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利用评价
——以陕西省为例

2017-02-04王诗雨

现代园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足迹陕西省

王诗雨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利用评价
——以陕西省为例

王诗雨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水资源是我国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陕西省境内水资源丰富,本文结合水足迹理论,对陕西省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获得完整的评估系统,既能提升地区水资源开发效率,也有利于推动陕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足迹理论;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

在以往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采用的数据相对较为片面,通常只能反映工农业用水以及居民用水量,但是却忽略了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于水资源循环系统产生的影响。而水足迹理论则可以对区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获得准确的评价数据,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 水足迹基本原理

目前,水资源的利用评价是水资源学科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努力研究,已经形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灰色聚类评价法等相关的评价方法。虽然在水资源利用评价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但是水资源系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同时,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人口数量、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现有的评价方法无法完全反映出真实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要将水足迹理论纳入到水资源利用评价体系中,才能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水足迹理论是由Hoekstra于2002年提出,将水资源的评价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素紧密结合,并且重视人类的活动在水资源利用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从而确定水资源的消耗量以及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水足迹理论的研究处在初级阶段,关于水足迹理论的运用也集中在区域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评价方面。

2 水足迹效益指标分析

利用水足迹理论对区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目标,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这也是充分发挥水资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水足迹的密度与当地人口密度值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陕西省的水足迹单位承载能力较高,说明与当地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布局都有较大关系。通过水足迹理论的运用,可以判断陕西省当地的工业发展速度与水平,尤其是在污水和沸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体现了陕西省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同时,也为陕西省外部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标分析

从目前来看,陕西省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不乐观,这与区域水资源含量有关,同时,由于对现有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始终较高,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补给,导致水资源出现了较大的匮乏,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来缓解水资源紧张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同时,陕西省当前的水资源压力指数也在不断升高,这说明水资源已经处在超负荷开发利用的状态,必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果、改变消费结构等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才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是通常不会将农业生产耗费的水量以及当地的雨水计入到可用的水资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陕西省当地的水资源整体含量,同时也容易造成水资源压力指数变高。近年来,陕西省境内的水资源匮乏指数有所下降,这也说明陕西省采取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初见成效,使当地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

4 水资源可持续性能指标分析

2010~2014年期间,陕西省的水足迹增长指数呈现出负数,而这也说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尤其是在陕西省水资源并不丰富的自然环境下,实现了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提升,这对于促进陕西省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内降水量的增加,各个河流的年径流量相比前些年都有所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水足迹理论可以针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作出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对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采取如改变贸易结构、推广节水能源建设等策略,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的浪费,从而解决陕西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且水资源具有很强的循环流动性,因此,可以根据水足迹理论对水资源的分散以及流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利用水足迹结构、效益以及生态安全等要素,构建一个完整的水资源利用评价系统,指定科学的评价目标,为地区水资源的利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1 戚瑞,耿涌,朱庆华.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利用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3)

2 尹剑,王会肖,蔡燕.基于减少水足迹的水资源管理措施[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2)

3 陈奕铭.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区域水资源管理对策探析[J].吉林水利,2015(12)

(责任编辑 舒丹丹)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足迹陕西省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聚焦两会
成长足迹
红色足迹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足迹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渭北旱塬春玉米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