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比较

2017-02-01陈园园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意义学习罗杰斯认知结构

陈园园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比较

陈园园*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本文主要通过阅读法、比较法,针对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的涵义、侧重点、研究视角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学习理论的现实差异,并从所得差异中分析出其中对当今教育现实发展所具备的实际意义。

有意义学习理论;比较

有意义学习理论是由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构成的。作为两种名称相似却不相同的学习理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作为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奥苏贝尔与罗杰斯在分别阐述其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时候,具有各自的不同之处,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两种学习理论的区别进行对比:

一、两种意义学习理论涵义的比较

在英文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为“meaningful”,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为“significant”。这里,“meaningful”指的是“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而“significant”则指“意义重大的,有价值的”。不难看出,“意义”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前者强调可理解性,后者强调价值的存在。

奥苏贝尔与罗杰斯关于“意义学习”的实质都作出了详尽地阐释。在奥苏贝尔看来,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的基础上的联系。

而罗杰斯则把学习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罗杰斯主要是在材料是否对学生有价值来阐释的。前者是指学习的材料能为学习者所理解,或材料有价值、值得学习。后者是指学习的材料不能被学生理解,或者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学习。罗杰斯认为的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1)自动;(2)自发;(3)渗透性;(4)自我评价。

由上可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旧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罗杰斯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与人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而奥苏泊尔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

二、两种意义学习理论侧重点的比较

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流派在学习心理理论方面,研究的侧重点就有明显的差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学习时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联结;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将围绕着两种意义学习理论其培养目标、核心概念的不同加以论述。

(一)两种意义学习理论培养目标不同

作为旗帜鲜明打出“意义学习”口号的两个人,奥苏贝尔和罗杰斯在理解“意义学习”本身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是有区别的。奥苏贝尔把充实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为“意义学习”的终极目标;而罗杰斯强调要实现学生行为、情感、理智各方面的统一与完善来作为“意义学习”的最终目的。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要通过控制学习的外部条件,让学生进行认知结构的建构,通过在教学这一外部条件,以达到激发、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培养目标,不难发现,奥苏贝尔则关注有机体其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实现其“意义学习”的最终结果和目标。

而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培养目的就是要培养情感与认知合一的人。在这里罗杰斯所要强调的是:学习本身是一种需要学生自身自省的一个过程。不得不承认罗杰斯在研究学习理论方面,更强调了学生或人作为学习主体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性。

(二)两种意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核心概念不同

学生作为学习理论必须研究的主体之一,其自身包含着需要被开发的认知领域,也包含着需要发展的和谐身心。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则分别侧重了两种不同的方面,即他们对学生学习方面所强调的核心概念是不同的。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其认知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奥苏泊尔在阐释其对学习概念的理解过程中已经旗帜鲜明地把“认知领域”作为其研究领域的要点和核心范畴。可见,奥苏贝尔其意义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概念是涉及学生理智层面的“认知领域”。

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罗杰斯对学生学习理论的研究不仅关注学生的理智层面的学习,更集中于学生的情感层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把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核心概念理解为学生“理智层面”与“情感层面”的结合。也可称之为“身心”的有机结合。

由此可见,在当代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衔接,就必须实现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理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身心”的接洽;就必须发挥教师外部动机与学生内部动机相互结合的作用;就必须凸显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的作用,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结合的目的。以保障学生在认知与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两种意义学习理论的统和发展。

[1]谢海燕,傅敏.奥苏贝尔和罗杰斯有关意义学习理论的比较与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4,03:65-67.

[2]陈曼.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比较与启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02:53-55.

[3]胡冬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4]张丹.从意义学习的视角谈自主学习[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2:5-7.

[5]谭红英.有意义学习理论支持下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118-121.

[6]褚小婧.意义学习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特点[J].现代教育技术,2016,04:87-92.

陈园园(1991-),女,回族,河南许昌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G

A

1006-0049-(2017)09-0121-01

猜你喜欢

意义学习罗杰斯认知结构
化学“有意义学习”的模型建构及教学建议
意义学习,价值教育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父亲的形象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浅谈在士官教学中的意义学习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意义学习观视域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