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耗强度对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分析
2017-02-04刘雪辉
摘要:能耗强度是衡量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数,是目前能源研究工作者最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论文从分析能源强度的内涵出发,通过对中国2003-2012年省级能耗强度面板数据的分析与检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降低能源强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能耗强度;绿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2
目前,绿色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双重挑战的唯一途径,对绿色技术扩散和溢出的研究尤其受到关注。我国对于绿色技术扩散和溢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和环保力度的加大,绿色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国内管理者和研究者已经认识到,环境技术创新和扩散才是降低生产服务产出排放的最有前途的路径,如何通过绿色知识溢出来实现经济发展应该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大众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能耗强度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能耗强度(Energy Intensity)指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衡量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数。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国家,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明显高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中国GDP达到568845亿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2.3%;石油消费量5.1亿吨,占全球的12.1%,仅次于美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占全球的50.0%;电力消费占全球的27.5%。因此,利用绿色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强度将成为中国政府在未来20~50年间必须重点研究和持续改进的内容。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绿色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强度进行了研究。1992年,Kambara[1]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1980~1990年能耗强度的降低中的贡献达到70%。1995年,Garbaccio[2]利用中国1978~1995年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能耗下降的原因,提出技术进步是主要影响因素。1998年,杨发明等[3]通过对比中日绿色技术的创新扩散速度,认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缓慢是影响能耗强度的主要因素。2008年,冯泰文等[4]运用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提出技术进步能使能源强度显著降低。实际上,中国1954年出现第一台电除尘设备,1978~1990年间环保成果不足2000项,且70%为环境管理服务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而日本从1967年开发排烟脱硫装置,1970年脱硫装置不到100套,1976年超过l000套,在此期间日本年燃料消耗量增加了120%,但SO2的排放量却减少了50%。
二、中国能耗强度的数据整理与相关分析
考虑到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论文将影响能耗强度的因素界定为涵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等相关变量。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2003~2012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域能耗强度和绿色技术溢出的关系。各省能源消费量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3~2012),能耗强度记为EE,各省GDP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用GDP指数统一转换成1978年不变价格。产业结构(ES)采用第三产业百分比值表示;绿色技术溢出(TS)采用绿色技术类论文数量表示,论文利用中国知网检索取得。为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对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分别记为LEE、LES和LTS。考虑到绿色技术类论文数量可能为零,在处理时采用Wooldridge[5]的做法。
2.区域划分
除按省级单位进行数据统计外,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划分办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其中,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河北、山东等10个省份或直辖市;中部区域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个省份;西部区域包括内蒙古、陕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12个省份或直辖市;东北区域则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等3个省份。考虑西藏缺乏部分统计数据,决定不列入统计范围。
3.能耗强度分析
为进行科学比较,将各省(直辖市)2003~2012年的GDP数据进行处理,利用GDP指数统一转换为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能耗强度采用能源消耗量除以折算后的GDP统一计算,30个省级单位2003~2012年的能耗强度计算结果见附表。
正如图1显示,中国四大区域的能耗强度在过去十年期间均明显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东北部,下降了2.0;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分别下降了1.4和1.3;东部区域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最少,原因在于东部区域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重视能源消费的时间也较早,使得区域内各省的能耗强度数值普遍偏低,进而下降空间相对较小。
根据计算结果,在30个省级单位中,能耗强度呈现直线下降趋势(下降幅度>25%)的有安徽等12个省份,下降幅度前三位的为吉林、贵州和北京;能耗强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10%<下降幅度<25%)的有广东等10个省份,其中河南、湖北两省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能耗强度呈现基本持平趋势(下降幅度<10%)的有福建等6个省份;能耗强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的仅有青海和新疆等2个省份。具体如表1所示。
三、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分析
单位根检验的目的就是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如果不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直接做数据回归,很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对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使用频率较多的是LLC、IPS、Breitung、Fisher PP、Fisher ADF和Hadri方法。Harris[6]等通过研究发现,在时间跨度比较小的条件下,LLC的检验结果并不可靠,故在对绿色技术类论文(TS)、产业结构(ES)和能耗强度(EE)三个变量检验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检验的结果判断变量是否平稳。用统计软件Eviews对全国水平的数据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全国水平上,只有Hadri和LLC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变量的水平值是接近平稳的。从检验结果看,Hadri对所有变量水平值的检验结果基本都是显著的,参考意义不大,因此,剔出Hadri检验结果。LLC也对所有变量水平值的检验结果基本都是显著的,而且样本数据的限制性更多,经济数据很难满足它的要求,所以将LLC检验结果去掉。经过检验,全国水平上三个变量的水平值均是不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用上述单位根检验方法对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四个区域分别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四、检验结论与启示
通过研究结果发现,绿色技术溢出和产业结构共同对能耗强度起到抑制作用。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发展,绿色技术溢出在改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产业结构。
1.要细化能耗监测指标,建立国家能耗数据统计体系。要以能耗水平为宏观调控对象,改变目前能源环境领域统计主体缺位、统计口径过宽、样本数量少的现象,设置监管部门专门负责能耗统计工作,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加快制定各行业相关企业的能耗强度标准,加强各类能源的统计分析和消费预测,要以国家级能源统计体系为基础,逐步制定企业产品层面的能耗监督指标,严密监测重点能耗行业的企业样本数与覆盖面,各级政府要建立环境数据、产业数据以及行业数据对能耗数据的倒逼机制,落实节能减耗的政府约束,提高节能的政策效果。
2.要按照区域制定不同层级的激励政策。针对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区域省份,要引导企业加强绿色相关技术的创新意识,制定本省(市)绿色技术自主创新的激励性政策,加大对绿色相关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逐步带动绿色相关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东北部尤其是西部区域省份,则要根据其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经济比重大的特点,出台技术生产线改造等限制措施和激励政策,迅速降低相关区域或城市的能耗强度。
3.要科学制定和合理分解区域的能耗强度目标。由于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造成了区域不同、能耗强度和节能成本不同的情况,对区域的经济增长影响也会存在差异。从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看,西部省份具有较高的节能空间,应该承担更多的节能份额。但客观上,这些区域的重工业与高能耗行业企业数量较多,这与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化发展定位有关,即东部区域消耗了更多产自西部的资源和原材料产品,却负担了较低的社会成本。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技术和产业相匹配的角度,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省的市场节能降耗目标。
参考文献:
[1]Kambara.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1992, 131:608-636.
[2]Garbaccio, Richard F. Price reform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Policy simulations using a CGE model[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5, 6(1):1-34.
[3]杨发明,吕燕,卢从凤.生态技术创新政府启动模式的机理与启示[J].环境导报,1998(1):1-3.
[4]冯泰文,孙林岩,何哲.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5):987-993.
[5]Wooldridge J M.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 A modern approach[M]. South-Western College, 2002.
[6]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作者简介:刘雪辉(1972-),女,湖南双峰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财务处,会计硕士,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