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有效改进策略

2017-02-04陈志标

现代园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林木树种造林

陈志标

(封开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广东 肇庆 526500)

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有效改进策略

陈志标

(封开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广东 肇庆 526500)

伴随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既增加了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其呈现环境日益严峻和自然灾害发生几率不断增加的形势。因此,就当前林业造林工程情况进行重点研究,提高其工程建设质量,能为林业造林工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某林业造林工程为例,首先对其质量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相关有效改进策略,旨在为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保障。

林业造林工程;质量问题;改进策略

林业造林属于工程周期较长、涉及范围广、任务艰巨工程,其每项施工环节均会对林木生长造成直接影响。就当前实际情况,我国建设林业造林工程时,普遍存在一系列质量问题,若是没有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则会直接影响林业造林工程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我国需要采取相关改进措施,使其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升林木整体成活率、成材率,以实现林业造林质量的全面提高。

1 工程概况

以某林业造林工程为例,林地面积共16.72hm2,其中77.3%为森林,森林总面积达到1038.3m3,占据本市总森林面积的51%。由于广东省具有垂直气候特征,使森林生长树种比较繁多,维管束植物种类约为864种,国家级珍稀植物共10种,如金毛狗与花榈木、红豆杉以及刺杪椤等;省级保护植物共6种类型,如长袍铁杉、油杉和酸竹等;在此区域同时还生存许多花种,如茶花与杜鹃花等。

近几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纲要,促进林业造林工程的稳定发展,人造林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2015年,“四绿”人工造林工程的开展,其造林面积已经达到1233.33hm2,造林成果显著。

2 林业造林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当建设林业造林工程时,因其工期较长,由树种采集至培养幼苗等环节,通常会花费较多时间。在此过程中,如果某环节发生质量问题,则会对林木成活、生长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2.1 规划和设计问题

林业造林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因为此项环节一直占据重要作用,如果缺少合理性或者没有根据地方土壤、雨水特性进行,均会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当前,我国多数地方进行造林工程时,规划设计缺少科学性、合理性,甚至出现过于重视自然资源规划,逐渐忽略生态林、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情况,导致造林工程质量的下降,使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予以重视。

2.2 选种和培育问题

林业造林工程的建设中,选种和培育属于重要环节,通常与树木生长质量息息相关,使其呈现较强的技术性特点。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进行树种培育,其技术方面仍然存在漏洞,具体表现为树种过于单一,普遍缺少新树种。同时,树种培植技术研发不足,可供选择的树种较少,从而造成林木生长相互矛盾。当进行树种培育时,场地选择无法集中,且技术呈现过于落后的状态,则会造成林业造林工程的混乱,使其无法实现林木稳定生长的目的。

2.3 种植问题

对于林业造林工程而言,其种植问题的存在,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造林密度超出或低于标准,不仅会对林木生长速度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发生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使其管理无法满足相应标准,致使造林密度出现稀疏不一的情况。另外,如果种植方法相对比较老旧,没有认真做好土样养分、虫害问题的处理,均会造成林木生长受到阻碍,使其质量不断下降。一旦造林人员忽略整地的作用,则会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最终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3 有效改进策略

3.1 科学进行造林规划

在可持续发展方针落实下,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林业造林工程的重要性,并从某种程度上加强此项工程的投资,使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有关林业局需要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角度,确保林业造林工程严格按照发展原则进行,以达到科学规划林业造林工程的目的。首先,基于生态视角,在林业造林工程中,认真做好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工作。其次,以生态平衡角度,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最后,需要对造林树种进行不断优化,通过对林木间配置的增加,以实现林业多样化发展。

3.2 树种选择和培育的创新

对树种进行选择和培育时,需要对当前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选种技术的研究力度,改变树种过于单一的形式,使树木种类得到显著增加。但同时还应重点考虑树种比例,避免影响其树种平衡性,使其出现生长矛盾的情况。而在树种培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宜的场地,提升培育技术水平的目标,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培育方法的形式,根据我国当前土壤特性予以种植,积极提高造林树种整体成活率,使其生长质量不断提高,以发挥林业造林工程的实际意义。

3.3 造林技术的不断更新

实际建设林业造林工程时,造林技术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会对造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3.3.1 播种造林技术。该方法主要是采取直接播种的方式进行,通常适用在大面积造林工程中。播种造林技术的成本较低,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在进行具体应用时,播种区域内土壤则需保持相应的养分,以达到最佳造林效果。

3.3.2 植苗造林技术。即将幼苗转移至造林区内,以便于完成相关移植工作,此方法在自然环境方面的要求较低,只需保证移植方法的科学性,即可促进林木的稳定生长。

3.3.3 分殖造林技术。将林木部分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以及分殖造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植苗成活率,还能节省培育树种、树苗等时间。因其在自然环境方面要求过高,若是操作不当,则会发生较大风险,要求工作人员予以重视,避免造成林木死亡。

3.4 栽培管理工作的落实

林业造林过程中,除了应进行造林技术的应用之外,还应结合工程情况进行栽培管理,其栽培管理工作落实措施具体包括:按照造林工程目标和生物特性等因素,对林木种植密度予以重视;根据栽培与管护原则,明确树种生长适宜密度;认真做好相关整地工作;选择科学方法进行松土和除虫等工作,使其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 结语

通过分析林业造林工程发现,其建设内容、工序较为复杂,如果某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对林业造林工程整体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造林时,控制质量问题属于当前林业造林工程的首要目标。本文对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改进策略,如科学进行造林规划、树种选择和培育的创新等,只有贯彻落实其措施,才能推动林业造林工程的顺利进行。

1 孙春翔.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5(33)

2 汪明华,汪斌,张齐.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4(31)

3 宋增利.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园艺,2015(10)

4 霍飚.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吉林农业,2013(9)

5 张晓丽.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8)

(责任编辑 王蔓)

猜你喜欢

林木树种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