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17-02-01魏军忠

山西青年 2017年13期
关键词:立德高校学生校园文化

魏军忠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魏军忠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本文分析了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工作思路,旨在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立德树人;高校;学生管理;思路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一)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

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日常工作中都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比如,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引入了学生考评机制,在教学管理中,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在宿舍管理中,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参与,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二)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立德树人工作的新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占领这一阵地。比如各高校创设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高校相关部门进行知识传播、舆论引导等,让学生管理的思想、措施通过这一途径传播,既占领了这一阵地,又迎合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的方式。此外,很多高校也在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管理队伍教师的网络操作能力和网络认知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寓教于乐,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率。

(三)利用软文化促进管理工作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进行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很多高校一直在探索文化育人的措施。比如,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敬老爱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都能够从思想、行为等方面给学生以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的真善美,树立个人的价值观。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对立德树人理念理解不够深入

立德树人理念是高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南。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个别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具体的事务管理上,针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关注较少,在新的学生层次和学生需求背景下,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措施和方法还比较传统,跟不上当前学生发展的实际。有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思路,以管理者身份自居,向学生发号施令,这些做法不但没有起到管理学生的效果,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这些管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会在管理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骨干关注多,不能实现全员育人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格局已成熟。在目前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从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队伍组成来看,支部书记、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属于学生管理的队伍,他们的精力主要投放在各级学生组织上,由于精力人力等方面的原因忽视了对普通大学生的关注。在高校中,各类学生团体和学生组织骨干工作积极性高,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关注,而占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处于被关注的边缘。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学生骨干是传达高校管理意愿的媒介,自己则是被管理者。这种模式只能让高校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学生干部群体的学习和思想变化情况,忽视全员育人。

(三)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复杂

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走向职场的跳板,也可以说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在校园里不仅接收专业知识和思想修养的教育,还体验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有时学校以外的事情在某些时候相比于校园内部更加重要。特别是当前大学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观念不断的更新、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比如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投毒事件、人身伤害事件和裸贷等,都是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产生的后果。另外,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管理手段的有限,让很多大学生广泛接触一些不良信息和思想,网络时代的新形势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一)把立德树人内化在规章制度中,实现制度育人

第一,要把立德育人理念落实到制度中。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将影响未来的社会。要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各项制度作保障。在高校里,各类制度很多,比如用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各类学生管理制度、用于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各类奖助贷制度等等。制度是为管理服务,但是在这么多的制度中,没有直接指向育人的。实际上,高校各类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在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不断沟通的过程,核心就是在制度中加强道德指引,加强制度育人功能。第二,要切实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制度设计上,要把保证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和发展前景作为首要出发点。第三,要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把立德树人内化在学校文化中,实现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的功能。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建设好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努力形成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平台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此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把立德树人内化在管理中,实现管理育人

高校要加强教育教学各方面管理能力的提高,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首先,要明确全面育人的管理目标,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各项工作,要始终立足于人才培养,担负育人任务;要明确管理目标要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为全面育人提供思想支撑。此外,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职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大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时过程中发挥自身才能,调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1]张明菊,范天森.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1).

[2]金更兴.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J].新西部,2013(11).

[3]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G

A

1006-0049-(2017)13-0197-01

猜你喜欢

立德高校学生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