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文化视角对《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悲剧解析
2017-02-04张静
张静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系,河南郑州 450000)
从茶文化视角对《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悲剧解析
张静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系,河南郑州 450000)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大师奥尔尼的杰出悲剧作品,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碧对梦寐以求的物质生活与情感生活的非理性的追逐历程。本文以茶文化视角,以茶文化中“和谐统一”与“适度”的思想为分析方向,从爱碧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背离入手,对她的悲剧结局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其人生悲剧的根源及其必然性。
茶文化;《榆树下的欲望》;爱碧;悲剧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尔尼的代表作品,享有“美国第一部伟大悲剧”的盛誉,该作品以十九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一对父子与一位女性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现出三人在金钱、情感与理性之间的深刻矛盾和强烈冲突,折射出现代人在精神领域的困惑和挣扎,对现代悲剧形成的根源与形式进行了艺术性的探讨。
1 剧情简介
《榆树下的欲望》把场景定位在一个被榆树环绕的农庄之中,年过七十的农场主卡伯特是一个冷酷无情、贪婪成性的清教徒,伴着“上帝的召唤”,他离开了土壤肥沃、生活舒适的西部,回到满是石头和砂砾的东部,开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在那里建起了一座农庄。他先后娶了两任妻子并育有三个儿子,但物欲主义和拜金主义早已淹没了父子的情感,他把儿子视为赚取财富的工具让他们为农场卖命,没有一丝怜爱与疼惜。小儿子尹本痛恨他夺走母亲的财产并使她在农场上活活累死,一心要为母亲报仇,便诱使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盗走了他多年累积的金币之后去往西部淘金,并与他们签署了农场所有权转让协议,眼看就要将农场“收入囊中”,不料父亲却迎娶了他的第三任妻子爱碧,希望再生下一男半女为他夺回农场的所有权,所以,自爱碧出现那天起,两人就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敌对状态。然而,当爱碧首次见到年轻强健的伊本时就被他英俊有力的外形所深深地吸引了,那种“青春和健美唤起了一种欲念”,伊本也为她那成熟的气质而倾心,两个人“肉体的互相吸引变成了一种无法抵御的力量”,于是打破传统道德伦理的限制走到了一起。一年后,两人的孩子出生,伊本误以为爱碧企图借这个孩子来独占农场,便离开农庄远赴他乡,绝望之下,爱碧把孩子视为两人感情的绊脚石,为了挽回伊本、挽回爱情,她亲手把新生的婴儿扼杀于摇篮之中,得知此事后,不明真相的伊本告发了她的罪行,随即得知真相后懊悔不已,与她共赴刑场,留下卡伯特孑身一人凄凉无助地守着那座象征着财富和物欲的农庄。
综观全剧,爱碧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个人意志的驱使下以及外部环境无意识的影响下做出的,她的强烈占有欲和拜金欲源自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个体意志逐步脱离了客观理性的社会和历史因素,成为了孤立零星的一派,理性不复存在,伦理道德缺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从根本上铺就了爱碧的悲剧之路。
2 茶文化视角下爱碧悲剧的必然性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传入欧美各国,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文化。茶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文化形式,它与各地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有机融合,形成了多种兼具东方气息又有西方魅力的地域茶文化,包括英国茶文化、美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等,其中,提倡功效、便捷的美国茶文化就是《榆树下的欲望》这部作品的茶文化背景,其中的人物特征与故事脉络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了美国茶文化的影响。
一方面,美国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最大贡献在于发明了冰茶和桶装即饮茶,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直接饮用,缓解炎炎夏日口渴难耐的状况,呈现出显著的功利特色与个人主义特征。但是,茶文化在注重个人体验、认同个人便利的同时,并不否定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科学性与重要性,相反,它强调个体理念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注重人们对于社会道德伦理的自觉恪守,关注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并进。然而,在《榆树下的欲望》这部作品中,爱碧的思想意志完全脱离了外界文化环境的整体框架,她的所想所行与社会文化道德之间的矛盾颇为尖锐,孤立的一方要么选择“同化”发展,要么选择继续“异化”,一旦选择第二条道路,她的人生就会被提前划上句号,而这也恰恰是爱碧在戏剧中的结局。
