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2017-02-04袁丽佳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图书馆服务

袁丽佳

摘 要: 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储存和传播的圣地,承担着传承文明与引领文化的重要作用。进入信息的世纪、信息的时代,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服务读者,使图书馆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成为当前图书馆重点考虑内容。本文介绍了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概念、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小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075-02

公共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和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公共图书馆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时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宫、殿、院、阁等。而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而出现的。世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成立于1862年,是英国曼彻斯特图书馆。我国的第一个图书馆成立于1903年,在武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图书馆进入了信息的时代。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各个行业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计算机,出现了电子商务、网络教学等等,当然也出现了电子书。

电子书的出现对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电子书具有存储方便,携带方便,获取容易等特点,成为新时代人们主要的阅读载体和阅读方式。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要提高并改善读者服务,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满意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进馆阅读。

谈论研究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分析当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优劣,探讨如何提升读者服务的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读者乐意走进图书馆,是本文撰写的目的。

一、公共图书馆概述

图书馆即是收集、整理并收藏图书以及文字资料的机构;是为需要这些图书文字资料的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资助的,面向全体公民的、免费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①首先公共图书馆是面向所有公民或者是地区居民开放的;②其次它是由国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资助的,它的成立和经营是有法律依据的;③最后他是免费提供服务的。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的提供者、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是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载体。[1]其中,读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 “立馆之本”,没有读者进馆图书馆就不会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而读者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读者进馆阅读的意愿。革命导师列宁也曾经深刻地指出:“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十六世纪版本或十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2]因此读者服务成为了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二、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整体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国图和苏图事件发生以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有了质的飞跃,给广大读者的图书借阅、知识信息检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首先,图书馆延长了开馆的时间,使公民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进馆看书,公共图书馆成为广大公民读者的学习和休闲场所。其次,进入21世纪后,图书馆也采用了很多信息设备,如自助借还机、24小时自助借书机,图书书目检索设备等等,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帮助读者更快更好的使用图书资源。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很多图书馆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炎炎夏日在图书馆内安装空调或者风扇,而在凌冽的寒冬则准备有暖气或者火炉;馆内设置了饮水的设备为读者提供饮用水;全面的无线网络覆盖,使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任何角落内使用网络;热水器的安装使用,为一些特殊情况的读者考虑周到……

但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完善。

首先,当前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理念落后,读者导向意识不足。很多时候都是控制自身“封闭化”的模式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特别是很多图书馆员由于长期从事“封闭化”的服务工作,导致很多图书馆员习惯了旧有的服务观念、服务方法和服务模式,还没有将“读者需求”作为服务的第一信号,因而在服务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不强、服务能力不强、竞争意识不强。[1]

其次,读者服务的领域范围狭窄。首先是服务场所的覆盖面狭窄,主要的读者服务局限在特定的场所内,如图书馆、流通书车、流通点等。其次,服务的内容范围狭窄。服务的主要内容仍然局限在为读者进行借还处理,以及图书的上架归位。

再次,读者服务的资源效能低,尤其是数字资源的使用效能低。纸质资料的缩微进展缓慢,很多情况下也只是用来保存而非使用。已经数字化的部分图书资料网上并不能获取全文,只能看到目录和摘要。馆际互借受到很大的阻力,基本上是一纸空谈。

最后,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术较弱。很多服务人员依然只是做到了20世纪前期的书籍管理角色。他们提供的主要服务仍旧是图书的借还、书籍的排列上架以及小部分的信息咨询。

三、对提高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一点建议

21世纪,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具有了深刻的变革,但是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获取信息,信息需求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3]所以,读者服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还是为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1.服务理念的转变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服务理念必须发生本质的转变,从传统的“以书为主体”要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主体”,要顺利完成“物的传递”到“知识传递”的过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站在读者角度,换位思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注重藏书轻使用,闭关自守。而在信息化时代,图书管要有效发挥其社会价值,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不断利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使整个图书馆呈现开放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特点。[3]首先需要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工作的地位,确立以读者服务为主要的内容的工作理念。其次,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要建立以读者为主的服务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服务领域的拓展

打开门,走出去,与社会组织、社区、学校、医院等单位组织合作,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读书座谈会等等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引领和推动作用。

3.服务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成为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的重要议题。[4]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开发利用数字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传统的图书馆是以向读者提供纸质书籍为主的服务,但在新形式新环境下,图书馆不能闭关自守,而是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着力发展数字化阅读。各级各类图书馆应该大力推进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并共同推进馆际互借的进程,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在当今信息丰富的时代,公共图书馆应该及时了解图书市场的发展变化,服务受众的需求变化,多多采购符合当前读者需求的图书资料。比如最近几年国家全力推动数字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大数据”的口号,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去了解大数据和大数据产业,所以图书馆就应该多采购一些相关的图书资料。

4.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主体是图书馆员,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才能最终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质量。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行业,其从业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术。首先,应该提升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建立图书馆员的读者服务意识。图书馆员要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和熟练的服务技能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努力营造充满人文气氛的学习环境和阅读氛围,使读者对图书馆产生亲切感。如果只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忽略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就无法让读者真正感到满足,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也将成为空谈。[5]其次,需要培养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信息的提取、加工、整合能力素养。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训。最后,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第五部分也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坚持实施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年人均受教育培训时间应不少于 72 学时”。[6]

5.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是提供居民阅读学习和消遣的公共场所。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使读者乐意走进图书馆,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使他们始终怀着愉悦的心情;相反,若图书馆脏、乱、差,就会使读者产生不适感,不愿读书。[5] 因此图书馆应该做好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首先包括路标等指示性标志的建设。其次是馆内的绿化建设,多种一些绿色植被让读者在读书休息之余可以放松眼睛和心情,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缓解疲劳。最后是阅览室的环境创设。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在不同的阅览室张贴不一样的图画、名言。少儿阅览室可以贴一些卡通图画以及优秀少年的励志名言。承认的阅览室可以张贴一些名师大家的人物简介等等。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建议,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张诗扬.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4):91

[2]刘静.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思考[J].学园,2015(12):197

[3]王琦.新形式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知识文库,2015(1):56

[4]陆康.浅谈“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9):113

[5]赵松林.浅析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5(2):26-27

[6]刘婕.浅谈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效能的提高[J].图书情报导刊.2016.1(4):36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图书馆服务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