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
2017-02-02张利华李成军
张利华 李成军
(汉阴县农林科技服务中心 陕西 汉阴 725100)
汉阴县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
张利华 李成军
(汉阴县农林科技服务中心 陕西 汉阴 725100)
汉阴县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可以增加大棚内蔬菜生产的有效积温,提高大棚内的CO2浓度,促进大棚蔬菜早上市,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汉阴县;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汉阴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258d,降水量782mm,日照1876h,太阳辐射总量108.05KCal/cm2,十分适宜优质蔬菜种植。但汉阴地处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低,易发生倒春寒,特别是春季2、3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太阳辐射总量不足,低温寡照极易造成全县设施大棚蔬菜早春菜育苗、移栽时间推后,移栽后苗期病害严重,挂果及上市时间延迟,蔬菜商品率低等问题。
2013~2016年汉阴县农业技术人员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积极在汉阴县涧池、蒲溪、城关等镇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开展了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示范。现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1 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效果
1.1 提高大棚内的气温、地温及CO2浓度。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热量,使栽培层的20cm地温提高1℃~3℃,大棚气温提高1℃~2℃。通过分解秸秆释放出CO2,使大棚内CO2浓度提高到600~1200mg/kg。
1.2 节约用水、用肥、用药。大棚耕作层铺设秸秆后,秸秆分解后释放有机肥料并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了土壤通透性及保肥保水性能,大棚耕作层渗水量减少,节水节肥效果十分明显。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的有益菌株,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尤其是减少了土传病害及地力障碍的发生,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
1.3 改善了大棚蔬菜品质及周边环境。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秸秆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益菌株,使植株生长健壮,蔬菜味道浓郁,口味品质改善,果形正,光泽度高,蔬菜品质得到提升。同时,应用该技术每667m2大棚可消耗2668m2大田的秸秆,有效解决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能源循环生态利用。
1.4 增加大棚蔬菜产量及经济效益。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使大棚蔬菜提前上市6d,延晚采收10~ 15d,平均增产900kg。同时蔬菜提早上市,品质提高,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每公斤售价可增加0.2~0.4元,每亩可增加产值2700元。
2 设施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点
2.1 挖沟。大棚内铺设秸秆的槽沟沿大棚延长方向开挖,开挖深度25~30cm,前底角适当深一些,便于灌水;开挖的沟槽将成为蔬菜种植畦面,沟槽宽度等于定植行宽,一般为60~70cm。
2.2 铺秸秆。主要应用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玉米秸秆用量为每亩3000~4000kg,以铺满槽沟、踩实为宜。畦沟两头的秸秆露出10~15cm,便于灌水和通气。在秸秆上每667m2施农家肥1000kg,以防止菌系繁殖早期与蔬菜争肥。
2.3 喷洒菌种。采用“卢博士”液体菌种,每667m2用量1000ml,每100ml兑10kg水(1喷壶),均匀喷洒到事先施有农家肥的秸秆上,并用铁锹轻拍秸秆,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
2.4 覆土。在秸秆上覆土20~25cm,经过沉实以后形成畦面,覆土后的畦面高度18~20cm。
2.5 浇水。采取从沟槽一端进行灌水的形式,大水一次浇透秸秆,水量以到达前底角露出秸秆潮湿为宜。浇水后若畦面不平的要调平。
2.6 打孔。浇水后及时打孔,用Φ14号钢筋按30cm间距打孔,深度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于进入氧气,促进秸秆发酵转化CO2排出。每次浇水后也要打孔,位置可与上次错开。
2.7 覆膜。覆膜时间可按当地栽培习惯,采取定植前覆盖,可提高地温棚温。
2.8 定植。定植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因地制宜,但应尽量提早,一般浇水后7~15d定植。
3 应用前景
大棚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微生物菌种将农作物废弃秸秆分解转化为蔬菜作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从而提高大棚内的地温、棚温,改善大棚蔬菜的风味品质。应用该技术可以克服早春大棚蔬菜低温寡照造成的栽培技术难题,促进蔬菜提早上市,增加农户种植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该技术在安康市乃至陕南地区推广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