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村旅游景观中植物的应用
2017-02-04顾奇霞
顾奇霞
(宁波市花园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试论乡村旅游景观中植物的应用
顾奇霞
(宁波市花园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植物的应用,从乡村植物的要素、特色、营造原则及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乡村景观;乡土植物;特色;应用方式
1 乡村的主要植物要素
在乡村景观中有很多现有的植物要素,主要有:古树、野生草花、农作物、树林等。农村中有很多现有的古树,其见证了乡村村落的历史发展,设计乡村景观时可以将其保留下来,多用乡土树种体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乡村中有很多野生草花,如蒲公英、飞蓬等,通过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也会成为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农作物作为乡村特有的植物,是城市所不具有的,如成片的油菜花、小麦等,它将成为乡村景观中最鲜明的特色,再结合场地地形,自然而然就成了当地乡村景观的一个亮点。
2 乡村植物的特色
2.1 野美、野趣
乡村植物景观利用植物质感粗犷这一特点,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选用芒、狼尾草类等植物时,着重突出野趣风格,也可以选择不同野花相互组合,形成野美的花海、花田等景象。在乡村,大面积的野美、野趣可以用大地景观的方式呈现,如大片的油菜花、大地景观等,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式出现在游客面前。小体量的则可以是1条花溪、1个组团,甚至是1个盆栽。
2.2 浓郁的乡土气息
乡村植物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需要抓住乡村植物自身的特性,保持乡村景观的原生风味。乡村植物景观最好选择乡土植物,如具有当地特色的果树、农作物、野生花卉等,只有乡土植物才能保留纯粹的乡土气息,形成自身独特的气质。
3 植物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原则
3.1 乡土性原则
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品种,既有利于植物良好生长,也可延续乡村现有的风貌,展现乡村的地域特色,体现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3.2 艺术性原则
遵循协调和对比,韵律和节奏等美学原则,合理配置,充分展示植物的季相和周期变化,构建出自然、朴实的乡村景观。
3.3 可持续性原则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考虑速生和慢生品种相结合,实现乡村景观建设的可持续性。
3.4 经济性原则
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和管理粗放的植物,如可选用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果树和经济林,也可用适应性强、花期长、管理简便的多年生宿根花卉。植物材料选用蔬菜、经济花、果树的栽培,既是经济利益的趋动,也是农耕文化的体现。
4 植物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方式
4.1 农村庭院种植
农村庭院植物可以选择当地的乡树乡花等,如石榴、甜柿、凤仙花、鸡冠花,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景观意境,让游客体验具有特色的本土自然风光。庭院种植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在充分考虑民居庭院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增强庭院景观的生态效益和可观赏性。
4.2 乡间道路种植
可以沿乡村道路两侧种植乡土植物,地被可以选择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形成柔软、野美的地被景观,穿行其中,使人体会轻松、回归自然的感觉。乔木可以选择当地果树品种,多个品种穿插种植,夏秋硕果累累,呈现出一种极具特色的乡野景观,让人感觉朴实、自然,别具一番风味。
4.3 坡地种植
可以通过群植乔木,对乔木进行主题化配置,如成片的银杏林、乌桕林、水杉林等形成秋季的主题林;背景林可以是现场原有的树林,如山上的柏树林、竹林、松林等常绿树种。
4.4 湿地公园种植
湿地公园作为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自然很适合种植乡土植物,完全模拟植物在乡间的生长状态。其中尤以耐水湿的植物为主,借用小桥流水造景,宛若乡间的小溪流,游客在此嬉戏、捕鱼,使人有回归田园的感觉,如雨花科植物、鸢尾科植物、香蒲、芦苇等。
4.5 田园种植
乡村田园是一种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景观,可以保留原有的麦田、水稻田等,在村民有富余土地的情况下,可选择摘种花、果、药材,如作为观赏性花果类的植物,包括柑桔、甜柿、百合等。另外,也可以成片栽植观赏类花卉,形成游憩性质的花海景观,如薰衣草、柳叶马鞭草、向日葵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5 结语
通过对乡村植物的分析,充分利用乡村的植物资源。在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方面,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注重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及安全性,营造多样性的、健康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方面,充分利用艺术手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创造出特色的、丰富的、人性化的乡村植物景观。
1 陆萍兰,王娟.乡村旅游景观设计[J].艺术品鉴,2016.
2 张新.武汉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园林,2004(3)
(责任编辑 舒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