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树根朽病和洋梨胴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2-02刘金彩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染病分生孢子果枝

吴 琼 刘金彩

(河南农大春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梨树根朽病和洋梨胴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吴 琼 刘金彩

(河南农大春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000)

梨树根朽病在各梨区均有发生,但以老树区为重,除危害梨树外,还危害苹果、桑树等。洋梨胴枯病又名西洋梨干枯病,在我国西洋梨栽培区普遍发生,致使枝条、果枝大量枯死,严重影响洋梨的生产。

1 病害症状

1.1 梨树根朽病。为慢性根部病害,幼树、结果树均能染病,但以老树为重。染病树春季发芽晚,枝条抽生力弱,叶子小,秋季叶早期变红脱落。病树花多坐果率低,果小以至畸形。染病根部在表面有稀疏的菌素,根部形成层处有一层膜状白色菌丝层,皮层易削离。根染病后可蔓延到地上主干上,使干部皮层削离翘裂,木质部上缠绕一层白色菌丝,致使整株死亡。

1.2 洋梨胴枯病。主要危害洋梨的枝条。发芽后在短果枝基部发生红褐色的病斑,并向四周扩展。如向上延伸时,短枝上的花枯死变黑,俗称洋梨“黑病”。如向四周伸展果枝皮层被环缢造成枝条枯死。如病斑向下延伸,使与短果枝相连枝条形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至黑褐色的溃疡状病斑。长果枝或发育枝多从芽上开始发病,逐渐扩展形成病斑,由于这类枝条春季生长旺盛,往往病斑被顶起脱落,因而整枝死亡较少。

2 病原

2.1 梨树根朽病病原。菌丝聚积生存在木质部与皮层之间,多白色膜状展开。子实体具有菌伞、菌褶、菌柄部分。菌盖浅蜜黄色,至深蛋壳色。初呈扁球形,逐渐展平,后期中部下凹,覆有较密的毛状小鳞片。菌肉白色。菌褶延生,呈浅蜜黄色,长短不一,较稀疏。菌柄浅杏黄色,基部棕灰色,略弯曲,上部较粗,纤维质,内部松软,无菌环。担孢子无色、单胞、光滑卵圆形,下端尖。

2.2 洋梨胴枯病病原。属子囊菌纲,球壳菌目,在枯死病斑上的黑色粒状物是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分生孢子器生于表皮下,扁椭圆形,褐色。器壁周生短杆状的分生孢子梗,上生分生孢子。子囊壳生于表皮下,近球形,有长颈突出表皮外。子囊短圆柱形,基部有短柄,子囊壁早期胶化,使子囊孢子游离于壳内。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无色双胞。

3 发病规律

3.1 梨树根朽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病组织上越冬,下年入春后病部陆续发展,由根的形成层处向外扩展,扩展处的菌丝层鲜嫩白色。等到被害皮层干枯死亡后菌丝老化,呈纸状薄膜贴在木质部上。病根表面,有粗丝状的根状菌素,借以蔓延。根朽病的担子孢子在传播上作用不详。从田间发病情况看,由发病中心向外逐渐成圈扩展染病。经调查,多系根间交错由根状菌素蔓延造成。此病在北方梨区发病期较长,除地层冻结期外,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扩展较快。另外,地下水位高的沙地果园或栽种梨树以前木本植被多、树种混杂地段,发病则重。梨树生长衰弱,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土、肥、水管理较差的梨园,有利于此病的侵染和蔓延。

3.2 洋梨胴枯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病枝的老病斑和芽基内越冬。下年春季菌丝开始活动,在山东烟台地区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病斑开始扩展,形成全年第1次发病高峰,造成花束、叶簇及二年生枝条的大量死亡。到6、7月份,因气温逐渐升高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同时树体本身养分开始回流,愈伤能力增强,因此,病斑扩展速度减缓,病斑上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和少量子囊壳。7月下旬至8月份,雨量增多,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吸湿膨胀而破裂,溢出大量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侵染早的,冬前即能形成大病斑,造成枝条枯死;侵染晚的,冬前只能形成小病斑或不现症状,下年春天继续扩展发病。洋梨胴枯病的发展与气温密切相关。春秋两季气温在15℃~24℃对病害发生有利。气温升高病斑发展慢,气温降低则休眠越冬。另外,树势生长健壮病则轻,树势衰弱或天气干旱病就重。不同品种间以巴梨感病最重,茄梨次之,伏梨较轻。

4 防治方法

4.1 梨树根朽病的防治。苗木消毒,为防止苗木带菌,可用1%的硫酸铜水或20%的石灰水浸渍1 h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栽植。对病树及时扒根检查,将染病根部全部切除,并进行土壤消毒。另外,也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倍液灌浇根土进行消毒,用量可根据树穴大小酌情处理。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负载,及时排涝,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4.2 洋梨胴枯病的防治。必须以增强树体抗病力为根本,结合采用减少病源和喷药保护措施;改良土壤、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料,做到能灌能排;春、秋季发病季节,及时剪除病死枝,刮掉枝干上的老病斑,并收集烧毁;春季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灰硫黄合剂,发芽后喷0.2~0.3波美度石灰硫黄合剂。生长季节6月以后,喷布200~24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一般要求喷3~4次。

猜你喜欢

染病分生孢子果枝
辽棉密植条件下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的差异及空间分布规律
偶感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爱 情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