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择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2-04蔡瑶瑶占丹玲张啸杰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蔡瑶瑶+占丹玲+张啸杰

摘 要: 本次调研以545名大一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寻找影响高职生择校的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 择校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204-01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2015级新生,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545份,男生399人、女生144人,其他人口学变量分布如下,文(257人)、理(288人),正录(144人)、补录(401人),来源地大城市(49人)、中等城市(125人)、小城市(110人)、农村(239人)、边远农村(22人),高考分数段400-419.99(314人)、420-429.99(111人),430-439.99(53人)、440分及以上(67人),父母职业方面,务农(245人)、工人(119人)、商人(67人)、教师(15人)、公务员(99人)。

2.研究方法及目的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影响学校招生的因素[1],共设23题,划分为五个维度(学校因素、专业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偏好),基于此分析学生在择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实测与处理

采用网络施测形式,共收回问卷545份,有效率100%,数据录入SPSS 18.0在个人电脑上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及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之间在学校因素、社会支持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学校、社会支持因素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即女生在学校或者专业选择过程中,对于学校的所在地、学校的历史、名称以及亲朋好友的建议,网络信息如QQ群、微信、贴吧等的影响较男生大。

文理科生在社会支持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更容易受到亲属家人及同学朋友的影响,网络上或者其他方的相关信息也会左右其个人意志,从而影响其对学校及专业的选择。

不同录取状态在专业、经济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经济因素方面,正录学生比补录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即正录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报专业的就业状况、是否拥有国家级或者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该专业在学校中的是否是重点专业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且对报考学校当地的经济情况、消费水平及学费问题都有过较多的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及专业选择产生影响。

不同来源地的学生在社会支持、经济、个人偏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学校、社会支持因素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即一些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及专业选择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而对于从偏远农村及农村等地而来的学生,他们更会受到经济因素的,他们会因为学费的多少或者学校所在地的消费情况而决定是否来到该校就读。大城市的学生对于自己所选的学校及专业则受个人偏好因素多一些,不愿过早的进入社会,又不想继续复读,同时他们在选择上会更加侧重自己是否感兴趣。

不同分数段同学在个人偏好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个人偏好因素方面,400-420分比其他分数段的同学更容易受到影响,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

不同学生的父母职业差别之间在经济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在经济因素方面,家庭父母职业为务农的学生相对于父母是其他职业的同学更容易因为经济因素而影响他的学校及专业选择。具体情况详见表1。

三、建议

明确学校自身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远景规划,加强校园环境及硬件设施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扩展就业渠道,通过重点专业建设、优秀校友见面会、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扩大学校影响力;完善招生咨询平台、构建多样化宣传策略,在传统的招生模式下增加主图QQ群、微信、贴吧等新媒体方式的使用;科学合理制定收费标准,选择合理定价策略[2]。

参考文献

[1]谷进军,曹东方,蒋玉国.高校招生生源竞争的策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期.25卷

[2]刘玉,王宽明,门建华.广东欠发达地区高校招生策略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9.1期.22卷

作者简介:蔡瑶瑶,(1987.4—),男,河南汝州,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占丹玲,(1989.3—),女,湖北鄂州,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张啸杰,(1990.11-),男,内蒙古赤峰,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招生与就业。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