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2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刘家新

河南农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结薯壮苗薯块

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 刘家新

夏薯高产栽培技术

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 刘家新

一、选用优良品种

夏薯要想达到高产,选用的品种需具有以下特点:早熟,优质,在水肥条件高的情况下不易疯长,且栽后缓苗快,能耐轻霜;株型生长前期呈半直立状,中后期茎叶不过于重叠荫蔽;前期块根要形成早,后期不早衰;增产潜力大,结薯不过于集中。

二、选择适宜的地块

选择好的地块是高产的基础。高产田必须选择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土层深厚﹑含有机质多﹑能排能灌的沙壤土地。肥力中上等,土壤中的速效氮为45~60 mg/kg,速效磷为23.7 mg/kg,速效钾为115.46 mg/kg,适合甘薯高产栽培的需要。

三、施足基肥,实行垄栽

每生产1 000 kg鲜薯约需吸收纯氮(N)5 kg﹑五氧化二磷(P2O5)4 kg﹑氧化钾(K2O)8 kg。氮﹑磷﹑钾施用比例约为1:1:2。在施肥时应以钾为主,氮次之,磷较少。施肥的原则应以氮﹑磷﹑钾相结合,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要掌握有机肥施在下层,速效化肥施在上层,肥料要集中施,使肥料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满足夏薯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要,采用“基肥足,肥效速,分层施用”的施肥方法,为创高产打好基础。施足基肥,就是麦收前把肥料运到地头,边割麦边撒肥,施后犁地起垄。每667 m2施土杂肥3 500~4 000 kg;或结合犁地起垄,每667 m2施7.5~10 kg碳酸铵,1 kg硫酸锌,15~25 kg过磷酸钙,8~10 kg硫酸钾,将肥料施在第3犁上,把肥料包在垄心,薯苗栽插成活后就能吸收到速效氮肥,可快速长,早发棵,缩短缓苗期,提早封垄期,促进夏薯高产。

四、选用壮苗,合理密植

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粗壮,容易形成块根,结薯后,薯块膨大快,产量高。夏薯要栽秧头,因为秧头具有顶端优势,生长势强,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产量高。夏薯高产田壮苗的标准为:叶片肥厚,叶色深绿,顶端平整,节间粗短,苗长24~30 cm,苗龄30 d以上,组织充实,老嫩适度,百棵鲜质量在1 kg以上的一级苗必须一茬栽齐。

合理密植是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的有效增产措施。夏薯高产田一般比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肥力高的应稀些,以2 500株/667 m2为宜。短蔓品种夏薯高产田种植密度应以4 500~5 000株/667 m2为宜。

五、抢时早栽

夏薯由于不受温度的限制,栽插越早,产量越高。但受前茬作物的影响,栽插晚1 d,产量就会减少。可以采取麦垄套种,边割麦﹑边撒粪﹑边犁地起垄,在早晨和傍晚栽插夏薯苗,夏薯高产田最迟在6月10日以前栽完。

六、前期早管,促苗早发

夏薯从栽到结薯有40 d。主攻目标是实现全苗健壮而整齐,促进壮苗早发,多结薯。具体管理措施:

(一)查苗补栽

栽插后3~4 d,应进行田间查苗,如发现缺苗﹑死苗应立即补栽。补栽时应选用同一品种的大苗﹑壮苗,多浇水,确保一次性补栽成活。田间补苗越早越好。

(二)弱苗偏管

要在苗成活后抓紧进行,一般采取追施氮肥的办法。追施氮肥时,小苗﹑弱苗多施,中苗少施,壮苗不施,以促进小苗﹑弱苗迅速生长赶上大苗﹑壮苗;追肥量不宜大,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2~3 kg,对水100 kg,肥料溶解在水里后,按株穴追。

(三)中耕松土

在封垄前,一般要中耕2~3次。在多雨季节应把锄掉的杂草收集起来带出田外,以免二次成活再次危害。

(四)早追肥

追肥要看苗情灵活掌握,特别是高产田更要注意,在一般情况下要早施,可在栽后20 d左右,每667 m2追施碳铵15 kg,硫酸钾10~15 kg,过磷酸钙25 kg,采用穴施或开沟施,追施深度以6~10 cm为宜。施后用土盖严,以免挥发降低肥效。

七、中期促控,保证稳长

从封垄到茎叶生长达到高峰,薯块相应增粗膨大(7月20日至8月20日)历时30 d。主攻目标是促茎﹑增叶﹑保薯块。这一阶段,在管理上要分别对待,凡长势好的高产多肥田要注意人为控制,“控上促下”,以达到地上茎叶不疯长,地下薯块能迅速膨大。

(一)排涝治渍

7—8月正值雨季,地上茎叶迅速生长,首先要从排涝治渍着手以减少土壤水分,增加土壤空气。要在栽插前做垄时,搞好“三沟”配套,在封垄之前再一次进行检查,在“三沟”已经连通不阻水的基础上,雨后要快速排除地面积水。排涝治渍可控制地上茎叶徒长,使薯块能在不干不湿的土壤里迅速膨大。

(二)根外施肥

为使茎叶生长,增加结薯数和加速块根膨大,对叶面积系数低于4的薯田,应采用根外施肥的方法,迅速补充土壤养分含量的不足。每667 m2用膨大素10 g,对水40 kg喷洒;或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200 g,对水40 kg喷洒2~3次。

(三)坚持提蔓

要克服翻秧的习惯。据多年研究表明,翻秧次数越多,减产越多。提秧是把薯秧提起,拉断不定根,再放回原地,在一般情况下,提不提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在多雨地区或季节,薯秧生根性较强,在茎叶生长过旺的情况下提秧,能降低土壤湿度,拉断不定根,减少植株对水肥的吸收,抑制茎叶徒长,促使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在干旱少雨或植株不旺长的情况下,不宜提秧。

(四)控制疯长

夏薯高产田容易发生徒长,所以控制高产田徒长,是夺取夏薯高产的关键措施。选用适宜夏栽品种,栽植壮苗,改良土壤,增加透气性,加强田间管理,喷洒多效唑。

八、后期防衰

从茎叶生长达到高峰(8月中下旬)开始,到收获(11月初)为止,约70 d。这阶段管理要求是保护茎叶不早衰,延长茎叶的功能期,促进薯块膨大,提高单产。一般夏薯9月中旬进入茎叶落黄期较为适宜,过早是早衰的表现。防早衰的方法是每667 m2用75 kg尿素100倍液加200 g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叶面。

九、适时收获,确保高产

夏薯高产田收获早晚对产量影响很大。甘薯不同其他谷类作物,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志,适时收获期主要根据气候条件变化来确定,也就是在不影响作物布局﹑茬口安排下,尽可能延长生长期以获得最高产量。根据薯块膨大对温度的要求,当温度降到18 ℃,茎叶停止生长,光合能力﹑养分的积累和运转能力都减退。适宜的收获期为日平均气温降到15 ℃时开始收获,夏薯高产田气温降到12 ℃时集中力量在1~2 d收完为好。河南省在10月末至11月初为夏薯高产田收获的有利季节。当第1次轻霜过后,抓紧时间收获,以防气温降低过猛,薯块受冻,降低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结薯壮苗薯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