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旅游景观规划及设计方法探究

2017-02-04吴勇

现代园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承载力景观设计

吴勇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高校旅游景观规划及设计方法探究

吴勇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在高校旅游区可变因素众多的情况下,生态分析方法在景观规划中得到应用,将会有利于协调人与校园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校园景观规划水平与格调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旅游景观规划必须以校园景观资源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为核心展开论述。

高校旅游;生态设计;景观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高校旅游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并且开始逐步升温,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例如,游览路线没有经过规划,游客太多占用学校的公共资源,影响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等。

教学空间注重功能性,十分强化教育的意义,它是一个师生交流知识、支持多学科演示、学习和实践的场所。这决定了教学空间应该有张有弛,相对严谨。而旅游空间的服务对象是大众游人。旨在使游人舒适、愉快、增进游兴。这个空间除了能游览、观赏大自然景观以外,还要满足游人“行、游、住、吃、购、娱”的需要,因此,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教学空间与旅游空间有很大差异,高校旅游使二者联系在一起,并产生磨擦,对于景观规划专业来说,挑战与机会同在,既要面对现实问题,又必须在这个特别的空间中承担起完善校园生态系统的重任。

1 高校旅游规划原则

高校旅游景观将采用生态设计法,从人和校园景观资源2方面来系统分析探讨,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可控的校园规划策略。它从生态角度来构筑一个环境适应性旅游规划框架,从而促进校园景观资源的保护,进而发掘出校园景观资源的旅游潜力。高校旅游景观应做整体规划,同时建立一套稳定且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

高校旅游又属于经济范畴,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旅游规划的本质,它是一种开发性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其核心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景区旅游系统的全局开发,并在较长时间内指定景区的旅游开发。这也是同一般风景区规划(主要目的是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及旅游策划(主要目的是资源的产品的策划、开发咨询与宣传促销)的主要差异。景区旅游规划必须始终以满足游人的合理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并进行诸如资源分析、市场定位、目标形象、产品策划、配套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规划步骤,为建设实施者提供操作思路与方案。旅游规划不必也不可能像城市规划或者风景区规划那样,对区域或旅游景区的给排水、安全保障、近期建设以及人口社会等情况做多方面的阐述与解释。因此,旅游规划可以不断地追求创新,而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可以说,创新是旅游规划的灵魂,这也是与风景区规划稳中求新的原则性差异。

2 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广义的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妨碍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所做的努力”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力量。在高校旅游景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强调环境脆弱区域的可持续性。就像旅游规划中的孤立开发方法一样,也可以将游憩活动集中布置在局部地段或地带,仅设置游憩需要的设施:

(1)控制对资源的破坏或未来可能对资源带来损害的行为,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减少过度消费和废物,循环利用,低能耗、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推广。(2)旅游活动与开发应该尊重自然文化特征,在景观、尺度、特征性等方面保持和谐一致,保持多样性。(3)将旅游纳入综合规划,在校园任何角落都应该保持游客、旅游区和校方人员需求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对高校旅游地周边地区也予以关注,并考虑开发行动对整个区域系统的影响。(4)征求利益主体及公众意见,校方人员参与决策过程。

3 高校旅游景观资源的承载力

承载力就是指旅游容量,所谓容量是指在不破坏其形象和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某个地区或某种资源能够承受的最大使用限度。更早的由J.Tivy提出的容量定义如下:“旅游容量是指某游憩场所能提供的特定使用期 (每年)内特定游客人数,这一人数水平均对旅游地支持游憩活动的能力不会产生永久性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上的损害;对游憩经历的质量也没有明显的破坏。”该定义至今仍然适用,我们必须考虑到高校旅游活动方式与校园自然生态、人文教育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校旅游环境容量定义为:在所能维持的不对校园环境造成损害,保护与发展之间所能达到的平衡;与旅游者所追求的旅游产品的形象、环境特点和文化体验相兼容的游客人数。在校园内开展旅游活动,环境容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开发后,校园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观光者,倘若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势必会发生游客过分拥挤,过度占用学校的公共资源,影响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

旅游承载力的大小也与校园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息息相关,其功能的大小、方向和稳定性会影响到旅游承载力的大小。在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影响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水质、大气质量、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噪声、地震、飓风、泥石流等。其中,衡量校园生态环境是否遭受污染由水质、空气质量、土壤、植被、湿地、噪声等几个因素;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生产者,其生产者越多,物质和能量也就越充沛,能支持的分解者就越多,对污染物吸收与净化的能力也就越强,因而其旅游承载力也就越大。

4 生态设计法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生态设计应用到校园景观设计中是人类对环境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被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保护、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等几条基本原理,具体措施包括乡土植物和材料的应用、自然风、水和光的利用,材料的可循环性等。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不是能敷衍了事,是迫在眉睫。

生态化设计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注,而不是机械的方法程序,生态设计是有机、多学科完美的结合,各景观元素分别是自然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的景观设计,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景观生态学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校园景观元素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使校园生态系统结构达到最佳状态,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设计的指导理论,如果说农耕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对抗过程,而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工业化景观的消极对抗过程,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景观生态设计则是要人类对整体景观(包括自然和文化)的各元素进行主动安排协调的过程,这意味着人们不再将单一景观元素作为设计对象,而是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设计变量和目标,最终使景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

高校旅游景观将采用这种生态设计法,从供需2方面来系统分析,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可控的校园规划。它是从环境适应角度探讨校园旅游规划,构筑一个环境适应性旅游规划框架,以促进环境保护,进而挖掘旅游的潜力。高校旅游景观应该要做整体规划,同时建立一套稳定且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笔者认为在高校旅游区可变因素众多的情况下,生态分析方法在景观规划中应用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景观规划水平与品位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旅游景观规划必须以校园景观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为核心侧重开展。

景观生态设计法通过协调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改善校园旅游景观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景观生态设计法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校园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可以弥补以往专项规划存在的从单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足,有益于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冲突。

5 结语

校园生态景观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多层次、复杂的结构。同时,景观系统又具有多种功能,它是物质循环、再生的载体,它与社会物质文化系统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它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再经过人类智慧的加工而形成各种伟大的理论,如园林艺术等。

1 汪云.论生态旅游区开发中的景观设计[J].环境与开发,2015

2 杨帆.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

3 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5

4 王宁,朱烈建.高教区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15(5)

5 黄世孟.台湾大学校园规划之经验与策略[J].城市规划2015(4)

6 郑秀娟,宋保平.给高校旅游多一点关注[J].西部观察,2016(3)

(责任编辑 张芝)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承载力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