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调查研究
2017-02-02魏小寒周艳波
魏小寒,周艳波
(沈阳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866)
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创业在农村地区逐渐兴起。“互联网+”给青年农民创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村青年利用“互联网+”创业不但有助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加快农村青年由传统农业劳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更有利于农民返乡创业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社会经济增长。我国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多项创业扶持政策,给青年农民创业带来了新机遇,但部分地区存在政策滞后、资金短缺、能力不足等困难,给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带来了挑战。我国人口众多且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所存在的问题与所需的扶持政策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之间不能照抄照搬。通过实地调查,对沈阳市周边农村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的现状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旨在对农村青年利用“互联网+”创业时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建议。
1 沈阳地区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现状
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我国东北南部、辽宁中部,占地面积1.29万km2,常住人口829.1万人。本次调研走访了沈阳周边部分农村,包括后岭村、新民、法库等。这部分村子经济状况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5~34周岁以内且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村青年。调查中发现这些村子的农村青年普遍不多,留在村内的大多是老人与妇女。
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青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收入,这说明大部分农村就业以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居多,平均每户家庭年收入约为3万~4万元。尽管只有小部分农村青年进行创业,但大部分农村青年对创业的态度十分积极。一些农村青年尽管还未创业,但有考虑创业的想法。不过,当被问及是否有创业的具体打算时,大部分人表示没有具体打算。
2 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遇到的问题
2.1 无带头人,缺乏经验
调查走访中发现,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大多在初中程度,提到“互联网+”时,许多人并不了解,一些村子甚至刚刚引入互联网,这部分人对“互联网+”并无概念。此外,许多农村青年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也没有创业意识,导致农村青年创业规模很小。仅有极少数农村青年利用“互联网+”创业,且普遍利用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主要利用QQ或微信进行宣传。
不少农村青年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但从来没有创业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创业。农村青年大都没有创业经验,也不了解眼下的创业行情,尤其在选择创业的行业与方向时,往往陷入迷茫当中,不知道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基本没有外界市场沟通渠道,导致创业之初便会遇到极大困难。不少农村青年表示,如果能有个带头人带领大家一起利用“互联网+”创业,他们的创业之路可能会顺畅许多。
2.2 资金匮乏
不少农村青年在回答利用“互联网+”创业遇到的困难时,均选择缺乏创业资金。创业初期需要投资,他们的筹资资金方式大多通过自己积攒或贷款筹集,许多农村青年缺乏足够的积蓄来支持自己的创业,导致无法完成创业梦想。有一些农村青年尽管知道可以利用贷款这一途径来筹集资金,但对贷款流程不太了解,不知道具体应该怎样贷款。另外一部分农村青年在贷款时会遇到找不到担保人、贷款利率太高的问题,导致资金压力较大,担心创业失败后负债累累。资金匮乏问题成为不少农村青年无法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的重要因素。
2.3 缺乏专业技能
因缺乏专业技能而放弃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农村青年不在少数,面对“互联网+”创业,他们既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创业培训,也没有接受过互联网交易的相关内容培训。此外,大部分农村青年只有初中学历,文化水平不高,创业初期不懂得考察、选择项目或市场分析等,仅凭冲动创业,往往半途而废,很难做到利用“互联网+”创业。
2.4 传统思想观念制约
一部分农村青年选择利用“互联网+”创业,常常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对“互联网+”的态度还停留在过去的思想观念上,认为利用“互联网+”创业风险极大,便不愿利用这一平台。还有一些农村青年尽管有利用“互联网+”创业的热情,但常常受到思想保守的家人反对,他们的家人认为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不需要去创业去冒险。
3 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建议
3.1 鼓励农业类高校毕业生深入农村
针对农村青年创业时没有经验、缺少带头人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要求,可以由村里引进农业类毕业生,利用其了解创业行情相关信息和信息渠道丰富的优势,带领农村青年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来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农业类毕业生深入农村,带领农村青年创业。
3.2 加大资金优惠政策
针对创业资金匮乏问题,一些农村青年不知道有“青年创业贷款”,这是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激励农村青年创业而设立的一种贷款,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相比会有适当优惠。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让农村青年了解政策,利用优惠政策开展“互联网+”创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3 开展技能培训
缺少技术是目前农村青年利用“互联网+”创业时的短板,可从以下渠道解决:一是鼓励村委会、村内企业等为农村青年开设“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互联网+”知识水平、计算机技能与创业技能,帮助其迈上创业之路。二是对培训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农村青年提供创业奖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其珍惜技能培训机会,努力学习。三是技能培训后与这些受训农村青年继续保持联系,当他们利用“互联网+”创业遇到困难时,可随时与培训导师联系,咨询解决方案,反馈创业信息。
3.4 引导农民思想观念转变
鼓励农村青年上网浏览新思想、关注新热点,而不是沉溺于游戏网络。应引导他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激发其利用“互联网+”提高家庭收入、转变命运的创业热情。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要求,尽快落实好政策,给予村内学校更多关注,让未来农村青年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拥有更新的思想,参与“互联网+”创业大潮中。
[1]王立娜.“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挑战与对策[J].理论导刊,2016(6):67-70.
[2]冯明.“互联网+”时代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实践研究[J].青年探索,2017(3):90-95.
[3]田方.互联网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6(5):114-116.
[4]裴锦泽,曾娇霞,王佳佳,等.“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路径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20):159-160.
[5]吕波,成利平.农村青年的“互联网+农业”创业创新路——以上海奉贤三位农业创业成功青年为例[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