故事发生正值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经济水平呈现指数型上涨趋势,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在战争过程中始终保持“中立”地位,在其他强国国力遭到大幅削减的同时,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消极影响,反倒借助军火交易而大发横财,从经济低迷的债务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并出现了经济社会大繁荣的局面,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开始将个人理想与“美国梦”融为一体,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价值、积累财富,在新型法律及道德体系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爱碧也是这个时期努力维系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典型人物,她对于财富的向往和追求无可厚非,但是她的个人理念却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大相径庭。她这一生似乎就是为了财富而活,可以在毫无感情的基础上嫁给一个七十多岁的性格怪癖的老人,并整日将心思放在如何将老人的农场占为己有之上,而没有想过要依靠自身劳动去换取内心所期望的美好生活,这一点已经与强调个人努力的美国文化背道而驰了,其人生以失败告终也便成为了注定。此外,爱碧在道德伦理方面同样已经触碰了美国社会的道德底线,与年龄相差如此之大且不存在任何感情连结的人结婚已经超出了理性之人的理解范围,而后与继子发生感情、生下孩子最后又亲手杀死孩子这一系列事情更是难以被社会道德伦理所容忍。爱碧第一眼看到伊本时就被他英俊的面貌和健壮的外形勾起了欲望,她采取主动攻势诱惑伊本,全然不顾两人在现实伦理关系上的界限,成为丈夫前妻之子的情人。而后,为了证明生下孩子并不是为了与伊本争夺财产的手段,她竟亲手把孩子扼杀,这是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难以理解和无法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理念的影响下,其悲剧之路在任何环境中都会重演。
另一方面,茶文化讲究凡事要遵循一个“度”字,例如陆羽在《茶经》中指出,饮茶时除非口渴难耐,否则不宜超过三杯。清教徒随着五月花号轮船登上美洲大陆,清教就在美国扎了根,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文化特质,它提倡自主自觉地自我克制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方式,主张人们要通过孜孜不倦的劳动来获得灵魂的解脱,茶文化在美国生根发芽的同时借鉴了清教关于“自我克制”的理念,把“度”的思想在美国发扬光大,认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也应以“适度”为核心,对于物质和情感的追求都应当牢牢恪守“度”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拓展自我价值,在法律及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增加个人财富,而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终将发生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在爱碧的悲剧历程中就有着鲜明的印证。
爱碧对物质的追求可以说是完全不在她自身的“限度”之内,作为农户出身的女性,爱碧应当首先明确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可以创造出来的物质条件,并以此为目标不懈努力,创造出自己所期望见到的美好明天。这样说并不是要她安于已有的生活或是甘于现实的身份,因为在那个时代的美国,只要拥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精力和足够的干劲,就会实现高速的财富积累,继而实现从无产到中产甚至到高产这种阶层的跨越以及个人生活质的飞跃。然而爱碧为自己设立的财富目标却远远超过了她的能力范围,她妄图不做任何事情就能坐享其成,成为人们眼中的“阔太太”,对于年轻貌美的她而言,就不得不采取不正当的手法,把自己的未来押在一个富有却怪异的老人身上,悲剧之路由此展开。另外,在感情方面,爱碧的心理需求也大大超过了社会所能够容忍的“度”的范围。她较长时间内都处于一种孤独无依的状态,对感情的渴求非常强烈,而年迈冷漠的卡伯特又不能令她倾心,便将目光投向了她的继子,这既是一种违背伦理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守限度的表现。茶文化的精髓在于“度”,这个“度”不仅限于人在饮茶方面要少而精,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内外的关系,在处理上述关系时,人们不能单纯地从自我需求出发,而要综合考量这种需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爱碧的感情问题为例,她在对伊本动情时,遵循这个“度”的原则,应当自觉主动地去反思这种行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去判断这种感情需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伦理的接纳限度,等等。而关于超越“度”的后果,从人与自然来看,就是过度开发造成的严峻生态问题又反过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从人与人的角度来看,在处理两者关系时打破了“度”的界限将会不可避免地削弱两人的感情,甚至会“化友为敌”,将两人的关系推向终点。爱碧的故事同样也是由于打破限度而走向悲剧的历程,在处理与卡伯特和伊本的关系时,她既没有正确把握社会对特定关系的容忍度和接纳度,也没有控制好自己内心对于特定行为的控制度和抑制度,导致三人的关系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不仅造成三人心理上的进一步扭曲,更严重的是会让三人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渐行渐远,思想和行为更为疯狂,最终酿成无可逆转的悲剧,剧末爱碧亲手扼杀了自己与伊本的孩子、遭到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制裁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各方面的能动反映。尽管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同根同源,都具备中国茶文化所弘扬的核心精髓,即内与外的和谐统一以及对于“度”的把握和恪守。在《榆树下的欲望》这部戏剧中,女主人公爱碧的个人追求和思想意志都是与社会的整体价值理念相背离的,她对于财富和感情的需求都远远超过了她在现实社会之中所应当遵循的限度,这就致使她愈发地成为与社会分离的、纯粹的、孤立的个体,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无法离开社会而生存,孤立于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爱碧只能在短时间内“脱离”社会去追求她想要的生活,但终将难逃灭亡的命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13);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GGJS-166)。
张 静(1980-),女,河南舞钢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