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探析

2017-02-04马文辉

现代园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约束性森林资源承载力

马文辉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林业局,甘肃 陇南 742400)

中国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探析

马文辉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林业局,甘肃 陇南 742400)

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人类社会与森林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纽带,集确定性与变异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动态性与可控性、层次性与综合性、约束性与被约束性于一体,既具有资源环境系统的本质属性,又适度接受人类社会的主观改造,文章为相关的森林资源管理等提供基础性参考。

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

1 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首先,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资源环境系统的本身属性所客观决定的。资源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但相对稳定的结构,资源环境系统的任何一种结构均有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压力的能力,在这种程度之内的外部压力下,其本身的结构特征、总体功能均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资源环境的这种本质属性是其具有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根源。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前提是能维持资源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定义中的“能够承受的”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强弱是与具体区域相联系的,由具体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状态所决定的。再次,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对于人类作用而存在,其压力来源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不能忽视的是,人类使用资源、改造环境的活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但另一方面因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等原因而降低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后,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系统的承载力最大承载力。在这个“阈值”允许的范围内,资源环境系统具有自我调整与恢复能力,过度超出这个“阈值”范围,资源环境系统将遭受严重的损害。

2 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分解

2.1 确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首先,不同的区域具备不同的资源环境因子组合,由其决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因地而异。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不尽相同。其次,人类活动的方式、强度、速度和规模直接影响到特定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所以,评价某一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应与特定性质的人类活动相结合。第三,科学技术水平也是促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动的重要因素。在掌握资源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人类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使其质与量两方面都朝着预定的目标而变动。但这种有利于人类活动的调控终究是有限度的,必然要受到环境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2.2 动态性与可控性的统一

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系统功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系统自身的运动演变而引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控性,是指人类不仅可以通过改变资源环境利用技术、方式、范围或强度等来调节特定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还可以通过政策制度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法制的健全等方式增强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一特点表明:在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时,一方面要反映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特征,另一方面选取反映人类对资源环境进行调控的指标。

2.3 层次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森林环境系统是多层次的有机系统,内含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应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可细化为大气资源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等,这些单项要素承载力还可进一步分解为下一层次的更明确更具体的指标。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层次性也可理解为这一概念的综合性。作为判断人类活动与整个资源环境系统协调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最终数值包含了高度浓缩的信息。这一特点表明:在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可对环境系统按承载对象进行有层次的分类,同时与人类活动的规模、方式、强度和速度等相联系。

2.4 约束性与被约束性的统一

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和被约束性,是指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反过来会增强或减弱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因此,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特点表明:在研究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时,要注意分析这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2.5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下,资源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用以约束人类活动的自然属性,其存在与否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某一区域而言,在资源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该区域具有支撑一定限度的人类活动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但这种变化是否产生,这种变化朝什么方向发展,用怎样的标准和量化方法去衡量这种变化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由人类社会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这正是其主观性的体现。

1 张雅洁,张杰,卞晓峰.基于RBF的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动态预警[J].中国农学通报,2015(1)

2 李悦,成金华,席皛.基于GRA-TOPSIS的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7)

(责任编辑 禾初)

猜你喜欢

约束性森林资源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地区级配网自动化PAS功能研究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论我国约束性自由心证制度的构建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基于枚举法的角色挖掘及其约束性研究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