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华阴老腔的传播困境和未来发展

2017-02-01梁利伟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华阴老腔艺术

梁利伟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新媒体时代华阴老腔的传播困境和未来发展

梁利伟*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从濒临消亡的民间传统艺术,到被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与摇滚新歌的另类结合,华阴老腔近年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效传播下蜚声海内外。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华阴老腔传播的困境,试图为华阴老腔在新媒体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新媒体;华阴老腔;传播与发展

2015年年末,青年歌手谭维维另辟蹊径,与华阴老腔的艺人们通力合作,在音乐节目上大唱另类摇滚《给你一点颜色》。节目播出后,有关这段演出的音乐视频瞬间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纷相继转载;与此同时,各种有关华阴老腔的报道也先后上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一夜之间,源于陕西华阴的老腔就这样火了起来,并被众人所熟知。2015年的除夕之夜,歌手谭维维再次携手老腔艺人,在猴年春晚上共唱新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这场中国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相结合的壮举,让更多的观众对华阴老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老腔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阴老腔,是以华阴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唱戏人在后台是皮影戏,唱戏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1],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到现在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华阴老腔最早在西汉时期的华阴泉店村(现名双泉村)形成,依托皮影戏,华阴老腔在唐宋时期逐渐完善,在明清到民国时期走向鼎盛。[2]

华阴老腔的表演艺术主要是靠一人在台上主唱,其他人运用板胡、惊木等音乐道具分别帮腔,声腔豪放旷达、刚劲有力,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特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在新媒体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兴媒体对华阴老腔的有效传播和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华阴老腔的传播困境

不可否认,新媒体技术依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为华阴老腔的有效传播和可持续发展添加了新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华阴老腔传承的封闭性以及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冲击,喜爱老腔的受众规模日渐减少,特别是青年观众。因此华阴老腔表演的欣赏者在青年人这块出现了断层,老腔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困境也日益凸显。

(一)老腔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隔阂

华阴老腔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世代传承至今,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它的曲目作词、唱腔特色由船夫号子的音乐化演变而来,主要取材于历史战争、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具有特定的文化定位,而新媒体传播范围广泛,追求时新,这一点难免会与老腔的原始文化产生矛盾。其次,作为家族戏传承的老腔除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外[3],还有许多因“家戏”带来的清规戒律,比如:老腔向来传男不传女,且它的剧本只能在本家族的至亲间传承;不准其他外族人员学习老腔家族世代延续的唱功技能;已经进入老腔学习班社的学员,不准许其再入其他班社等等。由于这些封闭保守的传承制度的限制,新媒体目前还难以打破它的流传范围。

(二)新媒体的娱乐化、碎片性冲击着老腔文化传播

满足受众群体的娱乐性需求,是现时代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华阴老腔如果要想借助新媒体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因此就避免不了添加一些娱乐性的成分。[4]而新媒体的娱乐化传播过度关注其新、奇、特的表层样式,有时甚至歪曲事实,制造噱头吸引部分受众,这就会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无形中造成破坏。总而言之,对华阴老腔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添加娱乐化成分,会对老腔文化所传递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扭曲。

其次,因为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碎片化的传播特点,简化和快餐性消费将成为老腔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这一趋势对华阴老腔的文化宣扬和艺术表现等传播内涵上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老腔与新媒体受众类型不匹配

就目前来看,中老年人群是接受华阴老腔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的主力军,但是该群体由于年龄偏大,习惯运用广播、收音机等这类传统媒体欣赏老腔曲目,再加上他们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远不及当代的青年人,所以华阴老腔的新媒体传播在这一受众群中发展相对缓慢。另外,因为现在的青年人对华阴老腔这类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认可程度不高,其中也包括那些传承了老腔艺术的表演世家在内的年轻后代,[5]比起留在家传承和发扬落后的、商业价值很小的传统民间艺术,他们更愿意选择外出打拼,这种选择使华阴老腔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二、新媒体时代老腔发展的思路探讨

需要注意的是,华阴老腔的有效传播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借助新媒体的现代化传播手段,还要在保留本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革新。

