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eminar教学法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应用研究

2017-02-02翟立公郭元新王俊颖

农产品加工 2017年15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教学法课程

翟立公,郭元新,王俊颖,王 丽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滁州233100)

Seminar教学法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应用研究

翟立公,郭元新,王俊颖,*王 丽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安徽滁州233100)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是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在食品原料生产、储存、加工及流通过程中的应用。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教学中正确的应用Seminar教学法,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课程的认识和评价,使该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Seminar教学法;课程

0 引言

食品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授课强调实践对理论的需求、理论对实践的指导。“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教学建立在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涉及范围较广,要求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提升“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授课效果。在传统“传授-接受”的单项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教师经常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互动极差[1]。也曾有过教师提出“翻转课堂”,让教师成为主导,而学生成为主体,通过让学生上台讲解的形式从另一个方面去丰富课堂,但在实际运用上,收效甚微。提高食品科学专业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改变“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授课模式,已经成为促进食品科学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研讨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我国许多大学强调研究性教学的背景下,该教学法课程逐渐受到重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讲授为主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课程讲解中引入Seminar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和掌握能力,又能够促进“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1 Seminar教学法概况

德国大学最早使用了Seminar教学法,早期引入Seminar教学法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营造一种学术自由气氛。到了18世纪后期,Seminar教学法经历了一次跨越性革新,主要内容是学生就教师指定的某一课题,进行口头或者书面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显然,这种方式达到了让学生掌握特定知识的目的,然而Seminar教学法还并不成熟,仍然有许多的弊端。进入19世纪以后,Seminar教学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与18世纪相比,此时的Seminar教学法加入了对他人意见的参考及讨论,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Seminar教学法已具有了研究型的特点[2]。此后,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Seminar教学法被英、美等国家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采用,由于该教学法在国外的风靡,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始关注Seminar教学法,并逐渐被研究型大学所采用。

Seminar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的学生,在实际情况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指定的题目或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题目,通过前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并写出报告以讲演的方式展现出来。相比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Seminar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师生学生间的沟通模式和塑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特点[3]。

2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课程特点

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将“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定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原理及质量管理体系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属于一门交叉性和应用性均较高的一门课程[4]。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概论、食品安全危害来源及风险管理、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质量设计、食品品质控制与检验、GMP、HACCP和ISO 9000标准等。该课程教学内容广泛、难度大,标准及法规等理论知识乏味,较易造成厌学和畏学的一定负面情绪,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3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Seminar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3.1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Seminar教学方法的讲解,突出其特殊的地位,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根据班级人数情况,将全班学生按5~6人分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任务分配。教师根据备课情况,对每1个小组进行任务分配,指定某一课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PPT汇报讨论内容。

(2)学生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指导的分组原则自行分组,内部讨论各自工作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统筹。根据所选择的题目进行充分讨论,共同提出1个研究方案,提交相应的研究论文。

3.2 课堂实施

Seminar教学法的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把握该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整个课堂也会营造出良好的互动、参与氛围。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介绍、主题报告宣讲、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与点评。

3.3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2部分,一部分成绩以Seminar分组讨论所提交的论文和PPT讲解为评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客观态度、讨论问题的开放思想、处理问题的系统化能力、相关知识的自学能力及论文撰写和PPT制作讲解等方面,其中每项考查内容以10分计算,总分为50分;另一部分采用半开卷方式考试,允许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携带ISO 9000族标准,试题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目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相关质量管理标准的理解情况,总分为100分,评阅试卷由授课教师根据试卷评分标准统一打分。该课程的最终成绩为2个部分考核之和。

4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引入Seminar教学法的意义

食品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要求比对一般日常用品品质的要求更高。在食品质量管理时,既要有充分的管理学知识,又要具备农产品生产和食品加工的知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5]。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是一门与管理学有着明确联系的交叉学科。而Seminar教学法特别强调实践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提供了保证[6]。

在传统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教学中,学生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在整个课程结束以后,为了应对考试,学生也只是就重点章节进行机械式背诵以达到考试的目的,而没有掌握这门课程中的精髓[7]。食品科学是一个注重实践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而“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又是食品科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涉及管理学、品质控制和安全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并不是能够通过简单的理解就能掌握的一门课程[8]。使用Seminar教学方法,能够在食品专业课堂上引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产生更好帮助,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乐趣,进而更好地投入到“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学习中来。

5 结语

Seminar教学法实现了从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教学模式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转变,改善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相比传统的教学过程,Seminar教学模式要更为复杂,而且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Seminar教学法的选题、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首先,学生在习惯了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在这种需要极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表现出很强的惰性,不去积极独立的思考。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学生不善于搜集整合资料,将从百度上找来的资料复制粘贴到自己的文稿中,而在宣讲过程中照着稿子念,完全没有起到Seminar教学法的作用。教师应就资料文献查阅对学生进行指导,推荐合适权威的网站供学生选择。最后,教师没有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责,将学生完全视为课堂的主体,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指正,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前和课堂准备中,教师应该发挥监督作用,积极指正、总结,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综上,如果Seminar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合理正确地运用,将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前提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工科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限制,只有在借鉴现行Seminar教学法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变通、因“课”制宜,才能将Seminar教学法与“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二者的共同完善和发展。

[1]杜维,刘阳.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Seminar教学法设计[J].职业教育,2016(10):220-221.

[2]付慧坛,程巧换,夏绍灵,等.Seminar教学法——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5(9):135-137.

[3]朱文赫,张巍,罗军,等.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3):197.

[4]陈宗道,刘金福,称绍军.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5-12.

[5]马晨光,龙波,唐之音,等.Seminar教学法在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8):4-5.

[6]张旭贤,王莉,张斌.Seminar教学法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6(1):142-143.

[7]聂春雨,殷亚杰,冯伟,等.Seminar教学法在微生物工程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7-129.

[8]权志成.论Seminar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3):217-218.◇

Application of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in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ZHAI Ligong,GUO Yuanxin,WANG Junying,*WANG Li
(College of Food and Drug,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Chuzhou,Anhui 233100,China)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an application of theprinciple,technique and method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food material producing,storaging,processing,and circulating.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an improv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change past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divergent think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Seminar teaching method;education

G640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8.028

1671-9646(2017)08a-0086-03

2017-06-30

安徽科技学院2016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2016026)。

翟立公(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通讯作者:王丽(198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教学法课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及在大米溯源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