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药物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2017-02-01黄艳娴张德祥
●黄艳娴 张德祥
肠道病毒71型药物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黄艳娴 张德祥
肠道病毒71型(en terovirus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近些年,相关专家、学者对其病毒特征、感染以及发病特征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掌握了EV71的治疗方法。然而,关于治疗EV71的药物,临床上并不多,且多种药物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肠道病毒71型药物治疗仍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肠道病毒71;药物治疗;临床新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是诱发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进一步分解,可形成结构蛋白4个(即VP1-VP4)与非结构蛋白7个(即2A-2C与3A-3D),共同作用下,病毒的功能得以发挥。一般情况下,EV71于肠道中复制,可经由血脑屏障,或者是逆行轴突运输,侵袭中枢神经系统[1]。基于此,对于感染EV71的患儿,在呈现出手足口病变状态的同时,中枢神经常常被累及,甚至诱发并发症。因此,及时诊治肠道病毒71型疾病,对患儿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将通过综述的形式,分析肠道病毒71型药物治疗的临床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1 位点结合阻断剂
1.1 病毒衣壳结合剂
此类化合物,通过与衣壳的疏水“口袋”紧密结合,对病毒脱壳产生抑制作用,阻止病毒侵入。其中,吡啶基咪唑啉酮类,是第1类病毒衣壳结合剂,经证实,治疗EV71,疗效显著,随后,所研制的普来那利、吡罗达伟以及伐喷达伟等,均对EV71具有抑制作用。
1.2 受体结合阻断剂
病毒,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吸附在被感染的细胞表面上,诱发感染。病毒特异性受体,不仅与病毒组织嗜性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在细胞内吞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些年,经深入研究,发现,EV71受体远不止1种。《Nature》报道中提到,就已经发现的EV71受体,涉及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与清道夫受体B2。经体外实验分析,基于EV71低感染复数感染的前提条件下,抗清道夫受体B2抗体与抗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单克隆抗体,均可结合相应受体,实现对病毒感染的阻断[2]。
2 核苷酸疗法
EV71基因组5-UTR保守序列,不仅对病毒蛋白质翻译存在影响,而且与核糖核酸合成密切相关,另外,高度保守的2C、3Cpro以及3Dpol,具有控制EV71关键蛋白表达的作用。感染病毒时,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作用的微小RNA,通过对宿主与病毒基因表达的调节及指导,实现对宿主—病毒相互作用的有效控制,以上体现的是抗病毒核酸治疗的靶点区域。其中,核苷酸疗法共涉及2种,即RNA干扰与反义寡核苷酸。
3 干扰素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具备双重功能的抗EV71药物,属于广谱抗病毒剂,常用于治疗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性疾病。人体感染病毒后,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病毒RNA,经由信息传导,促使转录因子IFN被激活,对因子家族或NF-kB产生调节作用,达到激活编码Ⅰ型IFN-a/β基因转录的目的。IFN-a/β,借助JAK-STAT途径,起到激活下游抗病毒蛋白(OAS1、MX1以及PKR等)的作用,对病毒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产生干扰。同时,IFN-a/β在激活CD4+与CD8+T细胞的基础上,对T细胞进行调节,促使其转变为辅助性T细胞,增强NK细胞杀伤性,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提升B细胞功能,提高获得性免疫,有效清除感染细胞,实现对未感染细胞的保护。另外,IFN-a/β亦可激活STAT3,强化肠道上皮细胞屏障作用。EV71,基于2A或3C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下,机体产生内源IFN,引起多个系统感染,损伤重要器官,而予以外源IFN,或者是IFN诱导剂poy,可达到抗病毒的疗效[3]。
经临床试验,对于手足口病患儿,肌肉注射IFN-a1b,或者雾化吸入IFN-a1b,可缩短发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口腔溃疡与手足皮疹愈合,若涂抹至患处,可缓解疼痛感。感染EV71的患儿,由于缺乏维生素A,可降低血清IFN-a水平,然而,维生素A代谢物全反式维A酸,在作为干扰素诱导剂的情况下,不仅可强化RIG-ImRNA与下游基因的表达,而且对IFN-a产生具有促进作用,达到抑制EV71感染的目的,实现对未感染细胞的保护[4]。
4 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不仅具有抗EV71病毒的作用,而且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其抗病毒机制包括几种形式,例如,诱导IFN-a表达、与EV71VP1蛋白直接结合、抑制由于EV71造成的IL-6分泌、与病毒细胞受体结合等。现目前,关于乳铁蛋白治疗EV71感染患儿,临床疗效尚未得到证实,因此,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5 联合用药
病毒生命存在一定周期,抑制生命周期的任意环节,均可实现复制过程的阻断,由此可见,相较于单一靶点药物,联合应用多个不同靶点药物,疗效更显著。例如,NITD008(抑制RdRp活性)与芦平曲韦(抑制EV713C蛋白酶)联合应用,基于2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下,可达到增强药物疗效的目的,且细胞毒性不会增加。联合应用芦平曲韦与IFNa,芦平曲韦对EV71复制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氯化锂(GSK3β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1771726,通过协作,可预防感染EV71后的后遗症。
6 小结
作为引发手足口病的关键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备受相关专家与学者的关注,经不断研究、实践,治疗肠道病毒71型的新药物不断研发,在治疗肠道病毒71型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公认治疗肠道病毒71型的特异性药物尚无。由此可见,为有效控制肠道病毒71型病毒感染,临床医师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
[1]何静,周志统,袁正宏等.抗肠道病毒71型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9):1281-1283.
[2]艾碧琛,贺又舜,赵国荣等.甘露消毒丹及其拆方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作用[J].中医杂志,2014,55(8):695-698.
[3]高璐璐,陈清,李建栋等.白藜芦醇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4):665-668.
[4]李亚男,徐晨,高向东等.肠道病毒71型感染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43(5):829-836.
张德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