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梨木虱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7-02-02乔丽霞
乔丽霞
(河北省内丘县农业局 河北 内丘 054200)
中国梨木虱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乔丽霞
(河北省内丘县农业局 河北 内丘 054200)
中国梨木虱,俗称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在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等地。近年河北邢台梨园原为次要害虫的中国梨木虱危害逐年加重,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梨树生产的经济效益,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危害症状
春季成、若虫常群集梨树的嫩芽、新梢和花蕾、叶柄为害,夏秋季则多在叶背吸食为害。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黏液,常使叶片粘在一起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烟病,污染叶和果面。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分为冬型和夏型。冬型成虫体长2.7~3.3mm,黄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胸背有4条红黄色纵条纹;复眼黑色;翅展7~9mm,翅透明,脉纹黄褐色。夏型成虫体型略小,黄绿色,胸背有4条黄色纵条纹;复眼红色。前翅色稍黄,翅脉浅黄褐色;翅静止时呈屋脊状。
2.2 卵。长圆形,初产时淡黄白色,后变为黄色,一端尖细。
2.3 若虫。初孵若虫扁椭圆形,淡黄色;3龄后呈扁圆形,绿褐色,翅芽显著增大,突出于身体两侧;体背褐色,其中有红绿相间斑纹。
3 发生规律
河北省邢台1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以冬型成虫在树皮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在2月开始出蛰,3月中旬为出蛰盛期,发芽前开始产卵于枝叶痕处,发芽时成虫将卵产于茸毛内、叶缘锯齿间、叶片主脉沟内等处,3月下旬为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4月中下旬为第1代若虫盛发期。若虫有分泌胶液的习性,在胶液中生活、取食及为害,各代重叠交错,为害盛期为5~7月份;由于梨木虱分泌的胶液招致,在雨季湿度大时发生霉变,叶片产生褐斑并坏死,造成严重为害,有的引起早期落叶。
4 综合防治
4.1 人工物理防治。秋季9月下旬在树干上缠草把,诱杀越冬成虫;严冬前全园灌冻水;梨树休眠期,刮除老树皮,清理残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
4.2 化学防治。药剂防治重点抓好越冬成虫出蛰期和第1代若虫发生期。越冬成虫出蛰期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200倍液,5.0%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第1代若虫发生比较整齐,药剂可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00倍液,0.5%苦参碱1500倍液或5.0%阿维菌素1500倍液+害立平助剂1500倍液。以上药剂不要连续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4.3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中国梨木虱的天敌有:花蝽、草蛉、瓢虫、寄生蜂等,以寄生蜂控制作用最大,卵自然寄生率较高,应避免在天敌发生盛期施用广谱性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