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看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2017-02-01曹月
曹 月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辽宁 锦州 121000
从细节看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曹 月*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辽宁 锦州 121000
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三大主要人物之一,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又是个追求功利的现实主义者,因而人们历来对这个人物形象褒贬不一。薛宝钗在书中着墨很多,这个人物形象的地位与影响不可小觑。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
《红楼梦》代表着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伟大作家曹雪芹呕心沥血十年的结晶。书中塑造了很多鲜明又复杂的人物形象,大大小小几百人。作家在叙述这些人物形象时并不是简单的给人物分类为好人和坏人,而是给这些人物赋予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性格内涵,使得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以至于在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仍以这些人物为文学典型。也正是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使得《红楼梦》成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作。
一、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薛宝钗
自《红楼梦》成书以来,对薛宝钗都有专门的研究。如五四运动之前有脂砚斋以“金娃对玉郎”来形容宝钗与宝玉之间的关系;五四运动之后有俞平伯在《红楼梦辩》中对“钗黛合一”的论证。人们总会把薛宝钗与林黛玉放在一起作比较,然而却不能一致地得出哪个人物更值得推崇,因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
在《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当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对小说中数百位女性的衣着进行了细致地描绘,通过对女性衣着描绘的变化反映该女性自身独特的性格特点。薛宝钗作为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之一,对其服饰的描绘作者尤为重视。薛宝钗的服饰从总体来看并不艳丽,衣服颜色大多以蜜合色、玫瑰紫色、葱黄色等这类清新、淡雅的色调为主。这些不张扬的颜色与她给人以那种话不多、低调含蓄、温柔木讷、心中有事也不轻易表露的感觉相当契合。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从来都是在一首判词中,两个女性都是作者所钟爱的女性,有人认为黛玉和宝钗其实是同一个人分开来写了。“可叹停机德”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古代一个叫月阳子的人,他做官读书常常没有恒心。有一天回到家妻子正在织布,妻子将织布机中的布割断了,以此来告诫丈夫做事要有恒心,否则就会失败。这句话写的是薛宝钗,总会用自己世俗生活中的道德劝贾宝玉多看些“正经书”,做一个世俗社会中的人。“堪怜咏絮才”讲的是《世说新语》中非常有才华的女性谢道韫,这里说的是林黛玉的才华。作者在这首判词中分别赞叹了二人的美,也能看出薛宝钗和林黛玉所重视的是不同的方面。
二、作为封建礼教卫道者的薛宝钗
封建儒家礼教提倡仁与礼、积极入世、三纲五常等观念,是一种入世哲学。而薛宝钗正是《红楼梦》中塑造的当之无愧的封建礼教下的淑女形象,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更是可悲的殉道者。
薛宝钗说话不多,外表看似木讷实则隐藏心机,不爱出头,待人随和。
薛宝钗是以要参加选妃为目的而住进的贾府,在她看来,选妃入宫是女子最好的前途。后来没有选上妃子她又将目标锁定嫁入贾府这样的家庭,以实现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目标。在贾府的生活中,她表现出许多自己的优良品质,待人谦和友善、饱读诗书、善于管家,充分体现了她在封建礼教下“完人”的形象。不仅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她更想要他人也遵循着封建礼教。
她曾对黛玉说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言论,告诉黛玉要以贞静为主,作诗只不过是游戏,女孩不必重视才华。帮助史湘云办海棠诗社时也对史湘云说过作诗不要过于奇巧,要符合儒家中庸之道。她也总是劝诫贾宝玉要读些“正经书”,考取功名。在无意中听到丫鬟红玉说出自己将手帕故意丢给了贾芸这件事时,心中立马将红玉归为“奸淫狗盗之人”。这些观点出自儒家三纲五常的观念,充分体现了薛宝钗对封建儒家礼教的信仰和坚守。
对于黛玉偷看当时的禁书这种超出礼仪规范的事情,宝钗很好心的提醒了黛玉,并得到了黛玉的好感。
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薛宝钗在封建礼教下的淑女形象,却也感叹她的生命中缺少了一些真性情,多了一些虚伪和世故。总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总是戴着面具示人,这也是她生命中的悲哀。我们很少看见宝钗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看到的更多是她合乎礼节的行为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她也总是奉行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和明哲保身的思想,处事圆滑;爱情观则更多地建立在“三纲五常”基础上,这也是造成了她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三大主要人物之一,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薛宝钗在书中着墨很多,这个人物形象的地位与影响不可小觑。《红楼梦》在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薛宝钗作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凸显等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
[1]曹雪芹.红楼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8:477.
[2]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09.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
[4]陈建平.红楼臆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5]张庆善,刘永良.漫说红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崔耀华.红楼探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8]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9]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
[10]白灵阶.关于宝钗的藏与露——薛宝钗形象“阐释之谜”的文本解析[J].红楼梦学刊,2007.
[11]李受珉.封建“淑女”的理想化与世俗化——以燕梦卿、林黛玉、薛宝钗的悲剧命运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01.
曹月(1980-),女,硕士,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现代汉语、高职教育教学。
I
A
1006-0049-(2017)13-0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