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搭载材料强冬性油菜新品种天油1358的选育

2017-02-02裴国平雷建明张建学王亚宏张亚红郭岷江

中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冬油菜角果品系

裴国平 雷建明 张建学 张 岩 王亚宏 张亚红 郭岷江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天水 741001)

航天搭载材料强冬性油菜新品种天油1358的选育

裴国平 雷建明 张建学 张 岩 王亚宏 张亚红 郭岷江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天水 741001)

天油1358是2006年从自育品系9869的航天搭载材料中经自交、混合选择和多代兄妹交选育而成的强冬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2016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6005),定名为天油1358,适宜于陇南、天水、平凉、庆阳和定西等地区推广种植。

航天搭载;新品种;强冬性;油菜;天油1358

油菜种业是食用油产业链上游关键链条,对食用油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天水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脉纵横,海拔在1100~1800m之间,山区冬油菜品种单一、越冬率不高,经济效益普遍低下[3-4]。航天搭载育种把种子搭载上天,在太空环境里经受了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再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和筛选,就可能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5-6]。天油1358就是通过航天搭载逐代选育出来的具有高产高抗性优势的新冬油菜品种,对解决天水山区冬油菜低越冬率与低产量有现实意义。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品种来源 天油1358是2006年从自育品系9869的航天搭载材料中,经自交、混合选择和多代兄妹交选育而成的强冬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2010年品系代号为10-1358,先后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甘肃省区域试验、多点生产示范试验,整体性状表现优良。其亲本品系9869是1997年用外引甘蓝型品种华杂3号为母本,自育白菜型品种天油4号为父本杂交,经常规选育而成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系。

1.2 选育过程 2005-2006年播种9869(品系)的航天搭载材料,从中选择了10个单株花期剥蕾自交。2006-2007年将上年度自交的10个单株按株系播种,其中株系07-1015心叶紫色,越冬好,田间生长势强,花序繁茂。株系行中各选择了14个优良单株自交,按单株收获自交种子。2007-2008年播种14个株系,经田间观察,从株型好、长势强的株系08-1043中,选代表性单株兄妹交,保纯繁殖。2008-2009年品系代号09-1081,表现整齐,长势强,选择代表性单株,大量兄妹交,扩大繁殖。2009-2010年网室隔离繁殖,同时种至品系观察圃,暂定代号10-1358。2010-2011年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2011-2012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2-2014年参加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2014-2015年参加多点生产示范。

2 产量表现

2.1 鉴定试验 2010-2011年参加鉴定试验,参试品系8个,对照品种天油4号,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3.3m2。生长整齐、长势强,折合每667m2产量132.73kg,较对照天油4号增产6.73%,在参试的品种(系)中居第3位。考种分析得出:株高96.35cm,分枝部位为34cm,一次分枝7.5个,二次分枝为0个,主序长度33.1cm,单株角果数130.8个,角果长度5.3cm,角果粒数24.9个,千粒重3.13g。

2.2 品种比较试验 2011-201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9个,对照品种天油4号,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3.3m2。折合每667m2产量为178.83kg,较对照天油4号增产3.28%,在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居第2位。考种分析得出:株高161cm,分枝部位为92cm,一次分枝4.3个,二次分枝为0.1个,主序长度47.4cm,角果长度6.6cm,角果粒数19.7个,千粒重3.68g。

2.3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 2012-2013年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9个,对照品种天油4号,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5m2。5点每667m2平均产量135.32kg,较对照天油4号增产2.75%。2013-2014年续试,参试品种(系)9个,对照品种天油4号,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5m2。7点每667m2平均产量139.43kg,较对照天油4号增产13.44%。7个试验点中6点增产,1点减产。2年每667m2平均产量140.23kg,较对照天油4号增产11.01%。

2.4 生产试验示范 2014-2015年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生产试验,设6个试验点,共有6个品种参加试验,大区顺序排列,每区种200m2,2次重复。密度按参试品种单位提供的最佳密度,试验田全区收获计产,单收单打,每667m2产量120.13kg,较对照天油4号增产16.05%。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子叶心形,心叶紫色,幼苗匍匐生长,叶椭圆型,多刺毛。主根粗壮,长势强,整齐。花瓣黄色,结角密,角果斜生,子粒褐色,生育期为287d。株高136.68cm,分枝部位57.35cm,一次有效分枝数6.25个,主序长度47.55cm,单株角果数130.8个,角粒数26粒,千粒重3.27g。

3.2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于2013年、2014年在秦州区中梁乡、平凉、宁县、陇西、兰州等地,对天油1358的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做了调查:天油1358苗期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为1.29%,病情指数为0.26,菌核病发病率为0.28%,病情指数为0.03,角果期霜霉病田间发病率为8.1%,病情指数为2.9,抗病性优于对照天油4号。

3.3 品质性状 经甘肃省农科院品质测试中心品质分析,天油1358含油率为41.65,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3.58%和12.31%,芥酸38.13%,硫苷82.95µmol/g。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科学施肥,培肥地力 重施农肥,巧施化肥。每hm2施纯氮化肥180kg、纯磷化肥90kg,氮、磷比为2∶1左右;施肥方法为农家肥和磷肥作底肥用,氮肥2/3作底肥和种肥、1/3作追肥。

4.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冬前苗龄达到10片叶左右。川水地区(1400m以下)8月25日至9月5日,半山(1400~1700m)8月15-25日,高山区(1700m以上)在8月5-15日抢墒播种。每667m2播种量在0.3~0.5kg为宜,川水地留苗1.8万~2.5万株,山旱地留苗2.0万~3.0万株为宜。

4.3 及时间苗、定苗,防治病虫寒害 出苗后及时间苗,5片真叶时定苗。播前结合整地土壤消毒,苗期防治白菜蝇、蓝跳甲等害虫;返青后再及时防治菜青虫、茎蟓甲等害虫;收花后及时防蚜。

5 推广前景

天水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0%以上,降雨适中,冬季较为寒冷,自然因素造成了本土品种产量低、外引品种越冬率不高的问题。而航天搭载材料选育而成的强冬性、高产量的天油1358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适宜在海拔1000~1700m的天水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也适宜在平凉、庆阳、定西等同类生态区种植,可以丰富当地的冬油菜良种资源,增加农户的用种选项,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生产上产量高而越冬率低的问题,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收益。

[1] 张芳,程勇,谷铁城,等.我国油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15-22

[2] 杨学贞.平凉市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3(S1):78-79

[3] 陈其鲜,杨祁峰.甘肃省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甘肃农业科技,2007(7):36-38

[4] 郭天顺.天水市山旱地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2(5):14-15

[5] 杨永升.航天搭载材料及诱变后代选择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种业,2013(6):18-19

[6] 孙焕,马浩波,李雪君,等.航天育种发展概况及其在烟草上的应用展望[J].中国种业,2009(10):14-15

2016-12-03)

雷建明

猜你喜欢

冬油菜角果品系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6个农艺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机械直播同步深施肥对冬油菜茎秆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硼肥和包衣剂对冬油菜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