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2017-02-04李国银
李国银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医院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神圣之地,所以医院管理制度的好坏与否极为重要。而其中: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潮流中获得长远发展,开展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立足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医院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医院管理者决策方案的制定都要以财务管理核算中涉及的门诊住院人次、次均费用、床位使用率、医疗设备使用率、绩效考核统计等相关因素为依据。因此,为了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及社会效益,应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一、实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1.实施财务管理是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也步入市场经济竞争的行列之中,如果要在竞争之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相应策略,从医院的各个方面入手,全面的分析和制定措施。譬如引进先进设备,培养高端人才,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等。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医院有充足的资金和物质基础条件。这就需要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发挥作用,能够合理的保障医院资金充足,从而为医院提升综合能力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引进高端医疗技术,设备,人才,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使得医院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2.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是缓解医患矛盾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社会媒体经常指责医院收费项目多,费用高昂,并且医护服务质量差,不能让患者满意。在本质上,医院本来就有治病救人和盈利的双重性质,但是把哪种性质摆在第一位,就需要正确的制度引导。如果医院只强调赚钱,一味高收费,那么医院就成为了盈利工具,成为众矢之的,社会形象一落千丈,势必会造成人民健康失去保障,医患矛盾愈演愈烈;相反,如果只治病救人不收费不赚钱,那么医院职工的基本生活就失去了保障,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医护,对患者的精力和热情会大大减退。所以,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在医院公益性属性与市场性属性之间权衡,在保证医院公益性地位居于第一位的同时,利用市场手段优化设施,明确管理目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院竞争力,缓解医患矛盾,实现医院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3.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
要想成为一个好领导,将医院的日常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文丝不乱,能使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满意舒心而归,能使医院职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能使医院综合能力提高,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口碑,这不单单要求医院管理者拥有基础的管理知识,还需要医院管理者注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能全面的了解医院财务规章制度和医院现在的财务情况,制定合理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一套全面完整符合医院自身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更好的监控资金的使用状况,可以对医院大型设备的购买进行规划预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可以清晰明了的反映出医院在一段时间内的支出与收入情况,让决策者了解医院发展的方向和不足,及时的进行弥补和完善。
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机制不到位
严格的预算管理机制可以有效的反应当前以及下一阶段的经济执行情况,以便于能够合理的运用资金,做出合适的经济调整。但是,在现行条件下,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机制,都是比较笼统墨守成规的老套理论,实施起来不具有操作的可能性和实际意义,更不要提能够科学合理的规划监控资金流向了。忽略预算重要性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医院资源闲置和浪费,专用资金没有完全的落实,进而导致医院的资金浪费。只有制定了全面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工作起到监督和导向作用,这样,医院资金才能用的有意义,患者才能真正受益,医院也才能更好的发展。
2.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低
虽然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办公已经普及到日常办公的方方面面,但是财务工作必须依靠财务工作人员的细心耐心的工作素养和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理论,熟练过硬的会计软件操作能力才能完成。现在的财务队伍中,鱼龙混杂。首先财务人员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在财务管理理念方面表现出墨守陈规,不提出新问题,不思考新的解决办法,沿用老套或者照搬模式;其次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对待一些财务上的“疑难杂症”时,总是敷衍了事,最后不了了之,导致财务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不主动学习,沿用老套财务理论,不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对现阶段财务制度以及更新的财务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够充分应用现代财务制度处理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工作的全部中心都集中在记账工作上,很少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学习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忽略财务工作中其他重要的事项;再次,财务队伍中缺乏一些高精尖的会计人才,并且由于待遇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进而造成了医院财务质量水平下降。
3.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的现象,管理工作混乱。首先,医院在购买大型专业设备的时候,缺少相应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的研究,忽视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很少征求广大患者的意见,造成肆意购买,不能够合理满足患者的就诊要求。并且造成一定的固定资产闲置浪费,最后只能申请报废成为一堆废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购置来的心得设备开始使用,但入库领用程序不完善,账面没有反应固定资产的领用与否,会计人员对来历不明,金额不明分的固定资产不去追根究底的彻底追查,敷衍了事,随意登账,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混乱不堪,账实不符等等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急需重视与解决,因为资产管理混乱,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效益,加剧了患者承担。
三、财务管理健全措施
1.提高医院预算管理机制的重视程度
完善的计划是一件事情成功的铺垫,而预算管理机制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监控和合理规划医院的资金资产,做到医院资金合理使用,保证医院的经济业务平稳健康地运行;能够合理配置医院的资源,避免医院资源闲置和浪费,合理的计划设备的购置,能够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让患者满意,进而提升医院的口碑。财务管理者应该对预算管理机制给予高度的重视,设置专人保证预算工作有质量的完成,结合医院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应当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对待。医院的管理者,决策者应该充分重视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余,能够增加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和进修机会,让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学习不断变化的会计规章制度和会计理论知识;财务人员自身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不仅仅是狭隘层次的记账做账,而是涉及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譬如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各类报表的填制和归类等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沿用老套财务理论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财务工作者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利用网络书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最后,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一定要具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这样才能理论知识与专业素质相结合,更加完善的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在设备购置过程中,要征求广大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意见,根据医院的实际资金状况合计的购买大型专业设备。合理配置固定资产资源,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并且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登记与盘点工作,端正工作态度,不敷衍了事,认真负责的登记号购入、使用以及报废固定资产的工作。在固定资产的报废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不漏报,不错记,及时盘点登帐,保证账实相符,避免资产流失。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吸收其他医院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扬长避短就,不断完整自己,形成一套优良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的就医环境,让患者真真切切的受益,不断提高医院的社会评价,加强医院的综合实力,让医院能够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潮流中站稳脚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