中加各种附加品,甚至是冰块,以此来体现生活的乐趣。由此,茶叶也沾染上了独特的西式优雅。而不管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西方的茶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双方文化传统以及风俗的体现,从茶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2 英汉茶文化中存在的借词现象

2.1 “tea”

在英国的茶语中,与“tea”有关的茶语高达二百多种,它不仅可以被当做普通的名词用来定义所有和茶有关事物,例如:茶叶、茶树等。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与茶相关的一系列动作,例如:喝茶,吃茶点等。可是,这种在英国习以为常的茶的词音“tea”其实最早起源于我国的闽南语。在我国众多的地区中,闽南语的发音正是“tea”,而这绝不是一种巧合。事实上,英语中“tea”的发音正是受到了闽南人对于茶叶的发音的借鉴。在古代,福建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当茶叶经由大海运输到西方国家时,当地人对于茶叶的发音也受到了闽南渔夫的影响,变成了“tea”,直到今日,这个发音仍然没有消失和改变,反而成为了英式茶叶的专属发声词。可见,经济的所到之处也能够引燃当地文化的火焰,在经济中隐藏的文化种子一旦遇到适合它的文化土壤就能立刻遍地生花。

2.2 中国茶的英语译文有利于促进茶叶的对外贸易

除了“tea”之外,英国还沿用了一些具有中式发音的茶文化固有名词。英国的茶文化,特别是茶名的称谓中,许多专有名词并没有被时间和距离所隔开,仍然保持着和中国同样的发音。例如乌龙茶被称之为oolong,功夫茶被称作congou等等。这些词虽然在字母的排列组合和选用上发生了改变,由于读音没变,读起来依然十分的亲切。词语的借用虽然不是人们随意为之的结果,但却能够反映出两国从古至今关系的密切程度。一方面表现了英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我国地方茶叶强劲的生命力。在两国关系如此密切的今天,这些相似的茶文化的发音不仅能够使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也能够促进世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与生长存的茶文化也会以其不朽的生命力见证着两个国家以及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3 从英汉茶文化借词角度分析隐蔽文化信息

虽然中西方茶文化在发音上存在着一定的共鸣,但是,在相同的发音下却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背景,受到不同的政治体制的影响,那些隐藏在茶文化中的文化信息也将茶文化抒写的更加宏伟壮阔。

3.1 不同的“下午茶”风格

自茶文化诞生以来,茶在中国就形成了正式的礼仪典范。西方的下午茶时间多半是用来打发无聊的上班时间,谈话的内容大都比较生活化,且对饮茶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规定。在喝茶的同时,西方人原意搭配一块打发饥饿的甜点,或者在茶中加入其它的材料,随性的饮茶方式也体现出了英国人自由奔放的个性。

但是,在中国正式的场合中,茶更多的体现出来的是一门礼仪的学问。从饮茶器具的选择,水温的选择,饮茶的规矩中都体现出了中国人喝茶的礼仪。例如,在中国,斟茶七分满,如果茶倒得太满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而在茶桌之上,茶必须用右手从对方的右侧方倒入,否则就是坏了规矩。这些从一萌生就生长在人身体上的茶桌礼仪也成为能够起到规范的作用。又如:敬茶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敬茶是必须要有的茶桌礼仪。而茶叶质量的好坏也能够反映出主人的态度。而在中国不少地区,在结婚的时候,也有向长辈敬茶的礼俗。在这一杯茶里,不仅包含着新婚之人对长辈的孝敬之情,也包含着他们对家人的感谢之情。而在敬茶之后,长辈们通常都会给新婚之人送上祝福的红包。可见,与西方下午茶的悠闲与淡定相比,中国正式的下午茶显得有点拘谨和严肃。而这些隐藏的文化符号也在这些不同的气息之中透露出来,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体验。

3.2 不同的“茶饮料”

就像中国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读懂咖啡的苦涩一样,西方人对茶叶的浓与淡的敏感度并不强烈。在他们的意识里,茶是一种口感顺滑,味道甘甜饮品。他们乐于将茶变成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饮料,而对于东方人而言,这种喝饮料的方式未免太过于随便。中国人乐茶,更善于为茶搭配各种各样的“设施”。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茶必须经由温水冲泡而成,当茶叶在温水中慢慢的舒展开来,其味道和颜色也渐渐的沉淀在水中。中国人乐于观看整个过程,就像在享受一场盛大的表演。

在英国的茶饮中,不用说热水了,甚至连茶叶都看不到。为了进一步获得经济利益的空间,英国的茶叶大都是“批量”复制的结果,它们被装在形形色色的瓶子里,不受水温的影响,且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之后具有更长的保质期。与此同时,它们也更加便于携带,更容易在市场上存活,不会受到天气和运输过程的影响。这让西方的饮茶成本大大的降低,也让茶叶在西方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普及。而在饮茶方式背后的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信息也体现出了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当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喝一杯热水泡的茶叶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最美好的事情。

3.3 不同的“茶道”

中国的茶文化之所以历久弥香,与其深邃的“茶道”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各家文化博采众长,自成一派。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盛行的风气。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几乎见证着整个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吸收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思想,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在浑然天成的“茶道”精神中,中庸思想处处可见。作为自然的一份子,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成为饮茶之人的修身法则。与此同时,“茶道”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统。

英国的“茶道”与中国大相径庭。在英国人的意识里,对茶道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他们所认为的茶道精神代表着他们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和更悠闲的时光。可见,英国的“茶道”更多的反应英国人骨子里的生活态度,他们乐于放下繁忙的工作,用一杯茶的时间换来闺蜜之间的蜜语,换来家人的欢声笑语,换来对自己的精神压力的释放;这些都是他们对“茶道”的理解。不同的茶道精神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方向,这些隐藏的文化信息都会透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到我们的身边,为我们上一堂生动的文化课。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西方茶文化借用词的背后,我们不仅能够找到在时光中消磨的历史故事,重新找到两国在经济文化上的重要的联系,也能够找到在相同发音背后所代表的的不同的文化立场。通过对隐藏在借用词背后的文化信息的研究既能够反映出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又能够体现出西方茶文化的生动活泼,它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有了能够接触异国风俗的渠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将让我们发现这些隐藏的文化信息,以更加负责任、更加谨慎的文化态度肩负起文化传播的使命,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1]何影,张敏,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250-251.

[2]汪媛,茶=tea?——从英汉语借词看其蕴涵的隐蔽文化信息[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1):48-49.

[3]李雄伟,从汉语中的外来词看西方文化[J].考试周刊,2009(41):29-30.

[4]李宗蓥,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输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5):65-66.

[5]田甜,从汉语借词英语现象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5(26):94-95.

巢 玥(198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借词英汉茶道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寻迹万里茶道
从接触语言学视角看汉语借词翻译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人生
浅谈维语中的汉语借词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茶道六百年》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