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研究
2017-02-04李雅申
李雅申
[摘 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企业群体,但融资难始终困扰中小企业,而私募债券则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却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然后就如何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70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126- 02
私募债券的发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但由于私募债券自身的特点,导致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展,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的研究力度,找出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因素,并有的放矢的制定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科学发展。
1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特点
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尽管其风险因素较多,但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特点。
1.1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具有行业性特点
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其信用风险具有行业性的特点,这种行业性的特点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不同的行业其信用风险不尽相同,从传统行业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品牌,因而比较依赖于大型企业,生存能力较强,因而其信用风险主要由其竞争能力所决定;从新兴行业来看,由于其缺少规模优势,因而新兴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能力较强;从高科技行业来看,由于其受技术影响较大,因而其信用风险较大,无力偿还债务的较多。
1.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具有经营性特点
从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券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信用水平。从总体上来看,经营能力较强、具有很强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反之其信用风险则较大。据全国工国商联2015年对3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在21家经营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当中,没有出现违约现象,而9家经营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信用风险。
1.3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主观性特点
对于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券来说,中小企业普遍都是为了融资,解决自身资金不足的现状,特别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因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信用风险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个别中小企业为了达到融资的目的,存在着一定的造假行为,由于其偿还能力较弱,必然会出现信用风险。还有极个别中小企业存在着不良倾向,在发行私募债券之后,甚至出现携款潜逃的问题。
2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2.1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要想更好的防范私募债券中的信用风险,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加强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机制建设,特别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符合中小企业实际、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这就需要我国大力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制机制建设,要健全和完善有关组织机构,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政府委托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对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识别,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培育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
2.2 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私募债券的推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使中小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而要想更好的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还必须在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建立正规的债券融资方式,使庞大的中小企业能够运用正规的渠道进行债券融资,抵御不规范的民间行为,这也同样有利于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规范、稳定和健全。从总体上来看,只有扩大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数量,才能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进而能够使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更具有完善性,对中小企业的监管也才能形成系统性。
2.3 建立科学合理风险分摊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发行链条还比较脆弱,担保机构、承销机构、政策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科学的风险分摊机制,而要想更好的防范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在这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要重点发挥承销机构的重要作用,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承销机构之间要协调配合,强化中小企业信息的基础性、准确性以及规范性,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标准,各家要对服务内容负主要责任,出现问题将由各个机构负责,这样能够建立起比较科学的风险分摊机制。
3 结 语
尽管私募债券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私募债券的特殊性,导致中小企业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这种信用风险具有行业性、经营性以及主观性的特点,对此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在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建立科学合理风险分摊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强化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一平.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控措施[J].门窗,2012(10).
[2]孙新华.刍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J].企业导报,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