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后期田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017-02-01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陈希瑞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新民孙振
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 陈希瑞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陈新民 孙振
夏玉米后期田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 陈希瑞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陈新民 孙振
夏玉米生长主要包括12个生育时期,分别为出苗期、3叶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抽丝期、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夏玉米生长后期一般指从抽穗到成熟期,也叫花粒期,是玉米抽雄撒粉和籽粒形成的阶段,时间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大约2个月的时间。农民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往往重视苗期到大喇叭口期的管理,从浇水、施肥、防病治虫等方面都很及时到位。随着大喇叭口期施肥浇水后,植株增高,天气炎热,玉米田间高温又易造成划伤,群众不方便到田间作业,后期管理常被忽视,有些人甚至多天不到玉米田看看,致使后期管理缺位造成减产。在今后的玉米生产中应改变传统习惯,重视玉米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一、浇好关键水,防止 “卡脖子”旱
玉米在生育期间的需水规律为前期少,中期多,后期较多。后期玉米抽雄吐丝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此时气温高,叶面蒸腾作用强烈,生理代谢活动旺盛,耗水量加大,约占总耗水量的40%左右。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时水分不足会引起小花大量退化和花粉粒发育不健全,从而降低穗粒数。抽雄开花时干旱易造成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有时造成雄穗抽出困难,俗称“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满足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对玉米高产尤为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视,浇好关键水,防止出现“卡脖旱”。抽穗到乳熟期需水量大,适宜的土壤水分可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促进籽粒形成和灌浆。遇干旱时应及时浇水,提倡浇丰产水,不浇救命水,在玉米灌浆期要保持田间地表湿润。
二、增施攻粒肥
玉米生长后期巧施攻粒肥,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高产栽培措施,施肥得当,每667 m2可增长8%左右。在施肥时应注意几个关键环节:
(一)施用时期
掌握在玉米抽雄前后5 d,最迟不超过玉米吐丝期。施肥过晚易造成玉米贪青晚熟,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
(二)施肥种类
不易追施肥效期长的肥料和复合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如尿素、碳铵和硫铵等,这些肥料见效快,有利于玉米淀粉的积累形成增产。
(三)施肥用量
攻粒肥的用量不必过多,一般应根据玉米品种类型而定,紧凑型玉米耐肥性强、群体大、单株生产力高,追肥量应占总追肥量的20%,每 667 m2可追施尿素 8~10 kg;平展型玉米追肥量过多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追肥量应占总追肥量的10%,每667 m2可追施尿素5 kg左右。
(四)施肥后及时浇水
施用攻粒肥以穴埋或开沟掩埋效果最好,施用后必须及时浇水,做到肥水结合,以水促肥,如果玉米生长后期降水多、土壤墒情足,也可以只施肥不浇水,减少生产投入。
三、去除田间空秆和多生穗
在玉米生长后期部分植株因授粉不良等因素,形成不结穗的空秆,有些补种低矮的小苗和自交系苗不但白白地吸收水分和消耗养分,而且还与正常植株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因此要把这些空秆和弱小植株拔掉,让有效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给正常的植株。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但正常成熟的只有1个,最多不超过2个。对于个别品种生长多个果穗的保留1个,确保主穗籽粒饱满,提高粒质量和产量。
四、后期综合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危害直接影响田间产量,要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以及大小叶斑、青枯病。可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办法。每667 m2用40%毒死蜱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0%马·氰乳油等1000倍液进行喷雾。叶斑类病害应于发病初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五、适时晚收有利增产
玉米适时晚收是一项不增加投资就能增产的成熟技术。据试验,每晚收1 d,千粒质量会增加3~4 g,如按晚收10 d计算,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每667 m2增产40 kg左右。
(一)掌握夏玉米完熟期的特征
玉米进入完熟期的主要特征是: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苞片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角质有光泽,手掐时无凹痕,并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籽粒“灌浆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含水量降到33%以下。此时夏玉米才算达到完全生理成熟指标,即可进行收获。
(二)掌握晚收的时间
从全生育期讲,夏玉米一般生育期都在100 d左右,河南省夏玉米播种一般在6月10日左右,按此推算,收获期应在9月20日以后,如果遇上低温寡照,阴雨连绵,积温达不到生育要求时,收获期还要推迟,传统的收获时间在9月中旬,收获时间提前7 d左右。传统的玉米收获时期往往在玉米的蜡熟期,“乳线”在籽粒的1/2或1/3处,没有完全消失就开始收获,所以会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三)注意收获不宜过晚
玉米收获过晚,会造成玉米全株枯黄、穗子倒垂。这时由于玉米植株的营养物质不再向籽粒输运,而此时衰老的根、茎、部分叶却向籽粒中的营养物质伸手索取,造成营养物质倒流,从而形成不必要的减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