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视角下的“XX狗”类新词研究

2017-02-01卜俊伊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异义模因新词

卜俊伊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模因论视角下的“XX狗”类新词研究

卜俊伊*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语言模因论是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借鉴并应用于语言分析,它活跃在语言的任何板块,尤其词汇模因出现的最为频繁。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XX狗”这一类网络新词词汇模因的形成、发展及其原因,以期来探求背后的文化心理。

词汇模因;“XX狗”;复制;传播;原因

随着社会、时代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兴事物不断出现,大量的新词应运而生。2011年,“单身狗”一词出现,风靡于网络,此后网络以及社会上出现了大批以“狗”为中心语素的新词语。近五年来,这类新词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仍被人们尤其年轻人广泛使用。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借用语言模因论这一新兴理论来探求这类词语背后的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

一、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模因(Meme)源自于希腊语,意思为“被模仿的东西”。该术语是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道金斯)在其1976年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到。它是基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何自然(2005)认为:模因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1]。模因的复制与传播的主要媒介便是语言,语言是其载体之一。因此,语言和模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语言模因揭示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1]语言与模因如此地密不可分,在下文中我们将用具体实例分析“XX狗”词汇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二、“XX狗”类新词的复制和传播

随着“单身狗”的广泛流传,以“狗”自嘲的形式越来越深得人心。面对高压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这样戏虐的词语来进行交际。因此,“狗”在词汇中的作用逐渐变成一个词缀被广为使用。“XX狗”成为一个词语模,产生了更多的新词。何自然说,语言的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1]“XX狗”这类新词的复制、传播方式属于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中“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所谓“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就是指语言模因的形式和结构都没有变,但内容有所变化,被别的词所替代。由于“单身狗”的流行,使“XX狗”这一形式很快被复制和传播,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现不同的同构异义的新词。高三的学生,学习生活苦闷,压力很大,学业繁重,他们自称为“高三狗”;考研的学生,自称为“考研狗”;大四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学生,自称为“大四狗”;离家在外的年轻人,自称为“外地狗”;工作为IT行业的人,工作压力极大,竞争激烈,加班熬夜,他们自称为“IT狗”等等。此外,还出现了“累成狗”、“丑成狗”、“冻成狗”、“虐成狗”等等模因变体,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极限,超出负荷。这一类词都是说话人对自身状态带有戏虐性的表达,在交际时,创造一个诙谐、轻松的交际氛围。

三、“XX狗”类新词的形成原因

(一)语言本身机制

语言自身的机制也是词汇模因形成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会出现网络流行词,而这些网络流行词,有的经久不衰,逐渐变成一般词汇;而有的却昙花一现,逐渐被人们遗忘。“XX狗”这类新词属于强势模因,多产、长寿、稳定。它符合语言的本身机制,具有新颖性和活力,并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实用原则,人们可以通过嫁接等方式扩充新的词汇,使其附有再生创造功能,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的复制传播,形成词汇模因,完成由“单身狗”向“XX狗”的升级飞跃。

(二)社会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发展也同样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一个词语的产生和流行,都是社会约定俗成的。“XX狗”这类新词模因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大话西游》电影的热播,而使“单身狗”一词广泛被大众接受,流传。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处在这个高压社会,工作累,结婚难,升学苦,加薪难,物价高,买房难,并且还肩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和责任,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高压包围,急需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因此,年轻人希望通过一个诙谐,自嘲、戏虐的方式来宣泄情绪,从而苦中作乐。而“XX狗”这一自称正巧与年轻人的想法撞击出了火花。从而使这类新词广泛传播和复制,流行于大众之间。

(三)大众心理因素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也是促进“XX狗”这类词汇模因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今,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新词正是在网络中最为流行,网络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成为新词传播的最佳媒介。而这种接地气、贴近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的词语在大众传媒上不断的传播,刺激着人们的大脑,人们受从众心理的鼓动,使越来越多的人自然去模仿、复制、创新。而“XX狗”词汇模因的形成也正是人们“以丑为美”的求异心理的驱动。人们近年来传统的审美追求开始向审丑追求转化,人们“以丑为美”,追求俗之大雅,而“XX狗”正满足于当代人们的审美品位。因此,人们在传播已有词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境,创造更多的同构异义词。经过人们的广泛使用、创造、接受、消化,词汇模因形成。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引导和传播,“XX狗”被人们视为一种新潮的流行词,为了追求这种语言时髦,而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模仿、复制、传播。

四、结语

语言模因是语言信息的复制和传播,词汇模因的形式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本文通过对“XX狗”这类新词的来源、结构,语义、传播方式的分析,发现“XX狗”这类词汇模因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模因的形成是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社会的作用下,人们对语言的选择和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2]李静莹,史妮君,马亚丽.”X狗”式流行语的认知语言学解释[J].语文学刊,2015.12.

[3]万晓丽.”狗”的类词缀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03.

卜俊伊(1992-),女,汉族,吉林人,北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其应用语言学。

H

A

1006-0049-(2017)09-0119-01

猜你喜欢

异义模因新词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古今异义词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新经济环境下俄语词汇中的同音异义现象分析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学诗偶感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及其翻译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