(一)有“度”创新,追求有效传播

在原有曲目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在保证“原味”的基础上创新老腔曲目,是促进老腔发展的“捷径”。

华阴县文广局局长党安华曾对华阴老腔的创新和改进上,坚持两个重要认识:其一,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对华阴老腔的表演形式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改进是助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的方式,因为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华阴老腔才能被现时代更多的观众认可和接受;其二,华阴老腔的作词里面包含了当地的民谣和哲学思考,还有很多大自然的东西和过去农民文化中的原始文化,“黄土地”就是华阴老腔的颜色,这一点,无论怎么改都不能丢。

所以保持老腔的生命力,除了创新形式,更重要的是保留老腔艺术的本真——粗放、洒脱的表演风格和既定的表演规律,不能舍本逐末,以防老腔成为流行艺术的附庸。[6]

(二)加大网站建设,实现多渠道传播

为了将老腔文化发扬光大,华阴县地方政府应该利用新媒体丰富华阴老腔的传播途径,例如:建立华阴老腔的官方网站,网站在内容设置上要以介绍老腔特色、宣传老腔文化为主要目的,并精心设计新闻动态、在线欣赏、网上购票、腔迷之家等几大板块,并将涵盖老腔表演剧团的新闻资讯、剧目信息、演出安排、人物及表演的图片视频信息等分门别类做好部署,并且直接链接到微博、微信、贴吧等方便观众进行收索和观看。

不仅如此,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化,还可以建立华阴老腔的手机APP平台,把网站上的设计观念、创新方式应用在手机APP上,利用多种渠道,让观众实现对华阴老腔“想看就看,想听就听”的视听体验。

(三)沟通互动,培养忠实腔迷

目前,稳定中老年腔迷群体,培养青年腔迷是促进华阴老腔更好传承和发展的基石。依托新媒体传播的优势,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各大公众交流平台及时更新华阴老腔的演出情况、艺术表现、创新形式等,不仅能吸引年轻人加大对华阴老腔的关注力度,还能通过设置在线发表言论促进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受众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让受众对华阴老腔的改进和发展发表各自的见解,形成沟通互动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新媒体与老腔文化的开发与应用,构建文化传播产业链

华阴老腔作为华阴当地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标识,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丰厚的商业价值,这一点还应大力发掘。比如以老腔文化为主体,整合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餐饮小吃等,延伸老腔的下游产业链,这对于打响老腔的文化号召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通过华阴老腔的文化效应,把老腔作为对外交流的名片,从而进行招商引资,加大对老腔艺术的影视化、动漫化投资,不仅能让更多人从多种渠道了解华阴老腔,还能让老腔中的艺术魅力在现代市场上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从而让老腔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语

当今社会,新媒体凭借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为华阴老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了一个直观的、便于传输和保存的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老腔的传承范围、延长了老腔的传承时间,而且新媒体下的再创造也丰富了老腔艺术的文化内涵,为老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新媒体传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华阴老腔在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和发展壮大时难免会遭遇困境,所以为了能让华阴老腔在今后的道路上快速发展,就必须对老腔艺术进行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创新,从而更好地被传承。

[1]微凤凰.当谭维维遇到华阴老腔=春晚见+(10000+)[EB/OL].http://www.aiweibang.com/yuedu/qita/71626916.html,2015-12-18.

[2]陈圣强,甘泉.华阴老腔:古朴豪迈的民间摇滚[N].陕西日报,2015-12-18(13).

[3]水菱.寻访华阴老腔的源头[EB/OL].http://www.ixian.cn/thread-880764-1-1.html,2016-4-24.

[4]许莉.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1(24).

[5]王衡.华阴老腔的保护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J].兰台世界,2012(07).

[6]杨奇光.地方曲艺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基于对华阴老腔戏班的田野调查[J].新闻春秋,2014(03).

梁利伟(1982-),女,河南新乡人,新闻学硕士,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新闻业务研究。

G

A

1006-0049-(2017)09-0246-02

猜你喜欢

华阴老腔艺术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老腔唱新歌
纸的艺术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基于网络语言文本分析的全域旅游发展提升策略研究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