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在高校校史馆中的应用形式

2017-02-01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校史馆参观者艺术

王 倩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新媒体艺术在高校校史馆中的应用形式

王 倩*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校校史馆的展陈设计中,丰富了校史馆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文章针对新媒体在高校校史馆中的应用形式,从真实场景与虚拟现实的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呈现的结合、物质与非物质、单向传达与双向交互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新媒体艺术更加融入高校校史馆建设,达到推动高校校史馆建设创新发展的目的。

新媒体艺术;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应用形式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校史馆是这些历史的凝固,担负存史育人、宣传交流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校史馆与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类展陈空间一样,与时代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仅回顾历史还要显示时代性、技术性。在这种要求下,新媒体艺术正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高校校史馆的布展中。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的运用,使校史馆突破了传统的图片文字展板、实物模型等单调、呆板的展示方式,用新颖的、符合信息时代人们审美方式的手段,拓展了展示的体验性。对于新媒体在校史馆中的应用形式,本文从真实场景与虚拟现实的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呈现的结合、物质与非物质、单向传达与双向交互四方面加以浅析。

首先,在真实场景与虚拟现实的结合方面,将仿真的、故事化、情景化的多媒体场景结合传统的实物展墙、展板等叙事手段,从而使参观者融入其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实体验。在校史馆的历史展区,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还原历史场景,比如将学校创建初期的校门、教室或其它教学场景用仿建的传统展示手段进行复原,再将新媒体艺术结合到场景中,利用数码投影技术或者虚拟成像技术,再现教师与学生在学校中的工作学习情景,使复原场景更加真实,参观者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历史变迁。这些场景,往往能引起校友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取得较好的展示效果。

第二,在静态展示与动态呈现的结合方面,为了更加吸引参观者,平面图文展板更多的转变成了视频、动画等新媒体影音模式,这样就使得展示效果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大了信息含量。当校史馆空间有限,一张展板无法展示全部内容时,一台液晶屏即可使难题迎刃而解。屏幕可以在板墙上与照片文字穿插使用,动静结合,满足多元化需求。另外校史馆的序厅或者成果厅部分常会设有影视播放区,使用单机屏幕、多机融合投影或者弧幕等,播放大气磅礴的校史纪录片,以浓缩的影像资料直观展示校史变迁和辉煌成果。

第三,在物质与非物质展品的结合方面,校史馆中越来越大量的实物展品被各类数字图像和显示技术代替了,展示设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正逐渐从物质方面的设计转向非物质方面的设计。新媒体艺术在节省空间、材料、资源方面具有充分的优势。鉴于有限的校史馆空间无法把所有内容都展示到版面上,像校友信息、教学名师信息、优秀教材、获奖情况等信息,都可以制作成软件数据库,供参观者按需查询,这样也极大的方便了后续信息的补录。新媒体的应用也极大地弥补在展示中出现的无实物或者实物无法表达的诸多问题。如有些高校的典型教具等史物,因为年代久远或者历史原因已不复存在,可以利用180度或者27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复制和再现史物,参观者可以从透明柜体中看到具有真实维度空间的立体影像,也可展示教具的分解及教学使用过程。与此同时,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也能在有限的面积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受,从而进一步丰富所要展示的内容。

第四,在单向传达与双向交互的转变方面,新媒体艺术中人机交互技术的开发研制,使得参观者与参观对象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使参观对象演变为各种形态和方式的展示,参观者不再仅仅是单方向的视觉观赏和被动的接受参观对象的展示信息,观众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受,还可以与其相互作用,使参观过程成为一种与参观对象沟通交流的过程,给人全新的观展体验。比如校史馆的成果展示区,可以用电子互动沙盘来展示校园规划。参观者按下按钮或者通过触摸屏选择感兴趣的校园区域或展示主题后,沙盘上相应的区域灯光亮起,同时屏幕会播放相关的视频内容。这样就增加了观展的体验性。与此类似的“虚拟翻书”互动展示装置也已在校史馆中得以应用,虚拟翻书是体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统一,通过立体投影展现翻书效果。即用投影机将书页画面投射到制作好的白色书本模型上,参观者可以通过按钮选择书的内容,比如精品课程、科研成果、优秀校友等,书的内容即刻通过投影机投射出来;参观者在书模型前做挥手翻书的动作时,感应器检测出挥手的方向,计算机立即控制图书翻页,既可以向前翻,也可以后翻,翻页的同时伴有音效,这样就使观展变得有趣,使参观者愿意去主动的了解展示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也将会被更加广泛地用在校史馆中。如多点触摸互动屏适用于校史馆中多名参观者同时查看不同的内容,互动签名拍照系统一般用在校史馆的末尾,供参观者在液晶屏上签名或发表参观感言,通过手指拖拽把签名传送到屏幕,还可在屏幕上选择校园图片拍照留念,VR虚拟体验可用于一些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火车、汽车的虚拟驾驶等。当然,校史馆最应注重的是历史陈述和文化传承,氛围不易特别花哨动感。所以新媒体的应用也要有一个度的把握,既要体现时代感、提升参观者的参观主动性和趣味性,又不能喧宾夺主,选取合适的新媒体手段穿插使用于校史馆的重点亮点部分,才会达到好的展示效果。

总之,传统的图文叙述为主的校史馆,只通过视觉手段,展示较为枯燥乏味,也不易理解,而新媒体艺术拓宽了其展示手段,合理应用新媒体艺术可以打造更加丰富立体的高校校史馆展陈空间。因此新媒体艺术在高校校史馆中的应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新媒体在高校校史馆中的应用形式做了浅析,以供借鉴,希望能使新媒体艺术在高校校史馆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高校校史馆建设的不断创新发展。

[1]翟红.校史馆建设之我见[J].北京档案,2008,6:38-39.

[2]高蕾.新媒体艺术中互动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23).

[3]林村.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科技传播,2014(2).

王倩,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研究生,山东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G

A

1006-0049-(2017)09-0188-01

猜你喜欢

校史馆参观者艺术
和名画“撞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新时代加强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文化意义
山城老年大学校史馆建设持续推进中
坚持革命教育 强化党性锻炼
——主体班学员参观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校史馆
脑洞大开
纸的艺术
数说InnoTrans 2018
高校校史馆育人功能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