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百亩晚稻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2颜焱炳李主亮龙外平刘红华周桂林李斌志

中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籼粳稻曲齐穗

颜焱炳 李主亮 龙外平 刘 咏 刘红华 周桂林 李斌志

(湖南省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21400)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百亩晚稻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颜焱炳 李主亮 龙外平 刘 咏 刘红华 周桂林 李斌志

(湖南省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21400)

甬优538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籼粳杂交稻组合,几年来在浙、苏、皖、赣等省区强势推广,成效显著,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双季晚稻百亩连片示范种植,表现出了极好的丰产性及优秀的农艺性状,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

籼粳杂交稻;双季晚稻;百亩示范

甬优538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公司以甬粳3号A×F7538为品种来源选育的籼粳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交优势强、株型紧凑、茎秆健壮、穗大粒多、产量高、生育期适宜、熟相清秀、抗病、抗倒、便于农事操作等优点。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22。受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安排,衡东县农技推广中心已进行了2年示范,探索该品种在湘中地区作双季晚稻栽培的可行性。2015年0.33hm2晚稻示范每667m2高产达616kg,2016年实施了晚稻连片6.7hm2示范,示范片安排在典型的双季稻区,其中用一丘田种植当家品种天优华占作为对照,采用对应的高产栽培方法。

1 示范结果

甬优538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超长的生育期,优秀的农艺性状,很有推广价值。推广中要特别注意防治稻曲病。

1.1 产量 验收三丘田,每667m2实产分别是587.4kg、558.3kg、538.6kg,平均561.4kg,对照产量504.8kg,增产56.6kg,增幅11.2%。笔者多年从事种子展示示范工作,双晚常规栽培每667m2突破550kg、增幅超过10%,属罕见的高产品种。2016年每667m2产量尚未达到2015年616kg水平,有2个原因:一是2016年晚稻中后期长期低温阴雨,光照不足,当地晚稻普遍低产;二是暴发了前所未有的二化螟为害,损失较重。

1.2 穗粒性状 考种分析数据:密度为1.28万蔸/667m2,13.1穗/蔸,折16.77万穗/667m2;穗平总粒数255.1粒,穗平实粒数196.8粒,穗平空粒数58.3粒,结实率77.1%;千粒重21.8g。该品种是一个典型的大穗细粒圆粒型品种,平均穗长18.1cm。

1.3 生育期 播种期6月26日,移栽期7月13日,始穗期9月7日,齐穗期9月11日,成熟期11月4日,全生育期131d;播种至始穗历期72d,齐穗至成熟历期54d。对照播种期6月20日,移栽期7月15日,始穗期9月9日,齐穗期9月15日,成熟期10月22日,全生育期124d;播种至始穗历期81d,齐穗至成熟历期37d。示范品种比对照品种全生育期长7d,播种至始穗历期短9d,齐穗至成熟历期长17d。耐低温,抗倒,不掉粒,耐延期收割。灌浆期长是该品种极其显著的特点,使籼粳杂交稻能够充分利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温光雨水资源而增产,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1.4 农艺性状 平均株高99.6cm,株型紧凑,茎秆十分粗壮,分蘖能力强,群体长势茁壮,剑叶宽而短,挺直不披,叶色浓绿。穗短而着粒密,微弯而不下垂,抽穗快,叶下禾,穗面十分整齐。熟期落色极好,秆青谷黄。

1.5 抗性 特别粗壮的茎秆和较矮的株高使其抗倒伏性极强。在正常施药的情况下,田间未发生稻瘟病和纹枯病。

连续2年示范都有一部分稻田发生较重的稻曲病,原因有二:一是高感性,防治难度较大;二是受固有观念的影响,农民对防治稻曲病没有足够重视,防治方案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防治时间和次数打了折扣。

