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景观营造探究
2017-02-04刘菲龚航
刘菲 龚航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景观营造探究
刘菲 龚航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凸显出来。其中涉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的问题逐渐增多。雨水花园技术作为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选择、特色景观塑造、细部精心设计等3方面的研究,助力雨水花园建设。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特色景观;细部设计
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自然原有肌理遭到破坏,大量不透水路面代替原有的绿色下垫面,影响雨水自然渗透,形成过于集中的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涝。雨水花园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主要以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的,通过土壤与植物的渗滤作用,达到净化雨水、降低暴雨径流量的目的。笔者在此探讨雨水花园建设所涉及的植物配置、特色景观、细部设计等3方面,旨在对我国雨水花园建设有所指导。
1 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
雨水花园的运行机制主要通过植物与土壤的协同作用,达到控制与利用雨水的目的,相应植物的配置选择至关重要。植物不仅能够截留雨水,吸收有害污染物,同时可以巩固土层,避免引起水土流失。
1.1 尽量选用乡土植物
首先,乡土植物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可以经受长时间雨水冲刷,且收集净化雨水能力较强。第二,乡土植物成本较低,便于工作人员日常维护清理,且生长于本地,数量充足,移植方便,成活率高。第三,乡土植物可以抵御生物入侵。近年来,众多开发场地倾向于栽培外来植被,以体现场地的特色,由此带来的大量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1.2 选择生命力强的植物
首先,应选择耐污染的植物。植物根系表面存在丰富多样的微生物,通过吸收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达到雨水净化的目的。其次,应采用耐水旱的植物。由于栽培地域条件的限制,植物应能适应雨季与旱季气候特点,雨季长时间浸泡不萎蔫,旱季少水不枯萎。第三,应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土壤在净化雨水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巩固松软的土层,辅助种植土层的渗滤作用。第四,应根据年生长周期合理配置植物,多采用冬季常绿或半枯萎植物,保障雨水花园的作用时效。
1.3 应注重所选植物的生态性、安全性、多样性
首先,雨水花园不仅能够过滤雨水,还能够调节生态平衡。为恢复城市微系统生态多样性,宜采用花香型植物,吸引昆虫等生物。其次,应特别注意去除存在安全问题的植物,以免对周围居民造成伤害。第三,依据雨水花园规模,综合多样地选择植物,避免同种科植物过度生长,减少破坏生态系统。
1.4 应注重所选植物的艺术性
首先,根据雨水花园规模,综合使用对植、列植、丛植等景观设计手法,加强美观性,形成前景、中景、远景。其次,在植物选择方面,综合考虑植物的花期、质感、色彩,结合乔灌木丛不同种类,形成多层次艺术景观。美国波特兰市NE Siskiyou绿街项目中,设计师采用乡土植物灯芯草,其形态美观,颜色艳丽,还与其他艺术性的植物相结合,具有良好视觉享受。
2 雨水花园的特色景观
雨水花园在收集净化雨水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艺术景观。
2.1 雨旱两期的城市景观
在旱季,雨水花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为周边居民创造休闲娱乐的场所;在雨季,雨水花园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看水、赏水、玩水需求。在竖向设计方面,利用高差创造多种景观小品,随着降雨量变化,呈现出不同的亲水景观。在澳大利亚悉尼南部绿色广场项目中,设计师利用坡地的特殊性,设计独特的水景观,在旱季,增强人们的参与性,在雨季,利用场地高差,通过雨水的汇流作用,形成瀑布景观。
2.2 雨中特色城市景观
在雨水花园设计中,充分借助雨水特色,形成雨中特色景观,引起人们对雨水可持续利用的关注。在意大利落雨花园项目中,设计师以降雨过程为出发点,雨水集聚后经过地表水渠、怪兽戏水器、落雨墙、雨水池等设施,形成富有韵律感的雨水景观,其中特殊设置的盲文墙,利用降雨碰击不同雨水设施发出的声音,为游客带来动态化的听觉感受。
3 雨水花园的细部设计
精巧的细节处理,可以为雨水花园景观营造增添闪光点,提高雨水景观的艺术性,激发公众对景观设计的参与性,形成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评价标准。在其细部设计中,可以利用石景设置、雨水口处理等体现景观理念与主题。
3.1 石景设置
在雨水花园设计中,石景成为不容忽视的方面,和谐的思维通过每一个细节彰显,多层次的石景设置形成多重艺术效果。在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项目中,设计师在喷水景观池中铺设青灰石板、五彩的鹅卵石,池壁采用粗纹理的玄武岩,池边种植形态充盈的蔓草,塑造质朴与跳跃的双重氛围,相互搭配增加活力与趣味。在美国塔博尔中学雨水花园项目中,设计师在园中建造青苔块石堆砌的石廊,爬蔓植物附着于石廊,游客可以行走其中,亲身感受雨水景观的魅力,既满足了交通联系性,又形成生机勃勃的景观。
3.2 雨水口设计
雨水口作为基本的雨水设施,规划建造中既要保证其功能性,又要彰显其艺术性,可以运用平面形态的处理手法,打造多样的雨水景观。在美国波特兰市NE Siskiyou绿街项目中,设计师运用沟壑格栅进行平面设计,形成极具装饰性的地面雨水口景观,塑造良好的城市街景,体现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4 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下,如何集约利用水资源成为一个热门课题。雨水花园作为一种雨水利用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水环境,构建良好的水文循环,恢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为人们创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1 曾忠忠.城市湿地的设计与分析——以波特兰雨水花园与成都活水公园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8(1)
2 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6)
3 杨锐,王丽蓉.雨水花园:雨水利用的景观策略[J].城市问题,2011(12)
4 段婉君,朱以荣.南昌雨水花园景观营造中植物及群落配置研究[J].大众文艺,2015(8)
5 郑英杰.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花园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16(6)
Study o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Rain Water Garden in the Background of Sponge City
With the quickening of urbanization process,various problems in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highlighted.Which involveswater ecology,water resources,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gradually increased.Rainwater garden technology,as an important part ofurban rainwaterharvesting system,playsa key role in alleviating thewaterpollution and soon.Through the rain garden layoutof theplant selection,landscapemodeling,detailed design and other threeaspectsof research,help rain garden construction.
rain garden,plantconfiguration,characteristic landscape,detaildesign
2017年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SS2017039)。
项目名称: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水域空间城市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CXZZSS2017039。
刘菲(1991-),女,河北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龚航(1992-),男,河北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 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