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7-02-01魏俊
魏 俊
同煤集团煤峪口矿,山西 大同 037041
浅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魏 俊
同煤集团煤峪口矿,山西 大同 037041
廉政文化;建设;现实意义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产物,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通过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具有广泛性、实效性。在未来它将成为影响我国长治久安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熟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社会的成熟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加强对廉政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干部因自我党性观念不强、学习不够、认识不深、法纪观念淡薄、危害性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导致自己立场不坚定、态度不鲜明而犯错。而如何构筑起廉政的文化基因,这就需要把廉政文化建设放在更紧迫的位置,常态化、经常性地开展廉政教育,挖掘廉政建设过程中的优秀典型,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基线,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自我认知和习惯素养,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培育积极进取的文化环境,铲除滋生腐败、消极、乃至堕落的土壤,让党员、干部在自我意识中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不愿腐,使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德在新时期得到弘扬.
(一)廉政文化的塑造,重点是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画清“红线”
当前,在构建和谐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出现了宗旨观念淡化、理想信念淡薄的情况,这从根本上分析是文化没有跟上发展的速度,导致的精神层面的溃泛。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重温党章,不断学习新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及其它各项党纪法规,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治国过程中的内在精髓,充分认清贪腐的危害性,在思想思维上树立“红线”,让党员干部重温“长征历程”,发扬“长征精神”,始终“不忘初心、再续前章”。
(二)廉政文化的弘扬,重点是党员干部在行动上不触碰“底线”
纵观各类腐败案件的发生,从内因上讲,是因为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的扭曲,贪欲的膨胀或抵挡不住诱惑。从外因来看,是因为权力运行没有得到有效监督而造成的。总体来说,就是党员干部的行为没有形成“底线”思维。弘扬廉政文化的意义,在于它能有助于党员干部的自我成长;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为政戒贪”、“两袖清风”的优良传统;有助于认清各类贪腐不正之风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及不良风气。所以,党员干部的行为“底线”能够有效帮助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远离贪腐,又能最广泛、最及时有效的对贪腐行为进行道德谴责,纪律约束和群众监督。
(三)廉政文化的认同,重点是党员干部在具体实践中紧跟“形势”
近年来。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观念有了明显增强,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一定自律和约束作用。但现在仍然面临着各种隐形变异、花样翻新的“四风”问题,其中的内在精髓是党员干部没有站在廉政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缺乏格局、没有正气。这就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更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了解我党的发展历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紧跟节拍和步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清形势、主动作为、实现改革红利全民共享。
二、加强对廉政文化实效性的探索
探索廉政文化的建设,一定要追溯本源,了解其所以然,然后才能从顶点设计上、后期执行中发挥出文化的引领力和渗透力,从而形成众人皆知的广泛认同和人人自觉的普遍共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廉政文化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塑造道德至上、友好和谐的美好愿景。
(一)强化刚性要求,做到有据可循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对廉政建设给出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在制度层面和法律依据上给予了廉政建设有力的制度支撑,是下一步廉政文化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如何落实好在廉政建设中发挥出文化效能,这就需要在制度层面做到严格遵守党内各项准则、条例及党纪法规的要求,以刚性的执行,形成社会的普遍自觉。把文化融合到廉政的建设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用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各项事业的有序推进。
(二)强化核心引导,筑牢思想阵地
廉政文化究其本源,它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认知和执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的全民共享,这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新课题。要想用廉政文化引导党员干部,首先必须让党员干部树立廉政文化大培训的格局,强化廉政观念,结合当前,回顾历史,从我做起,以史为鉴,获得升华。从而构筑起廉政文化中党员干部抵制消极腐朽思想侵蚀的第一道防线,使党员干部认得清“红线”,守得住“底线”。
(三)强化文化塑形,健全宣教体系
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往往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堆积和融合,它需要物质的支撑,更加需要精神的引导。如今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规范从政行为,落实积极进取的文化环境,引领社会朝着富强、和谐、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廉政文化所要塑造的“形”。当前加强廉政教育、从严管理干部、营造和谐氛围可以作为廉政文化的核心思想。而如何能发挥出廉政文化体系的最大效能,关键还是在管住“龙头”,要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一把手”作为着力点,让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廉政体系中,切实发挥出引领一方、带动全局的作用;选树典型、表彰先进,不断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及时找准教育的最佳时机、最好方式、最准切入点,创新传播途径,抓好廉政文化理念的学习灌输和宣传,做到廉政教育事半功倍,达到效果最优化。
总之,廉政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它首先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廉政建设的本质;其次需要我们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最后通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宣教和引导来提升全民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道德风尚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及权利观念,铲除消极腐败的土壤。
G641;D
A
1006-0049-(2017)13-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