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在二语习得中的意义
2017-02-04魏娟
魏娟
摘 要: 词汇知识深度作为是词汇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表明,词汇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仅仅强调词汇知识的广度即扩大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二者发展的不平衡会使其差距扩大,研究表明词汇知识深度能提高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学习者采取合适词汇学习的策略,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词汇输入方式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词汇知识深度 词汇知识广度 二语词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245-01
近年来,词汇研究的一个新走向是对二语词汇知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有Meara P. , Schmitt N. ,等学者。他们将词汇研究的重点从词汇量即词汇宽度的发展到对词汇知识深度习得的研究,即对单词的各种知识习得过程的研究。而要全面地了解词汇习得过程,就要从学习者习得知识的认知过程和特点入手,所学词汇知识与认知过程建立联系。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不再单单强调词汇量或词汇知识本身,而是更多地强调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一个词,以及习得的心理过程。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词汇习得是不断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一、词汇知识广度
词汇知识广度是指二语词汇量的大小。在我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入学水平各个阶段和完成学业都有词汇量的规定( 也曾有不少研究者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英语词汇量进行过调查,显示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必要的,在阅读理解,即认知性词汇系的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词汇知识广度在二语运用中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词汇量能够很好地预测阅读理解能力密切相关。但是单单增加词汇数量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在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方面,也就是在提高学习者的口语和写作的水平和质量方面是欠缺的。
二、词汇知识深度
由于词汇知识深度在准确理解第二语言方面尤为重要,所以有研究者以对词汇知识的熟悉程度为标准来衡量词汇知识深度。学习者对一个单词的认知熟悉度有以下三种,不认识,生词;熟悉,知道意思;确定,会使用。照此理解,就某个单词而言,如果学习者A具有确定的知识,而学习者B具有熟悉的知识就可以认为他们对该词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也有人以词汇知识广度的掌握水平为标准来衡量词汇深度。由于所掌握单词的知识在质量和维度方面的不同,即使两个学习者有着相同的词汇量,甚至可能是大体相同的单词,仍可认为他们拥有不同的词汇。即便是说母语的学习者其心理词库中大多数单词也只是部分懂得。而词汇知识深度是指词汇信息联系的丰富程度。信息联系包含三个方面:一个词汇与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不同词汇的信息之间的关联和二语词汇信息和母语词汇信息之间的关联。学习者的词汇量累积可以看成是不同词汇信息所组成的网络框架,使得每个单词的词汇信息与其它单词的信息及母语词汇信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丰富,从而学习者对这个单词的认识就越深刻。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词汇的运用(孙蓝2002) 。在接受性使用词汇方面, Jenkins & Dixon ( 1983: 237)以及Beck (1982: 74)的研究都证实了学习者的词汇知识深度与阅读能力密切相关:词汇掌握得越好,学习者越容易根据语境提取语义,从而更透彻的理解原文。在产出性使用词汇方面, Jullian ( 2000)指出,词汇知识掌握的不深入,学习者对词汇的使用就仅仅局限在词汇的字面意义上,或过度使用高频词。只有充分掌握语义内容( semantic content)和句法限制( syntactic specification)等知识,学习者的表达才会更丰富、更准确。
三、词汇知识深度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对于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单词的说、写能力远远不及听、读能力,即能听懂、读懂的单词却不能正确的表达出来或写出来。也就是说接受性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远远超出产出性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如何提高学习者“输入—吸收—输出”的综合认知水平并缩小输出与吸收(或接受)能力的差距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词汇知识深度对二语学习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到了大学阶段,词汇习得就不仅仅是学习新词汇,而是要深化已学过的词汇知识,掌握更多的句法、语义、派生、联想等知识。上升到使用词汇的层面。词汇深化输入有助于学习者扩展和重建语义网络,促进新知识的内化,最终提高词汇能力,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的真实的语料,在语篇中学习深层次知识如句法、语义、搭配、派生的搭配,而不是机械记忆词汇及词义。因为并不是所有词汇的意义都能在另外一种语境中找到相应的转换。对词汇搭配及词组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只是利用显性或有意识的机械记忆往往事倍功半。因为词汇的搭配等深度知识是语言的固有特征之一,一般是不能跨语言的,在一种语言中,正确的搭配,联想等在另一种语言中不一定可以认可。所以学习者要通过广泛的接触语料,特别是广泛的阅读或视听来掌握词汇深度知识,将听与说、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信息处理模式,继而促进二语词汇知识的习得和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由于学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新单词上,常常忽视对学过的单词进行巩固温习,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澄清词汇学习的概念,即:词汇学习不仅意味着增加词汇量,同时还意味着进一步巩固那些已学过的单词。其次,当学习者进入学习的中、高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习者已学词汇进行深化训练,帮助他们通过词汇深化来提高词汇能力。再次,在词汇教学中,尽可能的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信息的加工者,而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再者,教师和学习者都应了解,词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鼓励他们先扩大词汇量,然后拓展词汇知识深度。在获得一定量的接受性认知词汇后应逐步重视或加强产出性词汇及词汇不同层面的深加工,缩小词汇宽度与深度的距离,达到词汇能力和词汇知识的平衡发展。在词汇知识的习得中,词缀和词义的发展、产出性能力和接受性能力的提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换言之,某一层面的知识或能力突出,其他相关层面也会相应地突出,而不是相反。因此,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应有全方位学习的指导思想,采取多层面、多能力的词汇知识习得策略。尤其对高频词的学习,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学会一个意义、一种前缀或后缀,而应分阶段、有步骤地掌握其高频意义、常用意义、次常用意义和相应的前缀或后缀及同义词、反义词、搭配等知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