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携手踏歌行
2017-02-04刘德祥
刘德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159-01
如果说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班主任们从事的则是这光辉事业中最绚丽的一环。
——题记
做了十几的班主任工作,从茫然地摸索前行,到对教育理念有了一点体会,这其中经历很多,感受很多。反思自己的工作,有了下面的一点体会。
一、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朋友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对学生的教育要用真情实感,“用心灵去唤醒心灵”,给学生多些微笑,多些赞美。只有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真情,他们才可能在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教育才会有惊人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我能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与学生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和压力。对于同学们所取得的成绩,我能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们有再次成功的愿望。
而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尽量宽容。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知错、改错,将来不再犯相同的错误,而不是用苛刻的语言去伤害他们。作为教师的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尊重和信任他们,扬长避短,激励上进。我始终相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我们呵护学生心灵的时候,他们也会很在意我们的感受。
二、始终看到学生的动态发展
在这一点上,主要体现在对后进生的关心和教育上。我认为,对于后进生的教育,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辅导和情感上的投资。后进生同学由于长期受老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要想使对他们的帮助收到实效,首先要打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是关注他们的,是真心为他们负责的,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冬日的冰雪是在春日的暖意中渐渐融化的,后进生的转化,也要由原来的简单压制转化为积极疏导,进而使这些后进同学的外在行为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自省。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快乐。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逐渐找到做“好孩子”的感觉,为班级管理扫除了障碍,更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三、始终把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要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初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要从细微之处抓起,让学生懂得“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的道理。我把不好的行为习惯比作“鞋里的一粒沙”,如果不把这粒沙及时倒掉,就会影响学生前进的脚步。于是我通过严格纪律、榜样力量、目标作用,带动每位学生为班级进步贡献力量,改善了班级风貌,使班级得到了整体发展。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良好,自身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班级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四、始终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班主任只是学生的一个帮手,班级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感受班级每天的点滴进步,才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我们班选用20名同学担任班级的班委会成员,共同管理班级事物。(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各5人,每人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这样,既减轻了少数同学的工作强度,对大部分同学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同时又在班委会同学之间无形地引入了竞争,使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开始,这些同学对班级管理缺少经验,我就耐心地指导他们,没多久,班级的状况发生了改观。无论是纪律、卫生、还是班级的各项活动,都能有人组织,有人管理,班级管理逐渐走向了正轨。并且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在班级工作中,我又制定了“全员责任制”,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少数人当官,多数人被管”的局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我结合班级的全员责任制及魏书生班级管理策略,又将班级工作进行了细致地分工,让学生想出班级还有哪些事物需要管理,比如:卫生死角,学生长发,长指甲,校服,校牌,摆桌椅,查眼操等等,事无俱细,都列出条目,然后由学生自愿申报,成为班级的志愿者。因为只有自愿做的事情,学生才可能将其做到最好。经过这项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无闲人的状态。每个人都愿意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始终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
学生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竞争并永不满足。为了让班级所有学生都有上进心,我在班级创设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张扬个性,争取进步。无论在班级工作还是学习上,都对那些大胆创新、勇于挑战、做事细致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期望,同时鞭策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赶超。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全体同学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六、始终把对自己的要求调高,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仿效的对象, 要想使学生对自己的话信服,唯一的一点就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在对学生要求的同时,也在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人格魅力来赢得学生的尊敬。
说到班级,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我觉得这种感受是源于对学生的喜爱和对教育的热爱。做一名教师,要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要使学生经过我们的教育能够最终成人,成材。我不希望由于我的疏忽和不负责任误了学生的一生。我我希望,学生因为和我相处的三年,得到了他人生的新起点,留下美好和幸福的回忆。我希望我能永远不忘初心,保有孩子思想的灵动,反思孩子成长的故事;在和谐与幸福的簇拥下,与孩子携手踏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