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脊疗法

2017-02-01刘金涛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棘突脊椎术者

●刘金涛

整脊疗法

●刘金涛

整脊疗法,即“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指通过按压梳理筋骨,弹拨整复手法作用脊椎背脊,以外力整筋骨,通督脉,促血行,促使病变椎体逐步恢复正常,达到治疗脊椎脊背损伤的一种传统治疗手法。本疗法古已有之,传承至今。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梁骨……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隆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柔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脊始直。”这表明对于脊椎发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手法等均已经有详细描述。近代以来,不同医家对于本疗法的治疗及发展贡献较多,扩展了该手法治疗范围,从最初的颈椎、腰椎棘突等骨伤疾患,逐渐扩展至全脊椎病变的治疗。

整脊;疗法

1 基本内容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使得病变椎体的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等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旋转以及牵拉情况,继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一定的回推力,有利于突出于回归本来位置;通过受到弹拨回正偏歪椎体棘突,可促使椎体关节回归正常解剖位置,而且与紧邻组织肌肉之间能够获得良好的适应性(达到古医籍之“骨合缝”,以及“筋入槽”),尽可能减少神经根来自关节囊、黄韧带的压迫,促使椎动脉血流恢复正常。某些患者并发小关节僵凝者,医者经旋转手法接触病症,松解组织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减轻疼痛程度。

临床应用本疗法解除病痛时,术者先行整体触按脊椎脊背,缓慢轻柔准确注意检查,检查椎体棘突是否处于正常解剖位置。若椎体棘突旁有压痛,或其椎旁筋肉存在加厚,或挛缩,甚至剥离情况等,需在掌握病情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整复手法治疗。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经整脊手法检查诊断椎间盘突出症多需满足以下几点:(1)病变椎体棘突位置不正。医者用拇指抵住脊柱逐一检查椎体时,可仔细辨别位置偏歪不正的棘突是否具备相应体征;(2)病变椎体邻近棘间隙呈现一宽一窄情况;(3)病变椎体棘突旁有压痛情况,或伴发放散至下肢的疼痛;(4)病变椎体邻近棘上韧带存在条索样剥离情况,手指触之,可有钝厚感,而且压痛比较明显。具备上述特征中至少一种或两种者,可判断为椎间盘突出症。

2 操作方法

2.1 触按检查方法

(1)术者以拇指桡侧指腹呈“八”字,或“丿”、“乀”,自头顶向尾椎,沿脊柱上下左右,逐一检查,确认椎旁(棘上韧带)是否存在增加厚度、肌肉挛缩、有钝厚感,或可见条索样剥离等病变情况。(2)用拇指紧贴后背皮肤,逐一触按检查脊椎棘突,仔细观察其是否存偏歪不正情况。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脊椎棘突同侧外缘连线与脊椎后正中线呈平行关系,而且邻近脊椎棘突上下角之间的连线与棘突上下角尖之间的连线,均与脊柱后中心线之间属于重叠关系。当棘突呈偏歪不正状态时,病变椎体棘突上下角之间的连线与脊柱中心线之间发生偏离情况,患椎棘突上下角尖与其邻近上下棘突角尖连线同中心线之间改为相交斜线关系,而棘突侧缘则向外成角;病变椎棘旁压痛症状非常明显。而在拇指触按脊柱检查椎体过程中,可一手触按脊椎,另一手扶持其躯体,使得患者身体向前倾斜,呈前屈后仰状态,左右适当旋转,便于反复比较。

2.2 整复手法

术者以单手手拇指紧贴病变椎体棘突皮肤,抵住之后用力向健侧推按,有助于偏歪棘突回到正常位置;单手扶住患者躯体,促使脊柱呈一定角度的屈曲,促使其向棘突偏歪侧弯曲,此时画圆旋转。两手协同动作,推按一手先捺定顶住患椎棘突,在旋转结尾用力推按,待偏歪棘突回归正常解剖位置时,可察觉指下呈弹跳感。此外,在手法复位前,需根据病情,选以合适手法舒筋活血。

3 适应症

本疗法对脊椎受损椎体疗效较好,比如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损伤性截瘫等。部分患者可在接受治疗后短时间内见到明显效果。此外,某些脊椎病患者伴发高血压、心律失常,视力及听力不同程度下降,或脑外伤后并发症,在整复治疗脊椎过程中,也可取得一定的研究效果也可在整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对颈椎病、外伤后头部晕眩、脑外伤后综合症、视力听力下降、肩臂出现麻木及疼痛感觉等以头面颈臂部位为主要发病部位的患者,应在颈椎段仔细检查,并明确病变椎体位置,同时选择合适的整复手法进行治疗。

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腹部症状,如心律失常、胃脘痛、肋间神经痛,腹泻等,应重点看检查胸椎段,明确病变椎体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治疗手法。而若患者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症状是,其检查及整复手法的重点都应放在腰椎段。

4 禁忌症

高龄、体弱者,妊娠期女性,月经期女性,伴有突发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质性疾患,或发生肿瘤及骨结核的患者。对于术者而言,及时手法极其娴熟,也需慎用本整复手法,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5 注意事项

(1)应用本疗法,需快速评估病情,准确评估病情,明确患病椎体位置,不仅如此,术者还应提高专业属于素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检查病变椎体定位时不准或疏漏,或判断偏歪棘突方向判断错误,均可使疗效不显,甚至加重病情。整复手法必须准确,迅速,柔和,切忌粗暴。(2)治疗时若一次整复治疗无法拨正全部偏歪棘突,治疗应阶段性进行,或配合使用分筋疏理手法,以及点摩揉错等一系列按摩手法,解除痉挛状态后,再给予一定的整复手法。比如某些患者两组治疗之间需间隔几日,通常情况夏,连续4、5次治疗方可完全偏歪棘突,切忌操之过急。(3)在颈椎部位施用本疗法整复时,若手法不当,可对椎动脉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进而产生虚脱症,个别患者或可造或医源性脊椎伤损而导致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

6 按语

临床资料表明,颈椎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患者通常需开展整复手法治疗4-5次,方可接触肌肉异常情况,有些病例仅治疗一次即可痊愈。自从临床报道部分颈椎病患者应用本疗法出现高位截瘫后,有人认为考虑到颈部解剖结构特点,不宜使用本疗法的整复手法。但多数人认为颈椎病是一种病因诸多的临床综合症,对小关节紊乱及棘突偏歪所引起的颈部症状,本疗法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一般说来,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治疗手法的规律,即使初学者应用本疗法,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也是极为罕见的。此外,手法治疗后注意适当休息与功能锻炼相兼顾的原则,也是巩固治疗效果所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本疗法主治范围的拓展,更表明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中医独特疗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博康医院)

[1]刘晓平.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3(49):209+208.

[2]程平.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21(04):126-127.

猜你喜欢

棘突脊椎术者
睡姿不正确也可引起脊椎弯曲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搓腰
——壮肾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说“父fǔ”道“父fù”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