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量数据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研究
2017-02-04胡文俊雷晨光
胡文俊+雷晨光
[摘 要]校园公共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教研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安全与稳定是校园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使海量数据应用成为可能,也为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校园公共安全管理应在海量数据新技术应用基础上,解决数据收集、加工处理难题,转变事后“应对”模式,具有公共安全“预防”思维,从各部门的协同联动构建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关键词]海量数据;“预防”思维;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5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0 引 言
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校园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校园安全的认识,提升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国各校在公共安全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多隐患:林生指出社会多元思想的交集、宗教势力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网络犯罪等给校园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陆伟认为学校安全教育不足,治安管理落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网络负面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外部环境都是校园安全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集中于治安管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学校的教研、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
大数据时代来临,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可以消除数据信息的不确定性,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张春艳,2014)。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特点,云存储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让这些数据得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依托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应用研究校园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构建海量数据应用下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分析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1 海量数据下校园公共管理管理机制的建立
1.1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应用的内涵
任何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海量数据本身都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但是人们探究某一具体数据时,它自身的数据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多样性的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海量数据的应用有两个内涵,一是技术的应用,二是思维的转变。海量数据应用技术既包括诸如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可视化等旧技术,也包括云存储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而海量数据应用思维则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用全样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形成了模糊化、相关性和整体化的考虑方式。海量数据应用技术和思维的创新的融合发展,给很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科教文卫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数据紧密结合,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1.2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
1.2.1 校园安全管理中新技术手段得以应用
海量数据的应用在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中所发挥作用,可以从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转变角度理解。校园环境内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校园安全危机潜在发生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集合。庞大的数据需要有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统计与应用等操作,大数据新的技术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库表格的整齐排列,而是实现了向“消除僵化的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的处理。
1.2.2 校园安全管理从“应对”到“预防”的思维转变
在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人们面对少量数据结果习惯于“因果关系”思考,由“因”到结果进行探究,这是一种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应用,实时实现数据的更新与监控,可以实现校园环境动态可视性,关注事物之间相关关系。在海量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校园公共安全影响因子的考量不仅仅需要知道为什么,更需要知道是什么,从而进一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采取防控措施。
1.2.3 海量数据应用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
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缺乏海量数据支持,往往局限于单一部门防范措施的推动。一方面单一的安全防范措施不能够有效整体排查与应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不同部门掌握不同的资源与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协同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底下。海量数据应用需要校园安全管理的保卫科、警卫处、物业管理、医疗保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部门的联动,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
1.3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海量数据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务必需要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这个系统包含校园环境内各种与安全风险相关的数据信息。校园安全管理数据库包含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校内或校外周边常住人口的年龄、户籍、宗教、教育与病历等)、网络信息传输数据库(网络信息记录、通信记录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筑布局、气候、交通道路、人口布局、安全隐患布局与安全设施布局等)、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校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测评数据或心理健康跟踪数据)、医疗卫生监控数据库(校内外流动人口医疗记录、校内食堂等设施卫生监管数据、校外娱乐餐饮服务卫生数据等)、校园安全事件案例库(校内历史安全案件记录或典型安全案例)等。
此外,校园安全管理涉及校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主要相关部门有保卫科、警卫处、物业管理、校医院、心理咨询室、教务处以及当地派出所、城管、卫生监督局等,这些部门不仅负有收集数据的责任还是安全管理防控的关键力量。本文构建海量数据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
海量数据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中,数据收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校内外环境中各种数据信息对校园安全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校内外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作,不仅要观察记录基础数据信息,还需要针对数据分析报告实施安全措施。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存储,云存储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对各部门收集数据进行整合和存储,分类整理数据便于数据分析和识别。云计算技术可以对校园公共安全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校园公共安全报告,而实时信息更新与可视化监控使数据处理能够保持时效性。对于校园公共安全报告的问题,需要各部门协同联动,采取必要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安全隐患排除与安全防护实施布置等。
预防成为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核心,改变了传统事后应对策略的滞后和安全隐患漏洞频发的现状。海量数据下校园公共安全管理并非一味的预防,面对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也可以借助海量数据的调动分析,快速找到事件发生原因,计算事件损失和并发危险,作出快速应对决策,实现公共安全事件的实时解决。
2 海量数据下应用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方法
2.1 加强数据收集与整合
目前,校园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整理体系,特别是各部门独立运作机制尚未打破;数据格式由传统的文本、数字等结构化数据变为视频、音频、图像等多样化数据,给数据识别与收集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首先要扩展数据来源渠道,校内外各个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应承担起数据收集与整合工作,推动部门间信息开放共享;其次,要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行政、网络、个人等各方面信息优势,提供有偿购买等多种方式,促进社会的信息融通,从而有效拓宽数据的收集渠道;最后,要在数据形式上进行拓展,改变单一结构化数据信息收集,加大对视频、图像、音频等数据形式的识别和管理。
2.2 加强海量数据的精细化管理
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过于简单,无法进行公共安全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的参考应用价值十分有限。数据整合与加工处理是创造数据价值的重要过程,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决策行为将基于数据及其分析,这是一种重视理性的、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因此,海量数据收集存储并不能创造数据的价值,必须对大量数据进行全面的精细化的管理。基于数据特征的聚类整合、高级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完善数据处理分析体系。机器学习、统计分析工具、社交网络分析、图像和视频分析、情感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良好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须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标准体系,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数据标准可参考国家或社会公共安全标准,也可由保卫部门牵头制定。
2.3 以校安保部门为主体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不是一个部门单独的责任,同样也不是相关职责部门的事情,需要联动各个部门、校园内外关系安全的每个主体。在传统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中,保卫处等职责部门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往往在事件处理上相对封闭,缺乏良好的公开与透明机制。海量数据的应用涉及校园内外民众的基本信息,同时也涉及每个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大数据时代是公开透明的,因此需要建立以校保卫处为主导的,联系校园内外其他职能部门、相关机构,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的一套协同联动机制。
4 结 语
大数据时代到来,让海量数据的应用成为可能,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让数据价值实现不断增值。校园公共安全管理应当紧跟新技术潮流,效利用数据,依靠大数据技术的存储与计算能力,让校园内外环境数据信息得以增值,转化为可以判断的数据报告,从而预测和防控校园公共安全风险,做好防范措施,实时应对紧急事件,保障校园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林生.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若干探索[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3).
[2]陆伟,王艳娇,李金花.高校学生安全防范预警机制构建与实施[J].保定学院学报,2013(6).
[3]邵兴安,李杰,王坤庆.多视角下我国高校安全防范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张春艳.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5]马奔,毛庆铎.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15(3).
[6]朱志萍.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