2015年晚稻示范田和2016年中稻田发生了轻微的基腐病,为害不大,落水通气就抑制住了。2016年晚稻示范田没有发生该病。2015年晚稻9月上旬破口抽穗期发生过部分叶尖枯死现象;2016年中稻田8月上旬孕穗期出现了叶尖普遍发红的现象,分析可能是新叶抽出时遇高温灼伤所致,抗高温性能不是很强,但都没有造成损失。2016年晚稻示范田没有发生叶尖枯死或变红的现象。2016年暴发二化螟,其抗性与其他品种看不出区别。

1.6 需肥特性 需肥量较大。施肥量比其他品种高,也不见肥料过量现象发生。肥料用量不偏高的,高产群体长不起来,增加少量投入可以获取较大回报。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浸种消毒,好气催芽 脒鲜胺浸种36h,以防恶苗病等。浸种时间比籼稻长,因粳稻颖壳较厚且闭合较严。通气催芽,耐心冷催芽。放箩筐内或垫有草席的地面,种子堆厚以5cm为宜,覆盖麻袋,保湿又透气,严禁编织袋催芽。

2.2 适期稀播,短龄壮秧 6月下旬播种。播种量为每667m2水秧10kg,机插秧每盘60g。秧龄为手插25d以内,机插20d以内。要掌握好播种期,严防出现超龄秧。秧苗生长较慢且秧龄短,不必施用多效唑控苗。

2.3 适当稀植,施足肥料 插20cm×27cm,插双本,约合1.25万蔸/667m2,这个密度稀于当地其他晚稻品种20cm×20cm。每667m2大田用种量为1~1.25kg。基肥每667m2施15-15-15复合肥50kg,栽后7~9d施尿素10kg,隔4~5d施尿素5kg加氯化钾10kg。看苗施用少量穗肥。

2.4 科学管水 早搁促根,移栽后4d,排水晒田3~5d,预防基腐病。深水促蘖。苗数每667m2达16万~18万时(平均每蔸分蘖数达15个,约在栽后20~25d),落水晒田,待田间出现细缝时复水,自然落干,反复2~3次。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湿露结合,收割前1周断水,不要断水过早。

2.5 严防病虫害 除按病虫情报照常防治外,还要重点防治恶苗病和稻曲病。恶苗病通过浸种消毒防治;稻曲病采用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的防治方案:以防为主,必须防治3次:(1)拔节孕穗期(约破口前15~20d)每667m2用珍润(32.5%苯甲·嘧菌酯)40mL(2包)喷雾1次;(2)破口抽穗前5~7d用拿敌稳(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g(拿敌稳的使用方法最好是用二次稀释法:先将3包溶入小容器内,再分2桶水稀释喷雾);(3)始穗盛期用爱苗(30%苯甲·丙环唑)20mL(2包)喷雾1次,以巩固和提高防治效果。如始穗盛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无法施药,则齐穗期一定补施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多可用于稻曲病的防治,但药量必须加倍。用药时兑水量不宜大,要雾粒细,一般每667m2用水量30~40kg,待露水、雨水干后用药,打药后3~4h内如遇雨必须及时补施。

2.6 慎用除草剂 秧田可用杀稗丰。大田除草剂选用籼粳兼用型如“稻茂”。移栽后7d左右拌追肥一起施用。在8月8日后已进入拔节或幼穗分化,这时严禁施用化学除草剂。

2.7 完熟收割 一般籼型杂交稻品种收割完后,穗颈部谷粒还需要灌浆10~15d,连续2年示范都是秋雨自然灌溉就够了,如天雨不够,应在田水落干后及时灌溉跑马水,成熟前1周断水,95%以上谷粒黄熟时收割。如遇天雨,可在田间存放一些时日,待天晴时收割。

[1] 钱屹,曹泉方,陈永星,等.杂交晚粳“甬优538”特征特性与机插配套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4(2):29-30

[2] 李产祥.杂交晚粳甬优53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种业,2013(10):39-41

2016-12-10)

猜你喜欢

籼粳稻曲齐穗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水稻籼粳性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判别体系的建立
双季籼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方法择优与应用
——以长沙为例*
利用SNP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连粳7号产量的影响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