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反求诸己”思想的当代解读

2017-02-01熊启明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孟子儒家

熊启明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孟子“反求诸己”思想的当代解读

熊启明*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反求诸己”作为《孟子》中的核心思想之一,通过反求诸己,达到身正天下归,既是儒家成仁的关键路径,亦是孔孟所大力推崇的修身准则。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以及竞争关系日趋激烈的今天,重新思考“反求诸己”这一中国传统的自我批判方式,探究这一思想在当代的新路径和新价值,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反求诸己;孟子;自我批判

一、“反求诸己”一词早期涵义的挖掘

“反求诸己”四字最早来源于《孟子·公孙丑章句》中孟子与孔子的对话。孟子举出制矢之人、制甲之人与巫蛊之人的例子,认为“术不可不慎也”,人们需要以是否具备“仁”这个标准,来谨慎选择自己的职业。而在孔子看来,无论何种职业,只要从事的人自身具备“仁”,达到“里仁”,就可以了。故孔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①成仁就像弯弓射箭一样,端正自己却射不中箭靶,不能以失败而怨恨他人,而应该反思自身弯弓射箭的姿态是否端正,即自己是否真正具备“仁”这一点上来进行自我批判。可见,“反求诸己”最原初的本意,便是一种自我反思。

于是,在《孟子·离娄章句》中,孟子便说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①不论是爱人、治理人民还是以礼待人,若收效甚微或相反,如此种种,在孟子眼里,谓之“行有不得”。故此时便应该反思自己究竟是否做到了“仁”、“智”、“敬”三点,这就是“反求诸己”。只有做到这些,方最终能达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①的局面。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成仁。综上所述,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认为“反求诸己”是成仁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儒家理想化的统治者所要具备的品格之一。因而不难看出,“反求诸己”一词,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体系中,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的。

二、“反求诸己”在近现代逐渐消亡的原因分析

“反求诸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书生乃至士人阶层中,都是较能体现这种自我反思精神的。在当代新儒家学者之一的唐君毅先生看来,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儒家文化千年来潜移默化的陶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现实而形成的。这样的社会现实,体现在两点: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制度下,少年夫妇必须在这样的关系下互相适应和迁就,婚姻成为了践行“反求诸己”的一个场域,来达到家庭关系的和睦。二是以科举考取功名致仕的这个途径,使读书人在社会上得以受尊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进而产生责任感,怀有包括“反求诸己”精神在内的儒士品格。②

而在近代,尤其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反求诸己”这一精神的外在支撑体系大大改变。首先是对包括儒家传统文化在内的旧文化,大多以批判的角度去看待,使传统文化原本的地位在西方自由主义和科学主义下轰然坍塌,科举制亦被废止。其次是在自由恋爱的前提下,旧式婚姻制度也不复存在。③而后经历过多番战争以及文化环境的变革,真正等到了稳定局面到来,已然过了半个世纪。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儒家文化思想亦早被抛诸脑后了。

于现代而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诸学生自幼便被“争先”的思想所教育,攀比之风亦渐渐浓厚。观他人而不观自我,只知前进而不知驻足,高颂“浮士德精神”成为了社会常态。这使得大家的心力只知向外用,而回不到自身。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也在另一方面催生了拜金主义和功利之心,世人做事大多爱以动机取向看问题。个人主义以及自由主义,亦使得理性批评力只知向外用,在道德生活中,只顾诘责他人而少有自我的反思。

以上既是“反求诸己”这一儒家思想于近现代消亡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要认清且无法否认的严重社会现实。重新思考孟子的“反求诸己”思想,以及探究在当代贯彻这一思想的新路径,百利而无一害。

三、“反求诸己”现代路径的探索

“反求诸己”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必然要求我们首先回到传统去找寻其基本路径。通过思索“反求诸己”的早期涵义不难发现,在儒家这里,“反求诸己”把自我主体作为道德修养立足点,其标准便在于一个“仁”字。而如何才算是做到了“仁”,在论语中,孔子多从不同角度加以言说何为“仁”,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而在孟子那里,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如此可见,“仁”就是充盈在诸多良好品德之中的一种内在精神,当我们践行这一类道德行为时,所体现的便是“仁”,便是人心。“反求诸己”即是要求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道德自省和反思,去实现“仁”。④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代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与早期儒家所处的时代已是迥异,“反求诸己”作为一种自我批判和反思的精神,是需要根据时代不同而加以变化的,在传统的以“仁”为标准的路径之外,我们固然要探索新的路径。

一是收摄本心,凝聚自身。在纷繁的物欲和竞争社会中,重求外而不重求己,以及一往冲破的进步精神,无不透支着人们的心力。倦鸟知返,游子归乡,人总归要从外面的世界中撤退到自己的心灵之内。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亦有此理。二是自觉义务,形成扬善的风气。在当代的民主政治环境下,人既有诸多权利,也有一定的道德和义务所在,“反求诸己”要求我们具备这样一种责任感,弘扬正能量。三是要具备一定的庄子式的看破之心。事事如愿在人的一生中固然不现实,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未尝不失为一种调节自我心态的方式。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社会如此,文化亦如此。面对当代蓬勃发展社会背后所存在的某些问题,我们必然需要进行反思,孟子这一“反求诸己”的思想,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作为学者,我们同样仍应该去继续补充完善,而不仅仅将其作为传统儒家的文化思想,树之在历史的层层高阁之中。

[ 注 释 ]

①孟轲.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②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3.

③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424.

④吴立群.试论儒家“仁”的主体性特征及其现代启示[C].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2013:225.

熊启明(1993-),男,江西九江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5级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B

A

1006-0049-(2017)09-0117-01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孟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